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5月11日
(2022-05-11 11:51:27)分类: 茶余饭后 |
品《红楼梦》中的处世禁忌
01
心直口快,其实是低情商的表现
“口乃心之门”,一个人的语言背后,体现的是他的修养、风度和格局。
林语堂说:“晴雯的坏处,在其野嘴烂舌,好处在其烂漫天真……但人生在世,一味任性天真,无所顾忌,也是不行的。”
晴雯与袭人拌嘴,当场曝光袭人跟宝玉的“云雨之事”:
“便是你们鬼鬼崇崇干的那事儿,也瞒不过我去,那里就称起‘我们’来了。
明公正道,连个姑娘还没挣上去呢,也不过和我似的,那里就称上‘我们’了……”
袭人本是一时口误,却被当众掲穿了隐私,登时羞得无地自容。
秋纹得了王夫人的赏赐,认为很荣耀,高兴地跟众人分享,晴雯嘲笑道:
“呸!好没见识面的小蹄子!那是把好的给了人,挑剩下的才给你,你还冲有脸呢!”
满心喜悦的秋纹,一下子变得兴味索然。
晴雯只逞一时口舌之快,不顾他人感受。表面看,她占了上风,实际上,对她记恨的种子已在他人心中萌芽。
不揭人短,不在别人高兴的时候泼冷水,是对人最起码的尊重。
也就是知人不评人,看破不说破。不让人感到难堪,其实也是给自己留有余地。
不对人说无礼、中伤的话,别人就不会用忿恨的话回击你。不恰当的语言会失去别人的信任和尊重,还可能会招至灾祸。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那些没说出口的话才是成长。
02
争是不争,不争是争
为人处事如果气盛逞强,处处争先,只会四面树敌,寸步难行。
袭人说话做事面面俱到,又受王夫人关照,月例跟姨娘的份额比肩。
晴雯嫉妒又不屑,便总是讽刺袭人靠不正当途径上位,影射袭人是王夫人的“西洋花点子哈巴儿”。
她时时强调袭人跟她是一样的人,无视袭人的管理权。
袭人虽然事后只淡淡说了句“也太急了些”,其实心里未必不介意。
晴雯把自己摆在一个高的位置,处处显示自己有主事权利,但贾府里上上下下都默认行事低调、不争不抢的袭人才是怡红院里的管事之人。
有的人遇事就要争个高低,其实从显露出“争”的意图起,就已经输了。
与人争不如与己争。知道自身的不足,提升自己的能力,不张扬、不显摆,踏踏实实地一步步向前,做最好的自己,才是真正的“争”。
真正有能力者,内心会强大到“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
03
率性而为,也许后果会很严重
说话做事切忌率性而为,一定要考虑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贾政要考宝玉的学问,吓得宝玉晚上临阵磨枪,不眠不休地紧张温习功课。
晴雯为替宝玉脱责,出主意让宝玉装病,说是被墙上人影吓着了。
结果闹得合宅上下乱作一团,大半夜里灯笼火把地巡查大观园。
这件事的后果是直接引出了抄检大观园这个祸端,毁了自己。
红学家王希廉对晴雯此举的评论是:
“晴雯教宝玉装病,故意乱闹,因此惹出金凤、香囊等事;以致司棋及迎春乳母等人或逐或死,均受其害,而晴雯亦即被逐殒命,害人即以自害,报施甚速。”
聪明的平儿、袭人遇事都讲求“大事化小”,而晴雯却喜欢把事情闹大。
孰不知,当一件事情被放大无数倍,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自然会成为焦点,无处遁形。
晴雯想到什么便做什么,从不顾及他人,以致自己在贾府早已危机四伏,身处漩涡而茫然不知。
率性而为,貌似很痛快;但是如果不考虑后果,那么势必会造成不可收拾的局面。
随心所欲,只按自己的意愿行事,不考虑是否会对别人造成困扰,冲突和矛盾也就应运而生。
04
不以自我为中心,才是处世之道
芸芸众生,你有你的世界,他有他的世界。
在你的世界中,你是当之无愧的主角,任何事物随你所喜、所怒、所哀、所乐。然而,在他人的世界里,难道不也同样如此?
谁都只是大海中的一滴水,尘世中的一粒砂,别把自己看得太重。
人既然不可避免地与人交往,自然应讲求处世之道,跨出自己的世界,去充分考虑他人的感受。
所谓的处世之道,就是做好自己。多听少说,则没有指责和抱怨,三思而行,就不会后悔。
“言寡尤,行寡悔”,做事敏锐,说话小心,才能成为人生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