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日记

小学时候,日记是一种作业,语文老师要检查就叫一个同学收集起来,再等时间看看,顺便用一两句话发表一下读后感。
现在的小学不知道还有没有这样一个课外作业。
日记,用笔一点一点写,我怕是没有那个心思了,手机很快,也方便分享。
我发现,写日记可以让自己慢下来,因为慢不下来也写不了,这种方式,也是在和自己对话,特别是夜深人静之时,古代的大文学家们,可能开始吟诗作对了。

今日心思,有些不稳。
想得许多,要来的事不少,而我也容易在无关痛痒的琐碎之事上卡住了,比如说一时想着要发点东西赚钱,一时想着是不是要去看看书,买了这么多,多好的书,把他们凉这里,多不好,一时又担心有人叫我,要去上钟……
脑子转不过来,脑袋有点小,系统落后,内存不足,运行卡顿!
经常在一个地方卡住了,这是常态,感觉出现这种现象很大的因素在于:一种惯性意识
行为会习惯,意识里也有习惯,习惯了转圈,让自己晕。
然后容易错失目标,错过了时间,就到晚上了,搞得晚上也是连着几天失眠失眠的。

今天观察了一下自己的意识惯性(或叫:潜意识漏洞?)
缺乏安全感。容易对即将来临之事有畏惧感,哪怕是他人的一句问话。
这种畏惧心里,很容易体现在语言或者行为举止上,然后制造更多的“畏惧”。
想想:这是过了,对人事物的心态保持:畏敬多好
当渐渐经历,体验和认知的更多,畏敬之心会是一种常态,因为很容易想到科学上的:蝴蝶效应,任何一点小动静,转变可能超乎你想象,一个小小细节,影响却甚大。
比如建筑师一个不够细心,度量上差了一毫米,一个医生,用药上多了几克,都是失之毫米,差之千里。
而我们的语言也是如此。
有趣的一个数学现象:
1.1的365次方=1.1^365=1283305580313352.696899448007898...
0.9的365次方=0.9^365=1.988455816272561528315518
差一点点所带来的差别,有时候就是这样。

友情链接:
1,修行推荐:元吾氏(道家)、谢安朔(佛家)
2,省钱购物app推荐:(省钱程度如图)


由于链接不能放在这里,所以就给了个二维码(如果不行,可以 保存在微信里扫码)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