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写尽人生三阶段的听雨词

(2023-07-29 09:28:05)
分类: 茶余饭后

    宋代位词人听雨词作道尽了人生的三阶段;词的末句流传最广,读来令人泪下,直击心灵。

这首词便是南宋诗人蒋捷的《虞美人·听雨》: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这是蒋捷最为著名的词作,词中叙述人生中的三个场景,可是蒋捷一生的写照。

少年听雨歌上,红烛昏罗帐。

1274年,蒋捷考中进士,美好的人生由此开始。

此的蒋捷春风得意,与歌女唱和为伴,歌楼上听雨,红烛盏盏,昏暗的灯光下罗帐轻盈,多么美好的雨,何其美好的夜晚。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蒋捷考中进士五年后,南宋灭亡,蒋捷的梦骤然破灭,沦为亡国之人,从此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

人到中年的蒋捷,在异国他乡的小船上,看着蒙蒙细雨,江水茫茫,西风中,离群的大雁发出阵阵哀鸣。此时的蒋捷就像那只西风中哀唤的孤雁。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暮年的蒋捷已白发苍苍,独自在僧庐下倾听着夜雨。处境之萧索,心境之凄凉,在十余字中,一览无余。

江山已易主,壮年愁恨与少年欢乐,已雨打风吹去。此时此地再听那淅淅沥沥的雨声,已无动于衷了。

少年,中年,暮年,人生的三个时期,分别有三种心境,读来令人凄然。

少年在歌楼听雨、中年在船中听雨、暮年在僧舍中听雨,物是人非、凄凉之感在最后一句达到顶峰。

“一任”两个字,表达了听雨人的心情。这种心情,在冷漠和决绝中透出深的痛苦,可谓字字千钧。

面对人生的颠沛流离,蒋捷没有大喊大叫,而是描写听雨来表达自己的心情这心情看似冷漠,近乎决绝不是痛苦的解脱,是痛苦的深化。

全词以“听雨”为媒介,概括出少年、壮年和晚年的特殊感受,将几十年大跨度的时间空间相融合:少年只知追欢逐笑享受陶醉壮年飘泊孤苦触景伤怀老年无可奈何的寂寞孤独一生悲欢离合,尽在雨声中得以体现。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是这首词中流传最广的诗句。

究其原因,是因为这句说中了人生常态流转,世事无情生而为人,都有飘泊流离的时候,这句词恰到好处地直击了物是人非、飘泊流离人的心情最易引起共鸣,故而为后世传唱不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云南十八怪
后一篇:唐诗三句半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