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诗人笔下的心灵宁静

(2024-05-08 13:24:41)
分类: 茶余饭后

    1

《百字令·月夜过七里滩》

   厉鹗

秋光今夜,向桐江,为写当年高躅。风露皆非人世有,自坐船头吹竹。万籁生山,一星在水,鹤梦疑重续。挐音遥去,西岩渔父初宿。

群山中回荡着无数秋日的声响,星月的光辉在水面上闪烁。我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般的世界,仿佛自己正乘着仙鹤,飞向那遥远而神秘的仙境。这是一个充满诗意和浪漫的画面,让人心驰神往,沉醉其中。

2

《酒泉子·楚女不归》

   温庭筠

楚女不归,楼枕小河春水。月孤明,风又起,杏花稀。

玉钗斜篸云鬟重,裙上金缕凤。八行书,千里梦,雁南飞。

月色皎洁,清风徐徐,杏花稀疏。夜幕降临,一轮明月高悬,照亮了寂静的夜空。微风轻轻吹过,带来了一丝丝凉意,也带来了春天的气息。然而,杏花却已开始凋零,花瓣随风飘落,让人不禁感叹时光的流逝,春天的短暂。

3

《眼儿媚·楼上黄昏杏花寒》

   阮阅

楼上黄昏杏花寒。斜月小栏干。一双燕子,两行征雁,画角声残。

绮窗人在东风里,洒泪对春闲。也应似旧,盈盈秋水,淡淡春山。

在时光的长河中,我们总是渴望保持那份最初的纯真与美好。就如同往日一般,清澈的眼眸如同秋日的湖水,明亮而深邃,能够洞察世间的真理,又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内心的纯净与宁静。而那弯弯的眉梢,宛如春天的山峦,柔美而生动,承载着希望与梦想。

4

《暗香·旧时月色》

   姜夔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皎洁的月光无数次地映照着我,我对着梅花,吹响了玉笛。那悠扬的笛声与梅花的清香交织在一起,和谐而美妙,如同一首动人的诗篇。月光下的梅花,更显清雅脱俗,玉笛的音色,更添几分空灵与飘逸。

5

《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

   张元干 

曳杖危楼去。斗垂天、沧波万顷,月流烟渚。扫尽浮云风不定,未放扁舟夜渡。宿雁落、寒芦深处。怅望关河空吊影,正人间、鼻息鸣鼍鼓。谁伴我,醉中舞。

夜空中,北斗七星低垂,宛如镶嵌在夜幕上的宝石,闪烁着迷人的光芒。我仰望着这璀璨的星空,心中涌起一股宁静与敬畏。而当我的目光转向大地,沧江波涛翻滚,浪花万顷,如同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月光洒在烟雾缭绕的洲渚之上,为这宁静的夜晚增添了一抹诗意与浪漫。

6

《长相思·云千重》

  陆游

云千重,水千重,身在千重云水中。月明收钓筒。
头未童,耳未聋,得酒犹能双脸红。一尊谁与同。

天空中,层层叠叠的云朵如同波浪一般,此起彼伏,不断变换着形态,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它们或浓或淡,或聚或散,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画卷,让人心旷神怡。而地面上,水光山色交相辉映,层层叠叠的山峦与清澈的水面相映成趣,美得令人窒息。

7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春意盎然的山间,树木茂盛,花香弥漫,但四周寂静无声,人迹罕至。花朵在这片宁静中自顾自地绽放,又悄然地凋零。小径旁,鸟儿的啼鸣清脆悦耳,它们的歌声在空旷的山谷中回响,却似乎在寻找着知音。这春山的景致,虽然美丽,却带着一丝孤寂,仿佛在诉说着一种无需言语的自然之美。

8

《秋山吟》

 施肩吾

夜吟秋山上,袅袅秋风归。

月色清且冷,桂香落人衣。

在秋夜的山巅,我独自吟咏着,感受着秋风的轻柔和凉爽。四周万籁俱寂,只有风声和我的吟咏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曲动人的秋夜交响曲。秋风袅袅,带着一丝丝凉意,拂过我的面颊,吹动我的衣襟,也吹散了我的思绪。

9

《山行》

 李郢

小田微雨稻苗香,田畔清溪潏潏凉。

自忆东吴榜舟日,蓼花沟水半篙强。

稻田与清溪,一静一动,相映成趣。稻苗在雨中茁壮成长,清溪在雨后欢快流淌,共同奏响了一曲田园的赞歌。这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图,让人流连忘返。

10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南北朝  谢朓

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

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

馀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

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

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

  本诗先写诗人在春天傍晚登山临江,回望京邑所见的景色,然后抒发怀乡之情。开头两句用王粲离开长安时登灞陵回望长安和潘岳在河阳县望洛阳的故事,比喻自己登三山还望京都建康。接着描写所见的景物,“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是后世传诵的名句。诗人观察事物极为细致,语言运用十分准确:余霞的色彩不太浓烈,因用“散”字;江水澄清,没有风浪,因而用“静”字。作者炼字传神,用语精确,既刻画出景物的真实面貌,又给人以美的感受。接下来“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勾両出一派生机勃勃的大好春光,这里众鸟的喧鸣与花儿的遍发相映衬,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使人不禁为之感怀,进而引起诗人的怀乡之情,于是在诗的结束处,以既似感叹又似反问的语气真切道出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期盼

11

《沈兼签记梦》

 释心月

一微尘里三千界,半刹那间八万春。

如是往来如是住,不知谁主又谁宾。

一粒微尘,三千世界,短暂瞬间,八万春天。

首诗不仅是对宇宙和生命的赞美,更是对时间和空间的深刻领悟。它告诉我们,无论是在最微小的空间,还是在最短暂的时间,都蕴藏着无限的可能和希望。以谦卑和敬畏的心,去探索世界的奥秘,去感悟生命的奇迹,去珍惜时间的宝贵,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