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七律之冠”一首诗
(2024-05-06 12:53:20)分类: 茶余饭后 |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唐 · 杜甫《登高》
杜甫的《登高》被称为“七律之冠”,具有独特的魅力,是史上最难超越的巅峰之作。
诗人落笔即以“风急天高猿啸哀”引领全篇,描绘出一幅萧瑟秋景:秋风凛冽,天高云淡,猿猴啼叫,声声哀怨。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
接下来,“渚清沙白鸟飞回”一句,又将读者引入了一个清新明净的世界:水中小洲清晰可见,沙滩洁白如雪,鸟儿在空中盘旋飞舞。这与上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凄凉。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是《登高》中的经典之笔。落叶纷飞,如同诗人的愁绪,无边无际;长江滚滚,如同历史的洪流,永不停息。诗人这是在借景抒情,将自己的情感与天地自然融为一体,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这两句诗,更是将诗人的孤独与凄凉推向了极致。此时的诗人身处异乡,面对着萧瑟的秋景,不禁悲从中来。加之他的身体状况又每况愈下,使他更加感到人生的无常与无奈。然而,即便在这样的困境中,诗人依然坚守对诗歌的热爱与追求,这种精神实在令人敬佩。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是本诗的结句,诗人用“繁霜鬓”来形容自己的老态龙钟,用“潦倒”来形容自己的处境艰难。然而,即便是在这样的困境中,他依然没有放弃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他停下了手中的酒杯,却没有停下对诗歌的热爱与追求。这种精神,正是杜甫作为一位伟大诗人的独特之处。
对于《登高》一诗,历代文人墨客都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明代诗评家胡应麟曾言:“此诗自当为古今七言律第一,不必为唐人七言律第一也。”清代诗人杨伦也在《杜诗镜铨》中评价道:“高浑一气,古今独步,当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这些评价足以说明《登高》一诗在诗坛上的重要地位。
《登高》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种精神、一种力量、一种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