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区或公园里,会经常看到出没的野猫,浑身脏兮兮的,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野猫不怕人,而且有意无意的与人套近乎。没有无缘无故的近乎,野猫的目的性很强,明显就是讨要吃食。
看到这些自来熟的可怜兮兮的已经没有了尊严的野猫,无论形象上还是气质上,更像是饥饿的逃荒年代的乞丐。当然,与城市的人类居民而言,这些流浪的野猫毕竟是少数。即使那些热心的主动送食的爱猫人士,也远比流浪猫的数量多。有的热心人甚至还给流浪猫搭窝,放置盛装食物的器皿,可谓无微不至。由于供大于求,流浪猫跟前食物根本吃不完,猫咪们也都吃的大腹便便,一副养尊处优样子。太阳一出来,就躺在向阳背风面舒舒服服的嗮太阳。
猫的本性是非常爱干净的,不仅有随时浑身舔舐清洁的习惯,大小便更是要到犄角旮旯的僻静处解决,还要用挖坑土埋的办法保持公共场所的清洁。小时候乡下人养的家猫都是这个习惯,非常的爱干净,只要空闲就舔舐清洁全身,包括脚丫子的缝隙,浑身的毛发总是整洁而且泛着亮光,卫生习惯远比主人讲究。因为干净,家猫都是住在火炕上,与主人形影不离。因为绒毛暖和,小孩子们冬天甚至喜欢在被窝里抱着猫咪入睡,猫咪不成比例的呼噜声就像催眠曲。
乡下人除去夏天会到露天的池塘里洗澡,其他时间都是不洗澡的。人都不洗澡自然也不可能专门给家猫洗澡,猫也就没有让人帮着洗澡的依赖和习惯。爱美和清洁是生物的本能,其实动物们都有自我梳理和清洁的习惯,包括饲养的狗、猪和家禽等等。当然还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那时乡下家养的所有猫、狗、鸡鸭等,都是自由的,是与主人平等共存的,至少没有被强制关押和牵引的约束。
如今的宠物狗都是整天被关在家里,早晚出门放风时也必须被绳子拴起来,走路必须有绳索牵引着。如果离开主人,狗狗可不懂交通规则,外出将寸步难行。宠物猫的处境也差不多,只不过无法有绳索牵引,有一定自由。至于洗澡,都是由主人负责定期操作,或者直接去宠物店梳理清洁,花钱雇人呗。既然有人替代,久而久之,猫咪们自我梳理和清洁的本能就会退化。
如今的流浪野猫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野猫,基本上都是从家养的宠物猫变身过来的。有了家养的经历,也就有了养尊处优的习惯,即使变身成为流浪猫,同样还会有宠物猫的排场。就像鲁迅作品里的孔乙己,尽管已经流落成了街头乞丐,仍然记着茴香豆的“茴”字有多种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