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诗人笔下的芒种

(2024-06-04 13:41:18)
分类: 茶余饭后

        1

《时雨》

·陆游

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

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

老我成惰农,永日付竹床。

衰发短不栉,爱此一雨凉。

庭木集奇声,架藤发幽香。

莺衣湿不去,劝我持一觞。

即今幸无事,际海皆农桑;

野老固不穷,击壤歌虞唐。

陆游这首诗描写了芒种来临时,家家户户农忙的景象。“四野皆插秧”、“家家麦饭美”生动反映芒种时节播种谷类、收割麦类的景象。

芒种时节,时雨应时而来,田间地头到处都是农民忙碌插秧的身影。麦子成熟,麦饭香气四溢,丰收的喜悦充斥着千家万户,悠扬的菱歌随风飘荡。

诗人年老体衰,也懒得下地干活,整日里悠闲地躺在竹床上,静享宁静的夏日时光。头发花白稀疏,无需再梳理,这场及时雨带来的清凉,让人倍感珍惜。

庭院之中,鸟儿在树梢间欢快地鸣叫,藤蔓上的花儿也随风散发出淡淡的幽香。雨后的黄莺,羽毛湿漉漉的,却不肯离开,那婉转的鸣叫声,仿佛在劝我举杯畅饮。

如今太平盛世,百姓都忙于农桑之事。乡间的老人,虽生活简朴,但乐在其中,他们唱着古老的《击壤歌》,歌声中透露出对太平盛世的赞美之情。

 2

《石桥》

·汤珍

时雨如膏沐,能添竹树鲜。

石桥分野望,云日澹川烟。

僧笠归花外,渔舟系柳边。

村村逐芒种,播谷满菑田。

芒种不种,再种无用。对于我国南方地区而言,芒种正是晚稻插秧的最好时节。

此时若逢落雨,就是江南乡民求之不得的及时雨。夏雨宛如脂膏滋养大地,竹子节节升高,绿树葱葱郁郁。

此时诗人汤珍漫步在石桥之上,一眼望去,一边是农田一望无际,一边是村落一览无余。

在江南烟雨的笼罩下,淡淡青山与盈盈绿水,也仿佛披上了一层面纱,雾霭缭绕,云烟流动。

就在这浓淡相宜的泼墨山水画中,一位戴着斗笠的僧人踏着落花归来,将渔舟系在柳岸江边。

有人带云踏花归来,也有人迎风沐雨插秧。勤劳勇敢的乡民,正在水田里播种晚稻,抓住最好的时节,耕耘最美的稻香。

人们从不惧怕风雨,也从不吝啬汗水,耐着性子耕耘,顺着自然丰收,岁月自有馈赠。

江南的农忙总是别有风情,水乡的芒种尽显闲雅从容,仲夏的风光亦是如诗如画。

3

《田间杂咏》

·樊阜

枣花落靡靡,一犬护柴关。

节序届芒种,何人得幽闲。

蛙鸣池水满,细草生阶间。

刈麦欲终亩,风吹雨过山。

大儿早未饭,叹息农事艰。

豪贵本天命,悠悠不可攀。

芒种是藏在民间的一道机锋。这机锋是顺应时节的抢收抢种;也是遵从物候的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还是没有耕耘哪有收获的大道至简。

而对于见惯泥土与历经风雨的老伯伯来说,这机锋是知足常乐、乐安天命。

那日寂静的院子里枣花纷纷飘落,只剩一只小狗闲卧柴门看家护院。

田家少闲月,芒种人更忙。家家户户都在田间忙碌,哪有人能够在家享得清闲。

芒种时节,正值仲夏。池塘水满,处处蛙鸣;阶下青草,处处还生;正是收麦的好时节。

老伯伯一家也想在今日把麦子收割干净,眼看傍晚就能大功告成,可偏偏山雨欲来风满田。

本就没吃早饭的大儿子看着这等情景,不由得哀苦连连,慨叹农事艰难。

老伯伯听后则不以为然,苦口婆心地劝慰儿子,富贵乃天命,半点不由人。

与其怨天怨地,不如脚踏实地,等风等雨过,看山看水坐。人生缓缓,自有答案。

豪贵本天命,悠悠不可攀。这并非听天由命,而是在竭尽全力后懂得乐安天命。

如此芒种智慧,直到今日依然熠熠生辉。

4

《如此江山·饯花词》

    ·袁绶

流光捻指逢芒种,药栏吹尽红雨。

剪彩纫幡,裁绡帖辇,待饯花神归去。

千丝万缕。拟绕向花梢,可能留住。

灯火连宵,绣窗忙煞小儿女。

芳春红紫竞艳,记飞觞醉月,生恐辜负。

燕惜泥香,蝶怜粉褪,换了清和时序。

深情几许。听唱到阳关,更添离绪。

酹酒风前,隔林啼杜宇。

芒种时节,古人为花神饯行举行祭祀仪式。此饯花词,出自袁枚孙女袁绶之手。

流光容易把人抛,不过捻指之间即逢芒种,栏外已是落红如雨。

闺中儿女忙把花神送,剪裁花纸丝绸,制作风幡轿马,再用色彩斑斓的五彩线,千丝万缕绕向树梢,既依依不舍又深情相送。

为了这浪漫而多情的花神饯行仪式,痴心儿女忙得不亦乐乎,绣窗下一夜灯火未停。

想当初春暖花开,万紫千红,姐妹们对酒当歌,饮酒醉月,唯恐辜负了这花好月圆好时光。

转眼就是百花凋零,碾作尘土,燕惜蝶怜,人间换了清和时序。

此时阳关曲响,一唱三叹,让本就情深如许的痴心儿女听了更添离别愁绪。

只能对着南风,一饮千钟,深情送花去。归去,归去,一如深林杜鹃哀鸣。

从此,春花落尽,夏树成荫,美好的生命换了另一种轮回与形式,继续浪漫上演。

就像六月的高考与毕业,成绩有好有坏,人生亦聚亦散,但不妨碍我们开启新的篇章,踏上新的征程。

芒种至,盛夏始。愿时光凝聚每一份耕耘,将美好蕴藏在每一个瞬间,风吹麦浪,十里稻香。

5

《积雨叹》

·张侃

今年芒种后,有雨细如丝。

农家买五兆,寸波成涟漪。

芒种过后,天空中下起了细如丝的雨,给大地带来了清新的气息。这场细雨轻柔地落在田间地头,为农作物带来了生机,也为农家带来了丰收的希望。雨丝在空中飞舞,像是给大地披上了一层轻纱,朦胧而美丽。

在这雨中的乡村,农家正忙着准备新一年的耕作。田里的水面被细雨打破,泛起了层层涟漪,仿佛在欢迎这场及时的甘霖。农家买五兆,是为了做好水田的灌溉工作。五兆,是一种传统的测量单位,农家买五兆水,意在确保田地能够得到充分的灌溉。

雨水滴落在田间,激起了一道道细小的波纹。那些波纹扩散开来,形成了无数的涟漪,水面因此显得格外生动。农民们站在田埂上,目光注视着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他们知道,这场细雨将会带来丰收的希望,带来一年辛勤劳动的回报。

6

《咏荔枝》

·区怀年

芒种家家听子规,邀欢何处柳塘西。

香风十里嘘长夏,万簇红云酿火齐。

田野里,万簇红花如云,盛开得如火如荼。那些红花在阳光下绽放,仿佛要把整个夏天的热情都展现出来。它们密密麻麻地开在一起,形成了一片红色的海洋。这片红云,不仅装点了田野,也象征着丰收的希望和美好的生活。

在这样的季节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大家在柳塘边欢聚,谈笑风生,共同迎接即将到来的丰收。芒种时节的乡村,充满了忙碌与欢乐,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对未来的期盼与信心。

现代生活中,我们往往被繁忙的工作和生活琐事所困扰,很少有机会静下心来,感受自然的美好与宁静。其实,我们应该像诗中描绘的那样,学会在忙碌中找到片刻的宁静,与家人朋友相聚,享受生活中的每一个美好瞬间。

愿我们都能在芒种时节,找到那片属于自己的柳塘西,与亲朋好友一起,享受香风十里的长夏,欣赏万簇红云的美景。让我们的生活,因为这些美好的瞬间而更加丰富多彩。无论时节如何,心中总有一片宁静与美丽,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和欣赏。

7

《夏日即事》

·霍与瑕

野塘一曲俯高楼,云白山青江自流。

阳月渐收芒种雨,西风吹老稻花秋。

·霍与瑕

《夏日即事》

从高楼俯视弯曲的野塘,白云在蓝天飘动,青山在远方耸立,江水静静地流淌。

进入阳历七月,芒种时节的雨渐渐收止,秋天的西风吹来,催老了稻田里的稻花。

在高楼之上,俯视着曲折的野塘,眼前尽是迷人的景色。野塘蜿蜒,仿佛一条银色的丝带环绕在大地之间。天上白云悠悠,青山耸立在远方,江水静静地流淌,一切显得如此宁静与和谐。站在高楼之上,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山水画中,心中的烦扰也随之消散。

阳历七月,芒种的雨季渐渐结束。大地在经历了充沛的雨水滋润后,显得格外清新。农田里的作物在雨水的滋养下茁壮成长,为即将到来的丰收季节做好了准备。这段时间,雨水虽已减少,但空气中依然弥漫着一股湿润的清新气息。

8

《咏廿四气诗·芒种五月节》

·元稹

芒种看今日,螗螂应节生。

彤云高下影,鴳鸟往来声。

渌沼莲花放,炎风暑雨情。

相逢问蚕麦,幸得称人情。

这首诗描绘了芒种时节的景象,包括螳螂的出现、云彩的变幻、鸟鸣的声音、池塘中盛开的莲花以及炎热的天气和暑雨。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在芒种时节收获时的喜悦。

在芒种这一天,我们观察到自然界中的螗螂(即蝉)也应和着节气的到来而开始鸣叫。它们的叫声仿佛是大自然为我们奏响的夏季乐章。

天空中,红色的云彩(彤云)高高地挂着,它们的影子随着云彩的移动而不断变幻,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同时,小鸟(鴳鸟)在树林间穿梭,它们的鸣叫声增添了夏日的生机与活力。

清澈的池塘里,莲花正在盛开,它们的美丽与纯洁给炎热的夏季带来了一丝清凉。而炎炎夏日中的热风和暑雨,也构成了这个季节特有的情感氛围。

在这个时节,人们相遇时都会询问对方的蚕桑和麦子的收成情况。幸运的是,今年的收成非常好,满足了人们的期望和需要。这体现了人们对丰收之年的喜悦和感激之情,也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

9

《刈麦》

·范成大

麦头熟颗已如珠,小厄惟忧积雨余。

丐我一晴天易耳,十分终惠莫乘除!

这首诗描述了芒种时节麦子成熟的景象,农民们正忙于收割。诗人表达了对晴天的渴望,以便顺利完成收割工作。

麦田里的麦穗已熟得如同珍珠般饱满,唯一让我担忧的是那连绵不断的积雨。愿上天能赐予我一日晴空,这是如此的微不足道,但我深知自然的恩惠与惩戒并存,故心中怀揣感激,不敢有丝毫的侥幸与懈怠。

10

《耕图二十一首·拔秧》

·楼璹

新秧初出水,渺渺翠毯齐。

清晨且拔擢,父子争提携。

既沐青满握,再栉根无泥。

及时趁芒种,散着畦东西。

新插的秧苗刚从水中露出,它们整齐地排列着,就像一片无边无际的翠绿地毯。清晨时分,家人开始劳作,父亲和儿子争相帮忙拔起和提携这些秧苗。他们的手中满是青翠的秧苗,经过清洗后,根部洁净无泥。在这个芒种时节,他们及时地将这些秧苗分散种植在田地的各个角落。

这幅画面充满了生活的美感和农家的温馨,清晨的阳光洒在稻田上,映衬着父子俩忙碌的身影,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画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