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午饭后在日坛公园散步,走到一处山坡绿草丛处,突然高草丛里窜出来一条黄色的细长条的黄鼠狼。看到我更是慌不择路,连滚带爬的钻进草丛里跑掉了。大白天看到黄鼠狼还是第一次,还是在公园的步道边上。之前在傍晚的胡同里,偶尔也会看到黄鼠狼,或遛墙跑或爬墙头,甚至攀越墙头上的电线。人类居住的越来越密集,黄鼠狼真难有藏身之处。不知道如今城里的黄鼠狼吃啥,栖息在哪里,又在哪里养育幼崽?
无论如何,黄鼠狼能够在人口密集的胡同里生存下来确实不易。它们昼伏夜出,尽量的远离人类,但又依赖人类。现在远离人类也难,夜里也会有人类活动,而且处处都是亮灯,早已经没有了昔日的黑夜时光。有灯光隐蔽起来就困难,安全也就难保证了。食物更难寻找了,曾经可以偷食的鸡没有了,过街的老鼠估计也被捕杀到了最低数量,最大的可能就是偷食垃圾筒里的残渣剩饭了。
小时候的乡下,黄鼠狼多栖息在村子外面有丰富食物的荒郊野地里,栖息窝经常建在石桥的砖石缝隙里。老鼠是黄鼠狼的主要食物,平衡着老鼠的生存数量,夜里还可以进村偷食民宅里的鸡。记得早晨起来,时常发现鸡窝里的鸡都被黄鼠狼咬死了。黄鼠狼专咬鸡的咽喉部位,一着毙命。当时家养的主要是下蛋的老母鸡,下的蛋是家里购买针头线脑的主要物物交换本钱。看到一夜之间被黄鼠狼”一锅端“,很是心痛。当时鸡舍的功能之一就是防止黄鼠狼偷食,尽量将金属或木质材料的护栏门制作结实。但黄鼠狼远比人类聪明,总会有出乎意料的妙招偷袭成功。这种与人之间的斗智斗勇,同样也是生物间的生态平衡。
黄鼠狼身长腿短,长跑的速度并不快。小时候在野外发现黄鼠狼,经常让随身的家养狗追捕。往往等快要追到的紧急时刻,黄鼠狼就会释放”奇臭无比“而且能够在周边空气中弥漫久远的屁,让狗退避三舍。臭屁是黄鼠狼生命危急时的杀手锏,经常让自己化险为夷。当然人是最聪明的,仍然会时常捕捉到小小的黄鼠狼。
黄鼠狼也是浑身是宝。其皮毛柔软,尤其是尾巴部分的长毛,是制作毛笔的最好材料。当然肉也可以食用,但有非常重的骚味。早年,无论乡下还是城镇,黄鼠狼都是自然界生态体系的重要一环,如今也成了濒危物种了。与黄鼠狼一样,其他吃老鼠的蛇也销声匿迹了,曾经以捉老鼠为己任的家猫也养尊处优了,懒得捉老鼠了。由此,没有了天敌的老鼠这些年自然就泛滥成灾了。
但黄鼠狼的生命力确实强,这些年非但没有灭迹,反而依然顽强的繁衍生息。最宝贵的是,依然保持着先天的警觉和野性,与人类保持着绝对的安全距离。相对公园里那些虽然无家可归却依然依赖游喂食的流浪猫,个个吃得大腹便便的样子,不食嗟来之食的黄鼠狼更让人敬佩。作为地球村不可缺少的重要成员,黄鼠狼也是与我们人类共生的好伙伴,如果共生的环境到了它们无法生存的地步,我们人类的生存同样面临威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