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杠水准极高的两首唐诗
(2024-01-03 13:22:03)分类: 古今轶事 |
杠精,是近年出现的一个网络流行语,意指那些专与他人抬杠的人。但凡有人说话,杠精必会与之抬杠。即便有人自拍发个朋友圈,杠精都能从姿势、角度、滤镜等等方面挑刺抬杠,着实令人生厌。
说起来,杠精并非新生事物,而是自古有之。在古代文人诗人中也不乏杠精,他们总是以各种主观理由挑他人诗词的毛病。比如苏东坡有一句经典的诗句:“春江水暖鸭先知”,清代就有一位杠精文人毛奇龄就曾说:“春江水暖,定该鸭知,鹅不知耶?”看,抬杠至此不是胡搅蛮缠吗?若是苏东坡改写“春江水暖鹅先知”,想必这位毛奇龄还会说:定该鹅知,鸭不知耶?
还有一些颇为讲理的“杠精”,这类人同样是反驳他人,但反驳的理由却有一定的道理,抬杠也抬得颇有水准。比如王安石针对杜牧的“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写下了“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的诗句,十分准确地抓住了人心向背是胜败关键这个根本,表达了自己独到的进政治见解。
不过,若论最经典的杠精诗,还得是高蟾的《金陵晚望》和韦庄的《金陵图》。
金陵晚望
唐·高蟾
曾伴浮云归晚翠,
犹陪落日泛秋声。
世间无限丹青手,
一片伤心画不成。
金陵图
唐·韦庄
谁谓伤心画不成?
画人心逐世人情。
君看六幅南朝事,
老木寒云满故城。
千古名句“一片伤心画不成”是诗人高蟾针对晚唐国家衰败民不聊生的现状所发出的深沉慨叹,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前途的忧心愁绪。这“一片伤心”既是国家衰败的现状也是诗人的悲情心绪,纵然再好的妙手丹青,都画不出这“一片伤心”!
而韦庄读了此诗就抬杠了,韦庄曾看过六幅《金陵图》,所画的就是金陵城经历六朝的史事,大有凄凉衰败之感。于是韦庄就写了这首《金陵图》反驳“一片伤心画不成”。
诗中第一句就反驳“一片伤心画不成”的观点:“谁谓伤心画不成?”谁说画不成呢?只不过是“画人心逐世人情”,因为画家都只想迎合世俗人的心理,专门画那些粉饰太平的画作,没人通过丹青画作反映社会现实!
后两句就直接拿出证据来反驳:“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故城”!你且看看,这六幅《金陵图》,画中古木枯凋、寒云笼罩,一派凄清荒凉,可谓是金陵历经六朝国家的真实写照。
高蟾说金陵“一片伤心画不成”,而韦庄却抬杠“谁谓伤心画不成”,但韦庄这抬杠有理有据,而且虽是抬杠,却只是抬个表面的杠,二者的思想意义还是相同的。两首诗同样都是抒发对晚唐国家衰败现状的担忧之情,在艺术表达上更有异曲同工之妙。
真是妙哉!妙哉!妙乎哉?绝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