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史上最著名的三首庐山瀑布诗

(2023-12-02 12:50:11)
分类: 茶余饭后

    第一首:李白《望庐山瀑布》

725年,25岁的李白来到了庐山。

在香炉峰下,遥望着庐山瀑布,风景悠然,瀑布壮丽,诗兴大发,写下一首《望庐山瀑布》。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此诗一出,便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从此,再也没有谁的庐山瀑布诗超过李白,庐山瀑布名扬天下。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便成为庐山最好的广告词。

李白写这首诗时,是一个晴天,阳光照在香炉峰上,升起袅袅的紫烟。

关于紫烟有两种说法。

一种是说是阳光折射下的紫色烟雾还有一种说法,紫色是仙山之色,隐喻庐山是一个风景秀美的神仙之地。

李白站在香炉峰前遥望,瀑布如一道白练,挂在山峰之上。

细想一下,瀑布是从山壁上流下来,远望,可不就是“挂”在山峰上么?瀑布真高,三千尺水流飞奔而下,仿佛九天上的银河落到了人间。

三千尺,属实是夸张了。其实,庐山瀑布没有这么高,但是,李白的夸张赋予了庐山瀑布浪漫超逸的情态。李白笔下的瀑布真是飘逸又浪漫。

第二首:张九龄《湖口望庐山瀑布泉》

李白庐山两年后,又一位唐代大诗人来到了庐山。他就是张九龄。

此前,张九龄深受宰相张说的赏识,官至中书舍人,三年后,张说弹劾被贬,张九龄也随之被贬。

张九龄给唐玄宗上奏,希望在江南之地为官,方便照顾母亲。

唐玄宗尊重他的心愿,改授洪州都督,不久又转为桂州都督。

对于皇帝的优待,张九龄很感激。路过鄱阳湖时,张九龄遥望庐山瀑布,写下湖口望庐山瀑布泉

湖口望庐山瀑布泉

万丈洪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

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这首诗虽不如李白的脍炙人口,却也获得极高的评价

这是一幅瀑布远景图。

“万丈洪泉落,迢迢半紫氛”写瀑布的气势。高高的山峰上,强劲的瀑布从天而落,远远地望过去,紫色的水气升腾着。

“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写瀑布的风姿。庐山上杂树丛生,瀑布飞流而下,洒落在树木上,跳跃在云气中。

“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写瀑布的声色。阳光普照在瀑布上,犹如彩虹当空。天气晴朗时,就像听到风雨声。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写瀑布的境界。庐山秀丽的景色真不少,水汽与烟云融为一体的瀑布,最是气象万千。

全诗有声有色,气阔雄大,不输李白诗意。这首诗写的是瀑布,更是诗人胸襟开阔、豪情风度的写照。

第三首:徐凝《庐山瀑布》

李白去世半个世纪后,一个叫徐凝的诗人,也来到了庐山。震惊于庐山瀑布的秀美。徐凝也赋诗一首庐山瀑布》。

庐山瀑布

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

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瀑布如落泉般从高空笔直的倾泄下来,如雷声入江,从未停歇。从古至今,犹如一匹细长的白练,划破了苍翠的青山之色。

“界破”二字有气势,将瀑布的雄劲力道展现在世人面前。

白居易特别喜欢这首诗,对徐凝也颇多关照。

可是,两百多年后,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来到庐山,读到徐凝的诗,却大为厌恶,说是恶诗。

虽然徐凝的诗不如李白的诗也没有不堪“恶诗”的地步!

苏轼之所以说“恶诗”;主要因为苏轼是个绝顶的诗人,他的要求标准高得太多。

让我们看看苏轼在庐山写的诗——《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全诗不足30字,庐山之景,人生之理,尽在其中;确为高手之作。

古往今来,只有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和苏轼的《题西林壁》是最出名的庐山诗。

虽然徐凝的诗本身不差,但在苏轼的眼中也就只能屈居恶诗”之列了。

同是庐山瀑布,三位诗人,三首诗作,三种不同的评价,也许,正是人生的写照。

诗是作者个人的感受,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实际上,人生是如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