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们常常被活着

(2019-01-11 21:36:12)
标签:

杂谈

分类: 生命感悟
我们常常被活着

“心是什么?您是怎样理解?”

邓明子:

心,是我们原本的自己。

这个心严格的说要真心。

而我们常常,并没有活在原本自己的状态。

真心对应的是妄心!

何为妄心呢?——“虚荣心、多疑心、嫉妒心”,这三兄弟可谓与我们“心心相印”。

而不同性格的朋友,所体现的“心”着重点不太一样,

一般而言:

外向朋友——虚荣心

中向朋友——多疑心

内向朋友——嫉妒心

大家不妨结合身边的朋友或自己体会体会。

这些“妄心”,占据着我们的身心大部分,我们对他们或爱或恨,渐渐地被我们忽视,而成为了“自我”。

儒家:正心诚意,修身齐家

道家:无为而治,清净修真

佛家:清白修心,明心见性

修心便是修去累年乃至累世积累在我们身心中的这些“妄心污垢”。

这也是个修行的过程。

而我们细细体会,这些东西,在我们生活中,是随影而见,生活中每一件小事上,都可能是我们面临选择,也就是选择跟着“本我”or跟着这些“自我”走,当纠结时候、烦恼现前之时,就是选择之时。

生活在于选择,根源在内心之中,是一次次朝心外走还是朝心内走,是吗?

再细细体会,这些“自我”根源于我们的“贪爱”——贪婪和热爱,使我们处处维护,不选舍弃,或许贪爱于物质上,或许贪爱于情感体验上。

但活着的这些,终究不是真正的自己,自己只是被活着,乞求在“自我”向外攀缘的过程中,换来种种美好的体验。

在无明之中的我们,能否觉察“种种美好的体验”——如海浪泛起的泡沫,随缘生、随缘灭,而那个如如不动的大海,是我们的迷失。

“极乐世界”,往往是我们自己放下,真正的美好,也永远沉睡在我们的内心里,

只因我们的心习惯了向外攀缘。

供您参考——广东河源邓明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