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贵气之人的9大特征

(2022-09-17 12:55:59)
分类: 茶余饭后

贵气之人大都有以下这9大特征

01

自律,使人自由。

人的欲望和智慧都是无穷的,精力和生命却是有限的。

如果一个人将自己的大部分智慧用在了追逐欲望上,那么他的一生终将是可悲的。

孔子说:“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一个人在年少时身体尚未稳定,要戒色;壮年的时气血方刚而心气未平,要戒斗;到了年老,血气己衰,更需要沉淀和幸福感,要戒贪。

但现实生活中,又有几人能摆脱色、斗、贪的控制呢?

02

多情,使人幸福。

古语有言:“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有一天,孔子回到家中,听说家里的马棚失火了,孔子急切地询问:“伤人乎?”

孔子最先关心的是仆人们是否受伤,而不是自己的马匹。

要知道,按照当时的价值观,一匹马足以换来四个下人。

孔子的朋友过世了,没人料理后事,孔子说:“于我殡。”孔子承担了这份责任。

后来孔子去世了,他的弟子们悲痛的就像失去老父亲的子女,他们自发的在孔子墓旁结庐而居,按照祭奠父母的习俗,为孔子守丧三年……

这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今天待人多一分情分,明天自然会被他人的善意包围。

03

自省,使人优秀。

《左传》中有一句话:“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对此,孔子曾恰到好处地补充道:“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过而不改,才是真正的罪恶。

人犯了错误,就像乱云遮月,会带来一时的黑暗;而改正了错误,就是乌云散去,明月重又当空高照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遇到善人,就汲取他的优点;若碰见恶人,更要反省自身。

对恶人身上那些令人厌恶的缺点,我们务必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04

自信,使人坚定。

孔子在匡地遇围,他说,在文王之后,礼乐不就在我这里了吗?

若是上天不想让这样的文明失传,匡人其奈我何?

孔子曾在宋国边境被宋国司马桓魋追杀,他说,老天把传承文明的重任交给我,他桓魋又能把我怎么样呢?

人若是没有了自信,便难以在历经挫折的时候坚守一颗初心。

05

涵养,使人庄重。

《论语》中记载,孔子的给人留下了第一印象是:“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作为圣人,他温和有礼而不失严厉,虽有威严但是不凶狠,态度恭谦而又安逸。

正如子夏所说的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真正的君子,远看让人感到庄严,接近时则人如沐春风,说话时态度严肃,一丝不苟。

德行庄重的君子,为人正直,待人温和,教导他人时自然严厉。

06

真诚,使人简单富足。

孔子曾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

《诗经》一共三百余篇,若用一句话概括它的内容,那便是饱含真情。

同样,老子也说过:“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真诚的人就像尚未染色的丝线,朴实的人就像是未经雕琢的原木。

做人不必太沉迷于追求私欲,以免心灵被俗世迷惑。

做人要真诚,多行善事,少为一己私勾心斗角,这样的生活反而更加简单富足。

07

理想,使人格局高远。

有一天,孔子与弟子子路和颜回谈人生理想。

子路说:“我的理想就是,我的车马衣服身外之物,都和朋友分享,用坏了我也不会感到遗憾。

颜回说:“我的理想就是做一个身怀功劳却不自满夸耀,更不会把苦差事推给别人的人”

孔子也参与了讨论,他说:“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孔子的理想是,让老年人都得到赡养,过上安定的生活朋友之间都相互信任年少的人都能得到应有的照顾。

树立理想,就像登山。或许能在半山腰上看到鸟语花香,但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美景,只能在山顶看到。

做人,不妨把目光放的长远些,这样定会拥有不一样的人生。

08

学习,使人充实。

《论语》中,开篇的第一句话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学习,可以知道新知识,若能时常练习实践是一件十分快乐的事啊!

在现代人看来,学习是一个独立的词汇,但是在孔子的学说中,学、习二字,各有不同的含义。“”,相当于今天“学习”,则表示练习和实践。

学会在生活中习其所学,内心才能越来越充实。

09

快乐,让人生更有价值。

现在,大部分人认为,快乐就是享乐,就是不顾后果将时间浪费在短暂的享受上。

殊不知,这只是一种廉价的快乐。

而对孔子来说,最高端的快乐不是一个人的快乐,是天下万民的快乐。

乐,是孔子人生哲学的核心,就算是身处窘境,他也能“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

孔子最得意的门生颜回也深谙此道,他“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也不改其乐。”

生活都穷困到了捉襟见肘的地步,孔子和颜回有什么好快乐的呢?

圣人的智慧都是相通的,庄子也这样理解乐,故此他说:“穷亦乐,通亦乐,所乐不在穷通,而在于道也。” 孟子谈到仁义礼智时,也不自知不觉地“足之蹈之,手之舞之”。

这才是真正高端的快乐。这样的快乐,贫穷苦难夺不走,别人也抢不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