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四境界
(2023-09-11 11:39:29)分类: 茶余饭后 |
痛而不言,是一种坚强
痛而不言,是一份坚韧,一份刚毅,是狂风骇浪中傲立不屈的礁石,是滚滚黄沙中顶天立地的胡杨,是铮铮铁骨的硬汉铭烙在骨血中的气节与骄傲。
两千多年前,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尝粪问疾。国破家亡的痛,他不言;尊严被践踏的痛,他不言;躺卧柴薪咀嚼苦胆的痛,他不言。
他将这一切悲愤封存入心,凝成锐气逼人的长剑,直指吴王眉心;最终皇天不负有心人,三千越甲尽吞吴。
痛而不言,是一种最善言,是一份灵通,一份豁达,是化刚为柔的太极八卦,是依风而舞的纤纤杨柳,是将迎面刺来的利刃化为无形的英雄大气。
痛而不言,需要人性的坚强来踏破荆棘路障,需要人生的智慧来抵挡风雨飘摇。其实,痛而不言一种信念。风雨过后,必迎来彩虹。到那时,回首向来萧瑟处,必是也无风雨也无晴!
2
笑而不语,是一种豁达
笑而不语是一种豁达。朋友之间的戏虐,遭人误解后的无奈,这时,过多的言辞申辩反让人觉得华而不实,不如留一抹微笑,任他人作评。
正所谓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有时一个微笑可以让宿怨之人冰释前嫌,可以让他乡之人倍感温暖。这世上最简单的动作,却可以诠释人间最复杂的道理。
笑而不语,是一种洒脱。“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李白,面对昏庸的唐玄宗和黑暗的社会,无所作为,郁不得志,虽被奉为翰林,也只能陪皇上和大臣们饮酒作乐,如此而已。
他仰天大笑出门去,离开了朝廷,带着他的“笑而不语”流连于山水之间。静思流年,将灼痛沉淀为一种经历,使之成为灵魂深处的精灵。
笑而不语是一门处世学问。笑而不语的立场明确而不明显,让人无处反驳。
笑而不语如同水,无孔不入,无形无迹,让人悠哉游哉,在远处冷眼旁观。
笑而不语是一种容人之量。它能按捺住内心浮躁,不轻易出口伤人。
笑而不语能够将一个人的气质挥发出来。
3
迷而不失,是一种智慧
不迷失,是内心强大。遇到很痛苦的事情,谁都悲哀,这是一种自然的情绪。但悲哀的同时,还能保持一份觉察,仿佛有第三只眼睛在看着一切。
遇到重大的人生挫折,如车祸、火灾、亲人死亡、离婚等,要做到这些并不容易。
不过,有智慧的人能做到。他们对生死、对无常、对姻缘有着清醒而超脱的认识。
相反,没有智慧信仰的人,面对意外,往往陷入莫大的无助、慌乱、痛苦之中。
有一次在苏州西园寺,听一位法师给居士们讲经,有句话说得非常好:佛教里谈“妄想”,即我们的很多想法都只是虚妄,但有两个念头却无比真实,那就是:念无常,念死亡。
念无常,让人珍惜当下的一切;念死亡,让人更能放下。把得失放轻些,在面对突如其来的失去时,才不会迷失。
外界影响力太大了;若拥有足够的智慧,就能慢慢恢复奇妙而伟大的自愈力。
当今的空气里布满焦虑因子,而人又是情绪动物,且情绪又具易感染性。这就是我们必须让内心强大的两个理由。
4
惊而不乱,是一种淡定
古人云:“苟逢辱而不惊,遇屈而不乱,几可任事矣。”人的一生,不可能不受委屈。问题是,遇到委屈,该持怎样的态度?
一种人,把委屈化成愤懑,失去理智,大吵大闹;另一种人,则从此消沉下去,破罐破摔。这两种态度,都不可取。因为除了极端的个案,在正常情况下,委屈,不可能总落在一个人头上。
一般情况下,你受了委屈,依然兢兢业业做事,谦谦和和做人,领导和同事必会对你会倍加钦敬。下次,委屈决不会再落在你头上。
其实,委屈是一种考验,也是对个人能力的砥砺。
受了委屈,正确的做法是: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原则,对自己提出更高的标准和要求。要把委屈,当做砥砺自己提高的硎石。
总之,人生的境界,是在生活中磨砺出来的。只要有成长的意愿,义无反顾地走下去,就总有一天,所有的误会、伤痛都会消逝在旧日的风中,唯有那盈盈的微笑镌刻在岁月的年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