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道德经 |
道德经第四章:和光同尘
【原文作者:老子,直译作者:一位六旬老者,个人简介:广东河源邓明子,普通人,标题为个人强加,愿您能静心、虔诚读之...】
第 四 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直 译 :
道冲,(大道的体性空虚,)
而用之或不盈。(怎么去使用都不会令它盈满。)
渊兮,(幽深遥远啊!)
似万物之宗。(它就好似万物的宗主。)
挫其锐,(能挫败锋芒锐气,)
解其纷,(能化解烦恼纷扰,)
和其光,(能融和生命的性光,)
同其尘,(能与万物同尘共垢,)
湛兮,(清净明澈啊!)
似或存。(似无而又实存。)
吾不知谁之子,(我不知道它是由谁所生,)
象帝之先。(它存在于现象界的主宰之先。)
本章总结
这一章,老子对道进行了一个初步介绍。道,是广大无边的空虚状态,看似没有,实际存在。
道有无尽的妙用,它既是天地的缔造者,也是万物的统领者。老子用不盈满来暗示道不增不减的特性──用之而不减,搁置而不增。道的动力永远不会衰竭,它就像天地日月可以始终不停息的运转。道所生出的现象不会形成淤积、造成堵塞,同时又永远不会断绝,这就是道的一大神秘之处。
随之,老子又对道的巨大能力作了进一步阐述。一个看似不存在的东西,却能挫败一切锋芒和锐利,又能化解所有烦扰和纷争,还能与一切生命的灵光融为一体,并且与世间万物同尘共荣。这又是老子对行道之法的一种诠释,也是对行道之人的一种教谏。
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道都不会被污染,永远清净明澈。这就说明,平常我们所见到的污垢,其实并非污垢,那都是人为分别执著之后的心理郁结。因此,人应该时刻保持心念的纯净。
老子从不知由谁而生,来证实道不是被生之物。既然不是被生,就说明道体以外,再无它物。反而言之,宇宙万物,都在道内。除了道是天地世间的唯一宗主,还有什么比道更尊贵呢,又还有什么比行道更值得人们去重视呢?
道高于一切,所有现象以及它们的主宰者,都是道的子孙,都应该去崇尚大道,明确道理,奉行道法。归附宗主,就是回归道的本源,就是充分觉悟自心。
【日常分享谢安朔明师佛法、《道德经》直译及私人一个“财富自由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