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时能懂《好了歌》
(2023-01-03 14:42:22)分类: 茶余饭后 |
早上好!
邀君同赏
何时能懂《好了歌》
《好了歌》是曹雪芹历经一场家族繁华梦幻灭后的悲情创作。
“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高育良将这首歌,吟诵得悲壮讽刺。
他的妻子说他:“把人生看透了。”
他坦诚说:“时而看透,时而看不透。”
《好了歌》吟诵得娴熟,道理都懂,几乎所有的人都未将自己从欲望的漩涡中抽身。人心高过天,做了皇帝想成仙,却并不满足。
那么真正困住人心的是什么?其实就是自己。
此时尘埃落定,再来看《好了歌》。却发现它看似消极,实际是对人生的最真实写照,当人被欲望蒙蔽了双眼,便再也却不愿意节制贪念,平淡生活。
《好了歌》看似颓废,却也有它的另一面意义:无止境的欲望,是一场空,人生终究还是要保留一些物质以外的追求。
欲望诚然会将人生代入漩涡,但《好了歌》同时也点出,生命的另一个悲剧是人生无常。
人过中年,最多的大约就是家庭变故。身边的人或是猝死,或是车祸,或是生活富贵潦倒转换,各种状况频发。但亲人朋友的相守或放弃,让人生在不同的选择中演绎了不同的剧本。
日本有一部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无人知晓》。故事讲述了一群儿童的不幸遭遇。
孩子们的母亲惠子,为人处世,就像她的声线一样,看似带着不食人间烟火的纯粹,实际非常自私。她每天想的不是如何照顾好自己的孩子,而是终日在男人们的臂弯里游走。最后她找到好男人的愿望落空,便把全部的错误归结到孩子和他们无名父亲的身上。
惠子不知道生活的本身就是遭遇复杂,波折几乎是每个家庭的必经之路,而一家人亲密合作,相互鼓励才是唯一的幸福。
而孩子们为了生存,终日游走在衣食无着的绝望里。因为亲情的丢失,再也找寻不到呵护。
这些被抛弃的孩子在夹缝里艰难成长,衣服破烂,无水,无饭,其中一个孩子悄然死去,也无人知晓。
亲情放弃了守望,产生了人间最大的悲剧。
有人选择抛弃,却也有人选择坚守。
奥地利作家盖格尔曾写了一本叫《流放的老国王》的书,就记述了一个为爱坚守的故事。
作者的父亲得了阿尔兹海默症,慢慢丢失了理智和记忆,并逐渐失去了生活。在日渐严重的疾病里,父亲再也无法走到阿盖的世界来。
怀着爱与呵护,阿盖选择了走到父亲那里去。父子俩一起对抗遗忘和不幸。他们相互鼓励,在不幸里发现生活的乐趣,领会生命的真谛。
因为相守,悲剧转变成了人生的美好。
对待亲情不同的打开方式,常有不一样的命运结局。只有那些健康的、无条件的爱才能让家长与孩子相互关怀,从而消除一切生活上的危机。
人生无常,生命也无法预先设计。每个人的一生中,总有些遭遇让人心碎。
有人生来富贵,有人自幼贫困,有人莫名被配偶背叛,有人没来由的被炒鱿鱼,有人被诽谤,也有人被质疑……
这些不公平的待遇,咬噬着人们的生活,让人们的心灵备受煎熬。
然而总有人从不幸的重围中冲出。
励志演说家力克胡哲曾写过一本叫《谁都不敢欺负你》的书,讲述了他对抗不公平待遇的心路历程。
在书里力克胡哲坦言,没手没脚的他,曾是别人的欺凌对象。
面对自身的残疾,生活中的不公,他曾经困惑,曾想过自杀。但最后他发现与其在悲观中浪费生命,还不如积极乐观的面对生活。
他分析了人生的各种遭遇,给出了十条建议:1、找到自我,不受影响;2、对自己负责,摆脱纠缠;3、坚定信念,无人可以撼动;4、内心保留安全地带,获取力量;5、构建关系网,寻找支持;6、受到挑衅,控制情绪;7、修炼精神,保护坚强;8、总结经验,保持清醒;9、制定防守策略,从容应对;10、学会同情,帮助别人。
心理强大了,生命奇迹法发生了。
力克胡哲获得了两个学位,游泳冲浪踢足球样样全能,并走遍了34个国家,演讲1500余场,给更多的人带去了信心、希望、爱和勇气。
他说:环境不能改变,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改变自己看待人生的态度!
真正聪明的人是不会在乎那些表面的失去的,他们看中的是得到以外的得到。
萧伯纳曾说:生活中有两个悲剧,一个是欲望得到了满足,一个是欲望得不到满足。
实际上,这其中的哪一种都不是圆满。而“胸中没有未了事,才是人间好光景”。
人生的核心价值观,应归于闲适,闲情,闲人;真正没有放不下的,才是人生的最佳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