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联品赏
(2023-11-17 13:01:59)分类: 茶余饭后 |
在表现方法上,酒联最为突出的是采用夸张的手法与巧妙用典。先看夸张的手法。酒店酒楼有酒联,可以招徕顾客,使生意兴隆;酿酒企业有酒联,可以展示形象,吸引眼球;风景名胜有酒联,可以增色添光,提升品位。
1915年,贵州茅台酒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有人赠一副对联:“醇味冲天鸟闻成凤,酒糟抛河鱼食化龙。”
山西名酒“竹叶青”和“汾酒”也曾荣获世界博览会大奖,于是有人撰联贺道:“瓶中色映葡萄紫,瓮里香浮竹叶青;佳酿首推竹叶青,醇醪独出杏花村。”
赞西凤酒的酒联有:“柳林千家醉,西凤万里香;西歧飞彩凤,斗酒壮秦川。”
杜康被称为“酒圣”,曹操在《短歌行》里写道:“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因而有人撰酒联曰:“酒泉芳香眠龙凤;杜康甘醇醉神仙。”
在街头林立的酒馆、酒店或酒楼前,还可以看到许多酒联,生动有趣,含意深远,值得细细品味。
山西太原一家酒店的酒联:“几处青帘沽酒市,一竿红日卖花声。”一幅多么优美的市井风俗画!
河南少林寺附近某酒馆的酒联:“四大皆空,坐片刻无分你我;两头是路,喝几杯各自东西。”真是阐释了佛理深邃的真谛。
湖南岳阳一家酒店的酒联:“长剑一杯酒,高楼万里心。”其中颇有侠客壮士的豪放之风。
再看如下几副酒联:
竹叶杯中,万里溪山闲送绿;
杏花村里,一帘风月独飘香。
此联不从明处写酒,却通过“溪山送绿”“风月飘香”,写出饮酒给人们带来的愉悦,令人耳目一新。
酌来竹叶凝杯绿;
饮罢桃花上脸红。
撰联者以“竹叶”借代美酒,以“桃花”比喻醉颜,竹叶酒、桃花腮,如此形象、新奇,可见作者用词之独到,见情见智,明丽隽永。
几处青帘沽酒市;
一竿红日卖花声。
此联则为我们展开了一幅美丽的市井风俗画:“青帘”“红日”,色彩鲜明;“沽酒”“卖花”,人事美好。若在此富有诗情画意的酒楼频频举杯畅饮,岂不别有一番妙趣。
沽酒客来风亦醉;
买浆人去路还香。
古人也称酒为“浆”。这副楹联,为了夸店中的酒好,将风拟人化而使之醉,真是妙不可言。酒能一路飘香,连“风亦醉”,夸张奇特,富有神韵。
隔壁千家都醉倒;
开坛十里也闻香。
上联说的是酒店所卖酒的劲大,大到隔着墙壁也能醉倒千家。高明的下联说,打开酒坛,那香气简直可以传到十里之外,酒香比酒烈更能吸引人。上下联都运用夸张手法,想象丰富,气魄宏大。
酿成春夏秋冬酒;
醉倒东西南北人。
这副联以“四方”对“四时”,对仗工整,“春夏秋冬”极言酿酒时间之长,酒自是好酒;“东西南北”极言醉酒人地域之广,酒店遐迩闻名。
酒气冲天,飞鸟闻香化凤;
糟粕落地,游鱼得味成龙。
此联则以飞鸟化凤、游鱼成龙作烘托,极力夸张酒醇。飞鸟闻香能化凤,游鱼得味能成龙,人饮了如此神奇的佳酿,又该怎样呢?言外之意,只有让酒客自己去心领神会。
古来名人与酒总是密不可分,二者结合,平添几多风味和传奇。刘伶、李白等古代闻名的嗜酒文人,更是成了酒联中的“常客”,如:
刘伶借问谁家好;
李白还言此处佳。
阶下举杯邀明月;
篱边信步赏花开。
贾岛醉来非假倒;
刘伶饮尽不留零。
还有的酒联化用与饮酒有关的诗文名句,也别有韵味。如:
劝君更尽一杯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画栋前临杨柳岸;
青帘高挂杏花村。
泉香凭谁问?
酒洌待君尝。
第一联集唐诗名句而成,上联见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下联出自李白名作《将进酒》。第二联的“杨柳岸”是柳永词《雨霖铃》中名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杏花村”出自杜牧诗:“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第三联中的“泉香”“酒洌”,均见之于欧阳修的《醉翁亭记》。
在一副酒联中用典最多的,也许要算广东潮州韩江酒楼的对联:
韩愈送穷,刘伶醉酒;
江淹作赋,王粲登楼。
传说酒楼刚建成时,酒楼老板要求将“韩江酒楼”四字嵌入作一楹联,还要用上四个典故。一年过去了,没有谁能做出,到了第二年的元宵佳节,有位通经史、善诗对、工辞赋的学者,按照要求,题写了这副脍炙人口的对联。此联既用双钩格把“韩江酒楼”四个字嵌入联语首尾,又自然贴切地讲述了古代四个著名文人的典故,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写有《送穷文》,他被贬官为潮州刺史,与潮州有关。刘伶好酒如前已述。江淹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写有《恨赋》和《别赋》。王粲是魏晋著名的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有一篇名作《登楼赋》。他们都是好酒的名士。全联对仗工整,联句自然。联语中的这些名人,不是与潮州有关,就是与饮酒、酒楼有关,把他们巧妙地联系在一起,真是匠心独运,堪称妙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