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汉的剧作《获虎之夜》主要讲述了莲姑与黄大傻两个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整个剧情在一个夜晚得以展开,这个夜晚是“获虎之夜”,就是捕获老虎的夜晚。
莲姑的父亲魏福生是个猎户,想在这个晚上捕获一只老虎为莲姑的出嫁做准备,莲姑要嫁的是户陈姓的“好人家”——“像陈家那样的人家在我们乡里是选一选二的”。但是,莲姑对这门包办的婚事,心里不愿。她心里有个黄大傻。
黄大傻是与莲姑从小就在一块玩的一个少年,他命里多桀,爹妈相继去世,没机会读书,手艺也没学成,后来沦为乞丐,每晚就睡在庙前的戏台底下。
莲姑与黄大傻深深地爱着。这份爱,从小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
黄大傻对魏福生回忆到:“那时我家里还好,你老人家还带玩带笑地说过,将来这两个孩子倒是好一对。那时我们小孩子心里也早已模模糊糊地有这个意思了。”
不过,这份爱最终没有进入婚姻。
当晚,魏福生禁止莲姑照顾被误作老虎打而受伤的黄大傻,强行将莲姑从黄大傻身边拖走……在莲姑的声声呼唤与魏福生的大声训骂中,黄大傻拿起一把刀,结束了自己年轻的一生。
没有爱,毋宁死。
对于黄大傻的死,我想我们不应该单盯着魏福生、魏黄氏或者说莲姑的祖母,而应该看到悲剧背后所透露出来的社会原因。
一、贫富悬殊
剧中有这样一些话语,“你们这头亲事真是门当户对,不要说在我们这门前上下,就是全乡里也是少有。”像陈家那样的好人家在我们乡里是选一选二的”“侯家!那真是好人家呀!三十几人吃茶,长工都请了七八个”,从诸如此类的话语中我们可以看出,相比起陈候两家,黄大傻可以说是一贫如洗,自然,魏福生不会愿意把女儿嫁给他,认为陈家是他“千挑万选樊上的亲”,陈候两家和黄大傻实际上代表的是贫与富的两个不同阶级,而两者的对立也正是改剧最突出的矛盾。
二、封建家长制度
《获虎之夜》中魏福生是魏家生活的支柱、经济的来源,是魏家权利和地位的代表。他决定着家魏家家庭成员的命运,代表着无可争议的支配权。因此,魏福生左右着魏家的发展,主宰了莲姑的幸福。
当黄大傻误中抬枪身受重伤被抬到魏家时,莲姑见心爱的黄大傻受了重伤,流血不止,便一连几声地喊,“黄大哥!”哭着说不出话来。这真实有力地表达了她内心的痛苦。这时魏福生不是想办法给大傻止血,及时救治,却硬逼着女儿走开,破口大骂“你这不识羞的东西”。可是莲姑却哀求父亲:“我今晚要着护他一晚。女儿这一辈子只求爹爹这一件事”,说得情深而又斩钉截铁。魏福生却“(暴怒地)不能!莲儿,快进去,这里有我招呼,不要你管……”甚至李东阳劝阻他,“福生,让她招呼一下何妨呢?病人总得姑娘们招呼好些。”魏福生也不许,“(见莲姑还握着黄大傻的手)你还不放手,替我滚进去!你想要招打?”……
魏福生的家长地位不容动摇,他对莲姑必须嫁到陈家去的决定,莲姑只能遵照执行,不许有半点的违抗。他无视莲姑与黄大傻两情相悦,却一厢情愿执行自己的意愿。黄大傻唯有殉情进行抗议,这对青年的恋情成了封建家长制下的又一牺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