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丹纳的艺术哲学,是我迄今读过的第一本关于艺术学的书籍。与想象中不同的是,这本书读起来并不枯燥,反而还算有趣。
全书共分为五编,分别是:艺术品的本质及其产生,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尼德兰的绘画,希腊的雕塑和艺术中的理想。
在第一编艺术品的本质里,丹纳提出了三个隶属关系,在他看来:艺术品隶属于艺术家,艺术家隶属于某一艺术宗派或艺术家家族,而艺术宗派或艺术家家族又隶属于整个社会。因此,他认为,我们要了解一件艺术品,要了解一个艺术家或一群艺术家,必须了解艺术家所属的时代精神与社会风俗习惯。通过对诗歌,绘画和雕塑这三种艺术的考察,他指出艺术品的本质就是把一个对象的基本特征,特别是重要的特征,表现的越突出越好。而艺术品的产生则取决于时代精神和周围的风俗。
在第二编,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里,他提出了决定文明的三大要素:种族、环境、时代。丹纳这里所谓的种族,是指的种族特性,是不会随着时间的改变而改变的一种品格。而时代环境则是指特定历史时期下的社会环境,在他看来,时代环境会决定艺术品的种类。比如在人心忧郁,悲观绝望的时代,苦难会使艺术家悲伤,也会使群众悲伤,艺术家只会创造出的表现悲伤的艺术品,而群众也只会接受这样的作品。
第三编尼德兰的绘画,也是对他所提出的的三要素的进一步阐释。首先种族方面,与意大利民族的灵巧细腻不同,日耳曼民族稳重理性,因而他们的艺术也各不相同。意大利的绘画是古典主义的绘画,以人为题材,田野,树木和工厂都只是附属品,而尼德兰的绘画色彩细腻,和谐柔美。
在第四编希腊的雕塑里,丹纳也首先分析了希腊人的种族特性和时代精神。希腊人感觉精细,意境明确,中庸有度,他们所处的时代也是简单朴素的。此外,舞蹈和体育这两大制度的盛行,也为希腊的雕塑提供了现实的摹本。
在第五编里,丹纳还提出了衡量艺术作品价值的标准:艺术作品表现事物特征的重要程度、有益程度、效果集中的程度。
总之,丹纳的这本书明白晓畅,内容丰富,尤其他对诗歌、文学、绘画、建筑、音乐和雕塑等艺术的评述游刃有余,纵横捭阖,潇洒自如,确实是艺术界一本重要的理论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