对陶行知先生的初步认识
(2016-11-03 13:54:25)| 分类: 课程开发 |
陶行知这个名字对于身为教师的我并不陌生,在我的脑海中,陶先生是一位大教育家,曾经为中国的教育事业谱写过辉煌动人的篇章,做了许多别人不敢或不愿做的事情,这就是我对陶先生的模糊认识。
记得刚刚分管我校综合实践课程开发与实施工作的时候,应教研室要求加入了中国综合实践活动QQ群,这个群中每月都有课程的专题研讨,初接触时发现每次群中发布研讨公告时都是以“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实践教育分会”的名义来进行的,那时的我对综合实践这门课程还是一无所知的状态,也没有敏锐的发现陶行知先生与综合实践课程的紧密联系,只是觉得是一个名头,一个组织者的名称而已。
在研修中,我认真地研读了陶先生的生平,拜读了陶先生的著作,观看了陶先生的专题纪念片……进一步领略了这位教育伟人的霁月光辉,我是真的被深深折服了。一个贫苦家庭出身的孩子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刻苦努力曾经到达过人生所谓的“出人头地”,国外留学、留校任教、洋车洋房这些别人仰望的富贵荣华对于陶先生来说都曾唾手可得。可是我们的陶先生做出的回国这一选择足以流芳百世,先生曾言“我是一个中国人,我要为中国做点什么”,陶行知用他的实际行动来向世人宣告他的决心。
说到陶先生的处世为人,我是由衷的赞叹和佩服,而作为一名教师,陶先生的教育思想和理论带给我的则是深深地震撼。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意义。”既然生活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那么是生活便是教育,所谓“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他还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 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教育四大方针,即民主的、科学的、大众的、创造的教育这一观点在现在看来与我们当前的中国教育形势多么的契合。“社会即学校”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另一个重要命题。陶行知认为自有人类以来,社会就是学校,如果从大众的立场上看社会是大众唯一的学校,生活是大众唯一的教育。统治阶级、士大夫为何不承认此,是因为他们有特殊的学校给他们的子弟受特殊的教育。陶行知反对这种特殊的不平等的教育,提出“社会即学校”,以此来推动大众的普及教育。陶行知提出“社会即学校”是要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天空中使他任意翱翔,是要拆除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高墙,把学校里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里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