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最奇妙的9种古诗词令人叹为观止

(2024-07-06 13:17:42)
分类: 茶余饭后

1、叠字诗

叠字有着其独特之美感,重章叠句,韵律优美,诗词中用叠字,在《诗经》中就早就有之,“关关雎鸠”、“桃之夭夭”等都用叠字写出了传唱千年的优美诗篇。

《天净沙·即事》

乔吉  

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

事事风风韵韵,

娇娇嫩嫩,停停当当人人。

《天净沙·即事》是一首叠字小曲,全文只用了14个汉字,叠成28个字,称得上是妙语天成,14个字没有一个生僻字,自然通俗易懂,不得不说是非常的奇妙,不得不令人惊叹汉字的神奇。

2、顶针诗

顶针诗,以其首尾相连的巧妙结构,如同珠链般串联起诗意的篇章。它不仅考验诗人的才情与智慧,更在字里行间传递出深厚的情感与哲思。每一字的衔接,都是对语言韵律的极致追求,让人在反复吟咏中,感受到诗意的无限延伸与回响。

《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

  李白

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处处长随君。

长随君,君入楚山里,云亦随君渡湘水。

湘水上,女萝衣,白云堪卧君早归。

诗中运用了顶针的修辞手法,即下一句的开头字或词与上一句的结尾相同,如“白云”、“长随君”等,形成了一种节奏感和连贯性,使得整首诗读起来流畅自然,朗朗上口。

3、半字诗

半字诗,以"半"字为韵,巧妙串联意境,如珠串轻摇,声声入耳。它以简约之笔,绘尽世间万象,含蓄中见深远,朦胧里藏真章。每一句,似断非断,似续非续,给人以无限遐想。

《半字诗》

  梅鼎祚

半水半烟著柳,半风半雨催花;

半没半浮渔艇,半藏半见人家。

全这首诗虽然只有四句二十四字,诗人却连用八个“半”字,把一幅半隐半现、烟雨迷蒙的江南水乡春景图描绘得维妙维肖,令人陶醉,如身在其中。

4、一字诗

"一"字为韵脚,形成了一种韵律感,使得诗歌朗朗上口,易于吟诵。

《一字诗》

  陈沆

一帆一桨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

一俯一仰一场笑,一江明月一江秋。

诗中每句都以“一”字开头,形成了强烈的重复效果,这种节奏感使得诗歌朗朗上口,易于记忆。虽然每句都以最简单的数字“一”开始,但诗人却用它构建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江上夜景。

5、复字诗

复字诗的美妙之处在于,它通过重复使用同一个字,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性,而且能够加深读者对这个字及其所代表意象的印象,使得诗歌更加生动有趣。

《咏春复字诗》

纪晓岚

春光春风春景和,春人路上唱春歌。

春日临窗写春字,春闺女子绣春罗。

纪晓岚这首诗,以“春”为复字,一唱三叹,“唱春歌”“写春字”“绣春罗”,描绘出了春日里人们忙碌的景象。就连乾隆皇帝对这首复字诗也点头称是。

6、同头同心诗

它的特点是,用相同的字或者词出 现在每一句的同一位置,形成同音或者谐音,同时表达出一个完整的 意义。

《无题》

独守一方土,

独耕一亩田。

独居一斗室,

独享一朝闲。

此诗的每句首字皆为”独“,每句中字皆为”一“,同头同心,可谓妙之又妙。

7、数字诗

数字诗是一种将数字巧妙嵌入诗句中的诗歌形式,它通过数字的顺序或特定排列来增加诗歌的趣味性和艺术性。

《一轮明月满乾坤》

明代吴承恩

十里长亭无客走,九重天上现星辰。

八河船只皆收港,七千州县尽关门。

六宫五府回官宰,四海三江罢钓纶。

两座楼头钟鼓响,一轮明月满乾坤。

这首诗将数字从一到十倒叙排列,看似漫不经心,实则构思精巧,把数字和文字巧妙搭配,让数字披上文学的外衣,诗化了静美的夜色,营造出别致的机趣。

8、宝塔诗

宝塔诗,又称塔形诗或金字塔诗,是一种特殊的诗歌形式,其特点是诗句的字数从少到多,逐句递增,形成一个类似宝塔的结构。这种诗歌形式在唐代开始流行,因其独特的形状和韵律,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和节奏上的享受。

《一七令·诗》

唐代白居易

诗。

绮美,瑰奇。

明月夜,落花时。

能助欢笑,亦伤别离。

调清金石怨,吟苦鬼神悲。

天下只应我爱,世间唯有君知。

自从都尉别苏句,便到司空送白辞。

这首诗美妙绚丽,怪异奇特。 白乐天诵道,明亮的月夜,飘落的花瓣,能带来欢笑,也表达别情。 调金石之音,吟苦楚之哀。 在天下万物之中,只有我懂得如何去爱, 在世间众人之间,只有你明白我的心意。 自从都尉别离苏句以后,我便一心等待着司空的消息。

9、回文诗

回文诗是一种特殊的诗歌形式,其特点是正读和倒读都能成诗,并且意义完整、韵律和谐。这种诗歌形式在中国古典文学中非常独特,它不仅考验诗人的文学功底,也展现了汉字的对称美和语言的巧妙运用。

《菩萨蛮》

苏轼

落花闲院春衫薄,薄衫春院闲花落。迟日恨依依,依依恨日迟。

梦回莺舌弄,弄舌莺回梦。邮便问人羞,羞人问便邮。

这首词的上片,以移恨于物手法,写暮春时节,少妇空守庭院思念郎君而“恨”时间漫长的心态。下片,以梦幻与现实相互映照的手法,进一步写少妇思郎的痴情与恨情。全词围绕“恨”字,情景融会,梦醒结合,喜恨交加,将痴情少妇思郎的复杂思绪、恨情,巧妙地展现于读者面前,确有余音绕梁之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