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人笔下的醉人春雨
(2024-03-11 07:10:21)分类: 茶余饭后 |
1
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王力群老师曾点评这首诗:一年之美在于春,春天之美在早春,早春之美在草色,草色之美在烟雨朦胧若有若无之时。
虽然是早春,但春天的气息已然清晰、真切了。你听,早晨那鸟鸣,叽叽喳喳,清脆婉转。再看那雨,偶尔在夜里轻落,只是温柔地打湿地面。
随便出去走走,心情都是愉悦的。若冬日是坚韧、深厚、低沉的,那早春的到来,则是和风细雨吹进心里,把你、我、草木和大地一起唤醒。
2
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这场春雨落在临安都市里,一夜淅淅沥沥,满城的花香,带来杏花般的春色,这雨、这花,绘尽江南春的神韵。
这场雨也落在诗人心里,世界很大,精彩纷呈却容易厌倦疲乏。在细雨纷飞的春夜里,品着一盏清茶,听着淅淅沥沥的雨声,想要回家的念头便更清晰了,不如归去。
3
宋·秦观《好事近梦中作》
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行到小溪深处,有黄鹂千百。
飞云当面化龙蛇,夭矫转空碧。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
这是一幅梦中春景图。一场春雨过后,花开满山,满山春色,生机盎然。春路、春雨、春花、春水、春色,宛转相生。
诗人缘溪而行,一路上饱览春光,沉醉不已。一个添字,满山的花仿佛是雨后才冒出来的。一个动字,好像一山春色都在随着花儿摇动。醉了,真的醉了,沉醉在这春雨中。“小溪深处”,有“黄鹂千百”。仰望天空,但见“飞云当面化龙蛇,夭矫转空碧”,飞云变化万千,刚刚还是龙,眨眼变成蛇,再定睛看时已换了形状,到最后竟消失不见,只留澄碧如洗的天空。
春雨中,诗人陶醉在满山春色中!醉卧在“古藤阴下”,把自己放空,进而融入自然,与山水共存。
4
宋·朱敦儒《好事近》
春雨细如尘,楼外柳丝黄湿。风约绣帘斜去,透窗纱寒碧。
美人慵翦上元灯,弹泪倚瑶瑟。却上紫姑香火,问辽东消息。
这是诗人早年的作品。当时宋尚未经靖康之耻,诗人已有铜驼之忧。这首诗最为人称道的是两个意象,“春雨细如尘”,和“美人慵翦上元灯”。春雨如尘,心事也如雨,散而无穷无尽。美人无情绪,是因为喜欢的人远在塞外,点灯也没人共赏啊。
5
唐·杜甫《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这个“润”字,真是写到心坎上了。所谓“春风化雨”,莫过于此。
那种身心的滋养,往往是缓慢而轻柔的,一如你给花儿浇水。
所以,“润”字除了有“不干枯、湿燥适中”外,还有“使事物有光泽”,以及“利益”“恩惠”“好处”等意。
雨水节气,希望你生命中总有美好的事物在浸润,日子过得滋润,更有能力润泽他人。
6
元·虞集《风入松.寄柯敬仲》
画堂红袖倚清酣,华发不胜簪。几回晚直金銮殿,东风软、花里停骖。书诏许传宫烛,轻罗初试朝衫。
御沟冰泮水挼蓝。飞燕语呢喃。重重帘幕寒犹在,凭谁寄、银字泥缄。报道先生归也,杏花春雨江南。
“杏花春雨江南”,俨然一幅湿漉漉的江南水墨图画,明明软媚入骨,却坦易明亮,长长久久地令人惊艳心动。
江南是故乡,是心灵的家园,也是感情的寄托。江南是一种时光无法磨灭的诗意,一种藏在心灵角落的柔情,是长期缠绕在思念之中的情节。故而,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都吟唱那心中的杏花春雨江南。
7
唐·孟郊《春雨后》
昨夜一霎雨,天意苏群物。
何物最先知,虚庭草争出。
昨晚听到了小雨淅淅淅沥沥落下的声音,是上天想唤醒这些还在沉睡中的万物吗?
是谁最先知道春天来了呢?看,庭院里的小草已经争先冒出了它们嫩绿的尖芽。
春雨过后,定是万物萌生。视野所到之处,尽是满眼的青翠。田埂上,河岸边,山林里,小草成群地从地里冒出。
细雨是春天的初心,它带着对万物的爱意,温柔临近,滋润草木萌动,让冬眠的心跳动起来,葱茏起来,欢喜起来。
8
宋 · 周邦彦《春雨》
耕人扶耒语林丘,花外时时落一鸥。
欲验春来多少雨,野塘漫水可回舟。
一场春雨后,一群农家人在田地辛勤的扶犁耕地,他们轻松的交谈着,野外的花儿竞相斗艳,树丛外鸥鸟拍打着翅膀,时而飞起时而落下,悠闲自在。
想要检验春雨的雨量,究竟有多少,诗人自问后又自答说,那野水塘里长满的春水可以划转一只小船了。既然是野水塘,想必水浅,很难驳船。可是经过这一场春雨,水势大涨,小船可以在其间自由的回转,可以想象雨事之大。
9
唐• 窦群《春雨》
昨日偷闲看花了,今朝多雨奈人何。
人间尽似逢花雨,莫爱芳菲湿绮罗。
诗人偶然看见一朵璀璨绽放的鲜花,第二天觉得意犹未尽,于是又打算再次前往观赏,可是由于细雨纷纷,他只好作罢。诗人由此感悟良多,很多事情难遂人意,就像看花一样,不要为了一饱眼福,而被春雨而淋坏了身体。
窦群因为下雨取消了出行计划,避免受到雨淋,同时也由此写下一首佳作,从而启迪人们为人处世不可冲动。遇到挫折时,需要冷静思考,谨慎行事,而且要让自己处于主动地位,避免陷入孤立无援、四面楚歌的尴尬境地。
10
唐· 罗邺《长安春雨》
兼风飒飒洒皇洲,能滞轻寒阻胜游。
半夜五侯池馆里,美人惊起为花愁。
诗人在开篇奠定了凄寒的氛围,既让大唐的皇都陷入一派寒意之中,又妨碍了人们外出寻幽探胜。随着时间的推移,寒气也渗透到了五侯的豪宅,一位美人独守空闺,可能盖的衾被较薄,夜里忽然被冻醒,便再也无法入梦。她担心庭院里的鲜花被冻坏,心里愁闷不已。
其实细细琢磨,对于富贵人家,一朵花算什么?即使庭院里的花木全部冻坏,那些王侯也不会在意。所以美人由花及人,想到自己的青春和容颜也会像残花一样难以永驻。而作者则是借美人不被郎君宠爱,抒写自己才不经用,落魄潦倒,可谓寓意深刻。
11
明初·刘基《春雨》
一雨如膏五日泥,长烟不散草萋萋。
殷勤吩咐墙边柳,为捣流莺自在啼。
春雨如膏,农家喜其润泽,但也因为地面泥泞,从而有些行动不便。“五日”传达雨水连绵不绝,“长烟不散”进一步突出雨势之盛。“草萋萋”三字,则表明一场春雨过后,草木葱茏,令人欣喜。
后两句采用拟人手法,颇有诗趣。黄莺因为下雨,也变得慵懒,躲在枝头栖息。雨水仿佛具有灵性,它吩咐柳树去催促黄莺欢唱,好让农夫们赶紧准备春耕。一个“捣”字,既有捣醒的意思,又写活了柳枝婀娜多姿的形态。
没有春雨的春天是不完整的,春雨过后,远山吐出了淡淡的鹅黄,干涸的土地忽然便显得如此温柔。久违的鸟鸣声婉转悦耳,正为浩荡的东风伴奏,也让才子们心头的郁闷和烦忧一扫而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