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静谧祥和的秋月
(2022-10-14 11:44:30)分类: 茶余饭后 |
秋月
宋·朱熹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
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
这是一个秋高气爽的夜晚。
清澈的溪水流过碧绿的山头,悬空一泻而下,夜空和在融融月色中流动的溪水像秋色一样明朗、澄清。
夜色似把红尘隔在了三十里外,空中的白云、山中的红叶都悠闲自在,这幽静的秋夜多么令人陶醉!
夜空幽幽,月色融融,溪水潺潺,好似仙界一般。
荷叶杯·镜水夜来秋月
唐·温庭筠
镜水夜来秋月,如雪。
采莲时,小娘红粉对寒浪。
惆怅,正思惟。
秋天的夜晚,万籁俱寂,可是还有采莲女在月下劳作。
皎洁的月光,倾泻在一平如镜的水面上,像洁白的雪。采莲女妆饰一新,望着寒冷的水面,陷入了沉思。
轻舟荡漾,激起浪花朵朵,而自己的恋人不知在何方。不禁心潮激荡,越思越想,越想越愁,越愁越伤感,真的是“剪不断,理还乱”。
在这幽静的月夜,浪漫的季节,人却那么伤感。远方的恋人啊,此刻我多想坐在你的身旁!
戏题秋月
唐·戎昱
秋宵月色胜春宵,万里天涯静寂寥。
近来数夜飞霜重,只畏娑婆树叶凋。
夜晚,总是有些寂寞的。
秋天的月色比春天的月色更好,世界宽广辽阔,安静非常。近来的几个晚上霜雰很重,树叶在慢慢凋敝变得稀疏。
在这万木凋零的时节,落叶声入耳,难免伤感。
幽静的秋夜,还有月亮相伴,也让人有小小的开心。
洞庭秋月
明·黎扩
湖上清秋夜,扁舟泛碧波。
紫箫吹不断,无奈月明何。
你知道,在秋夜的洞庭湖上赏月,是怎样的感受吗?
浩瀚的湖水,碧波荡漾,波光潾潾。洞箫声声,如泣如诉,婉转缠绵;而天上的明月默默地俯瞰湖面,似乎不为所动。
乘舟漫游在湖面上,忽而赏天上的月,忽而看水中的月,别有一番趣味。
裴迪书斋望月
唐·钱起
夜来诗酒兴,月满谢公楼。
影闭重门静,寒生独树秋。
鹊惊随叶散,萤远入烟流。
今夕遥天末,清光几处愁。
有明月的夜晚,十分适合朋友聚会。
初秋的晚上,词人与朋友聚在一起,酌酒吟诗。抬望天空皓月,心生思乡之情,一首好诗跃然纸上。
夜色渐浓,月光洒满了庭宇和楼台。万籁俱寂。清风吹来,枝叶沙沙,感到阵阵寒意。
月色太亮,喜鹊误以为天色已明,扑刺刺猛然飞起,震落了片片秋叶。鹊起叶飏,飘然四散。面对这样的月色,不知惹动多少人的愁思。
秋宵月下有怀
唐·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诗人孟浩然凝视着那一轮明月,有一丝喜悦,也有一丝慰藉,还伴有许多愁苦。
秋天的夜空明月高悬,月光映得露珠晶莹剔透,好像被露水打湿了一样。
被惊起的寒鹊不知道该到哪里栖息,萤火虫循着那灯光从卷帘飞入屋内。
月光下只剩枝丫的槐树影身影稀疏凄凉,这时邻家传来的杵声在秋夜里尤显急促。
你我相隔遥远,怎能约定相聚的日子,只能望着秋月惆怅地思念对方。
天上的明月,此刻安慰着多少孤寂的心啊!
霜月
唐·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这首诗写的是,深秋时节一座临水高楼上霜月交辉的夜景。
秋深了,树枝上已听不到聒耳的蝉鸣;辽阔的长空里,时时传来秋雁惊寒之声。秋空明净,月色清洌,月光如水,水光接天,上下一片澄澈空明。
诗人描写深秋月夜景色,不作静态描写,而借神话传说宛言月夜冷艳之美。秋月之美,不仅美在清空,还美在那独一无二的神话。
中秋对月
唐·曹松
无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盘上海涯。
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
古往今来,一年之中,月亮最圆时,非中秋莫属。
中秋节这天,天空澄碧、万里无云,人们仰望着那刚浮出海面的明月。只见它慷慨地将银辉撒向天涯海角,从未私照过任何一家半舍。
中秋夜晚,人人望月,月亮是那么无私地普照天涯海角,让四海同享月光。
月圆之夜,四海皆同,如月之博海。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唐·李白
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
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
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
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
金陵一个幽静的夜晚,凉风习习,诗仙李白独自登上高楼眺望吴越。
白云和城垣的影子倒映在江面上,微波涌动,恍若白云、城垣在轻轻摇荡,垂落的露珠仿佛从月中滴出。
李白月下沉思,久久不归,思念古人,感叹能与古人相通的人太稀少了。我李白真正领略了“澄江净如练”的优美景色,不禁想起了南朝著名诗人谢玄晖。
送友人
唐·薛涛
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
在月明之夜,送别友人,情味悠长。
水边蒹葭笼罩在月色中,好似染上秋霜,月色与深青的山色浑为一体,苍苍茫茫。谁说朋友之情能在一夕之间完结呢?可离别后连相逢的梦也杳无踪迹,离得就像迢迢关塞那样遥远。苍茫的月色啊,是谁把思念拉得这么长?愿所有的美好,不期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