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数字与苏东坡的人生

(2022-06-03 11:40:45)
分类: 茶余饭后

第一组数字:8341。苏东坡从政的主要经历。

“8”是“八州太守”。苏东坡先后当过密州、徐州、湖州、登州、杭州、颍州、扬州、定州8个州的太守。徐州、湖州、杭州、扬州大家比较熟悉,密州在今天山东诸城,颍州在今天安徽阜阳,登州在今天山东蓬莱,定州就是今天河北定州。

在密州、徐州、杭州的任期稍长,两年左右;最短的是登州,任期5天;其他地方都是几个月时间。

“3”是“三部尚书”,先后担任吏部、兵部、礼部尚书。任期都不长,吏部7个月,兵部1个月,礼部9个月。

“4”是“四处贬谪”,先后被贬到黄州、汝州、惠州、儋州,汝州还没来得及到任。

“1”是“一任皇帝秘书”,正式职务为“翰林学士知制诰”。这一职务都是由当时最有名望的学者担任,正三品。苏东坡在这一任上干了2年零6个月,起草了八百多道诏书,干得非常出色。

总的来说,苏东坡从政40年,在地方做官33年,在朝廷7年执政28年,被贬谪12年,是一个典型的能上能下的“交流型干部”,交流的幅度和频率也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第二组数字:三起三落。苏东坡的人生跌宕起伏、极为坎坷。

“一起”:步入仕途。公元1057年苏东坡22岁时参加科举考试,一举成名天下知。这一年录取进士388人,苏东坡名列第二,他的弟弟苏辙名列第五。

他的“高考”限时作文《刑赏忠厚之至论》使他名震京师、脱颖而出。考中进士后,苏东坡第一个职务是陕西凤翔府判官,品级不高,从八品,扎扎实实干了将近3年。

被召回朝廷后,他任职史馆(国家图书馆),在那里读了很多书。神宗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下派到杭州做通判,做了2年零9个月。然后到密州任太守(公元1074年),当时38岁,属于“年轻干部”。

后来又转任徐州太守2年,湖州太守3个月。可以看出,苏东坡步入仕途后,一步一个脚印,逐步被提拔重用。

“一落”:大难临头。公元1079年,因为“乌台诗案”,苏东坡被关在御史台审讯130天。乌台就是御史台。为什么叫乌台?唐朝时御史台内有几棵大柏树,乌鸦在上面筑巢,所以把御史台叫乌台,一直沿用下来。

案件是因文字而起的,所以叫“乌台诗案”。宋神宗任用王安石变法,产生了新党与旧党之争。苏东坡反对变法,站在旧党一边。李定和舒亶等人千方百计迫使宋神宗给他定罪。但神宗一时举棋不定,太祖早有誓约,除叛逆谋反罪外,一概不杀重臣、不杀士大夫。宋神宗又特别爱惜人才,所以就用了一个折中的办法,贬。

贬到哪里去呢?那就贬到黄州。苏东坡毕竟人才难得,神宗也不想太亏待他。好在黄州离开封不远,基本生活还有保障,就把他贬到这里来了。

“二起”:东山再起。公元1085年4月,宋神宗驾崩,年仅10岁的哲宗继位,英宗皇后也就是皇太后摄政,尽废王安石新法,史称“元祐更化”。

任用司马光为宰相,也使苏东坡青云直上。先任登州太守,到任5天就被召回京城,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短短17个月时间,苏东坡从戴罪之身的从八品升到正三品,跃升了12个官阶。

“二落”:知难而退。太后和司马光全盘否定王安石的新法,苏东坡坚持原则,反对全盘否定。因与太后和司马光政见不合,苏东坡觉得不开心,一再主动请辞外放。公元1089年7月至公元1091年2月,出任杭州太守1年零7个月。

“三起”:再回朝廷。苏东坡公元1091年3月回朝,当了7个月的吏部尚书,然后出任颍州、扬州太守,再任兵部尚书1个月、礼部尚书9个月。从苏东坡频繁的上下左右调动,反映了朝廷当时极端矛盾的心态。

一方面,太后对苏东坡极为赏识,希望他作为与新党制衡的政治力量另一方面又恨铁不成钢,对苏东坡爱也不是、恨也不是。

“三落”:一贬再贬。公元1093年9月,太后驾崩,哲宗亲政。

他刚一亲政,就变本加厉地进行政治反扑,无情打击“元祐党人”。先把苏东坡降为定州太守,赶出京城;上任1个月又被贬到遥远的惠州,在那里住了2年零6个月;再贬,被贬到更远的儋州,就是今天的天涯海角。

这就是苏东坡三起三落、跌宕起伏的人生。

第三组数字:123456。这一组数字反映苏东坡的主要社会关系。

“1”:一位如雷贯耳的伟大父亲。苏洵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养育了苏轼、苏辙两个儿子。

《三字经》是这样写苏洵的:“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

“2”:两位情同手足的兄弟。苏轼、苏辙是中国历史上感情最好的兄弟。他们是兄弟,是师生,是诗词唱和的良友,是政治上荣辱与共的伙伴,是精神上相互勉励安慰的知己。政治上互相支持,同朝为官生活中互相照顾,关心备至艺术上比翼双飞,互唱互和。

“3”:3任相濡以沫的妻子。第一任妻子王弗。她去世10年后,苏东坡在密州为官,写了一首催人泪下的《江城子·记梦》。王弗去世后,苏东坡又娶了第二任妻子王闰之,即王弗的堂妹,死后与苏东坡合葬在河南郏县。

第三任妻子是王朝云。她一直跟随苏东坡,终身相伴,生死相依,死后葬在惠州。苏东坡为她写了一副楹联:“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

“4”:4位名垂青史的关门弟子。“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秦观、张耒、晁补之,在中国文化史上赫赫有名。“苏门四学士”固然以自己的成就出名,但是做苏东坡的关门弟子,无疑使他们名气大增。

“5”:5位恩威并重的皇帝。苏东坡公元1036年12月19日出生,公元1101年7月28日去世,享年66岁,一生经历了北宋5任皇帝: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

“6”:6位肝胆相照的人生知己。苏东坡的朋友很多,各行各业、各个层次的朋友都有。如文学上的恩师欧阳修。

苏东坡科举考试时,欧阳修是主考官,看到苏东坡的考卷《刑赏忠厚之至论》,大为赞叹,以为天下只有他的学生曾巩会写出这么好的文章,本应评为第一,但为了避嫌,把这篇作文抑为第二。公布后发觉不是曾巩所作,后悔不迭。欧阳修说:“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政治上的盟友司马光,是反对王安石变法的代表人物,苏东坡与他同属“元祐党人”。书画界的知己米芾。米芾性痴,苏轼性豪。隐士里的知己陈季常。陈季常归隐在麻城的岐亭,苏东坡为他写了著名的《方山子传》有一个典故“河东狮吼”就是从他这里来的。佛门里的密友道潜,叫参寥,是杭州的一位大和尚。苏东坡在杭州做官时,就与他结下深厚的友谊。道潜是佛门里唯一受到苏东坡牵连的人。朝廷勒令他还俗,这是对佛门之人最重的处罚。官员里的手足徐君猷。苏东坡贬谪黄州时,徐君猷任黄州太守。这个人对苏东坡太好了。

苏东坡说:“始谪黄州,举目无亲。君猷一见,相待如骨肉。”苏东坡在黄州生活无着,徐太守给他划了一块坡地耕种,竟使“东坡”名扬四海。苏东坡的黄州岁月黄州对苏东坡太重要了。

苏东坡做官时间最长的地方是黄州,有4年零2个月;艺术上的顶峰是在黄州,文学上的代表作“一词二赋”、书法上的代表作《寒食帖》都作于黄州。

苏东坡在黄州4年零2个月,每天都干些什么呢?大体上是4件事:躬耕东坡、放浪山水、修身养性、激情创作。

躬耕东坡。为什么要躬耕东坡?初到黄州,收入没有了,家里人口又多,生活十分贫困。元丰四年(公元1081年),他到黄州的第二年,徐太守在城外东坡划了一块“故营地”给他耕种,让他“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东坡是营地,长期无人耕种,是瓦砾之场,不适合耕种。又因当年大旱,从未躬耕的苏东坡饱尝了开荒种地的艰辛,但他仍然很乐观。一个月夜,苏东坡拄着拐杖,走在东坡的田间小路上,诗兴大发,写下著名的《东坡》诗:“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苏东坡还是一个养生专家。他对饮食、药膳、保健有非常深的研究,既会写诗又会炖猪肉,不炖则已,一炖就炖出了著名的东坡肉。

苏东坡有著名的《节饮食说》。为什么要节饮食呢?他自言有三养:一曰安分以养福,二曰宽胃以养气,三曰省费以养财。还有《漱茶说》:“吾有一法,常自珍之。每食已,辄以浓茶漱口,烦腻既出,而脾胃不知。”

谪居黄州期间,苏东坡以挥洒自如的笔力,创造了具有新的生活、新的意境、新的情趣、新的形象的艺术世界,冲破了樊篱,开拓了诗、词、歌、赋、文反映现实的新路,产生了他一生中最为得意之作和辉煌的成果,达到了他一生创作的顶峰。在黄州写了753篇作品,其中诗歌214首、词79首、散文457篇、赋3篇,平均每两天一篇,每周3.3篇。苏东坡最有影响的作品多出自黄州。

苏东坡是一个好人:好兄弟、好丈夫、好朋友。

好兄弟。苏轼、苏辙兄弟是中国文化史上的奇观,是中国历史上感情最深的兄弟。苏轼写给苏辙的作品有104篇,苏辙和答的有130篇。著名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就是苏轼怀念他弟弟的作品。

好丈夫。第一任妻子王弗死后,苏东坡为她种了3万棵松树苗,把自己的相思化作3万棵万古长青的松树。第二任妻子王闰之陪他宦海沉浮、东奔西走25年后病逝。苏东坡誓言生则同室,死则同穴。

第三任妻子王朝云,也是与之生死相依,被视为人生知己。苏东坡有一天吃完饭,摸着肚皮笑着问周围的人,肚子里是什么,周围的人都说:先生一肚子学问。唯有王朝云回答:“学士一肚子不合时宜。”苏轼捧腹哈哈大笑。朝云死后,苏东坡一直鳏居,没有再娶。

好朋友。苏东坡朋友良多,“群众基础”很好。他说:“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田院乞儿。眼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

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命运坎坷却矢志不移,身处逆境却不失豁达,生活艰辛却不改乐观,热爱生活、满怀激情、刚正不阿、光明磊落、胸怀坦荡。这是一位多么优秀的先生啊!  

苏东坡是个好官。首先,他的执政理念“民为邦本”具有现代精神。他认为民众是国家的根本,要施仁政,帮民富。民众富强,国家就富强了。其次,他扎扎实实为民办实事。他办的实事多是水利工程。任杭州当通判时,组织民众治理“六井”,建成了杭州“安全饮水工程”杭州太守,又实施了西湖“综合整治工程”,于是就有了千百年来让人们津津乐道的苏堤春晓、三潭印月。

苏东坡是个全才

文学上,苏东坡是万众仰慕的一代文宗。他走一路,写一路;写一路,火一路。一不小心,写出来就是千古名篇一不小心,就为一个地方做了千年广告。如在杭州写“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在庐山写“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书法上,北宋四大书法名家:苏、黄、米、蔡,苏东坡排名第一。他的书法代表作《寒食帖》,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

中国古人的人格理想,第一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第二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两个人格理想,苏东坡完完全全、不折不扣地实现了。

他的思想与人格,既是先贤圣哲传承而来的结晶,又是对所有传统的融汇与开拓。所以林语堂先生说苏东坡是“具有现代精神的古人”。

千百年来,苏东坡备受推崇。可以说是妇孺皆知,雅俗共赏。天下之宝,当与天下共之。他不专属于某个地方,而是属于整个天下他也不专属于某个时代,而是属于整个历史。他是千百年来在百姓心目中永恒不朽的苏东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