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书画艺术网最新推荐】----陕西实力派书法家姜彦卓


姜彦卓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陕西省书法家协会理事、行书委员会主任
西北大学中国西部书画研究院副院长
陕西省慈善协会书画研究会副会长.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陕西省书法家协会理事、行书委员会主任
西北大学中国西部书画研究院副院长
陕西省慈善协会书画研究会副会长.
学书之道
贵在心悟
彦卓书法主攻米书,旁涉诸家。米芾与苏轼、黄庭坚、蔡襄并称“宋四家”,又因其书体潇散奔放、法度森严而独立一派。米芾集历代法书之大成,以前的技法汇总于此,以后的规范由此滥觞。学习米书,不仅在掌握各种书写技巧上可以执简驭繁,而且对以后的拓展可以有多方面的选择。彦卓学书取法米芾,可谓聪明之举。
彦卓酷爱米芾书法,虔诚而执着,如醉如癡。殊唯测其与所崇拜的偶像之间有着怎样的灵犀关照,竟然在学书的路径上也如此相似?他自弃商而涉足书道,便义无反顾地行走和陶醉在自己选择的风景里。米元章的《蜀素帖》、《苕溪诗》、《研山铭》等大小诸帖,他皆广为搜罗,爱不释手。反复临摩,以至焚膏继晷,穷年兀兀。几近痴迷而刻骨铭心,置诸壁间案头,朝夕相对;矜为枕上之物,须臾不弃。又沿着米芾的路径,上溯二王、颜柳、褚遂良,再沿流至王铎、徐渭、傅山等,如此反复,梳理辨析,欲竭力追摹米书风樯阵马、沉着痛快的气势和雄健高古、超迈入神的韵致;非咀出其精髓而不罢休。他博釆众长,转益多师,数进中国人民大学、中书协高研班,拜谒名师,聆其亲炙。所见既丰,目力辄高,用功既笃,书艺乃进。几经寒暑,彦卓便取得骄人的成绩:作品十数次入选国展及省级书法展赛,且屡获嘉奖;遂被吸纳为中国书协会员,陕西省书协发展委员会委员,西北大学中国西部书画研究院副院长。

(作品展示 002)
余观彦卓书作,气息高古,精神饱满,深得米书神韵,颇具自然流宕之美感。其用笔爽利劲健,潇洒自如;结体灵动飘逸,欹侧多变;笔法汪洋恣肆,又法度谨严;章法疏密有致,浑然天成。看得出,他是以米芾为宗法,追求一种自然而然的韵味和力量,一种挥洒豪放的气象和一种酣畅淋漓的表达方式。一位书法家,如此虔诚地投身书道,且努力追求高起点、高境界,着实难能可贵。
彦卓的成功经验,给人以颇多启示。兹略举一二,与同道共勉:其一,学书之道,首在用功。屈子《离骚》有云:“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书法一道,非朝夕之事。若朝学执管,暮夸其能,那是自欺欺人。右军使池水尽墨、秃笔成塚,始成正果。米元章之成就也俱从后天苦修得来,他每日临池,未曾或辍,大年初一,也不忘写字。史料记载:“一日不书,便觉思涩。想古人未尝半刻废书也。”姜彦卓临帖习字,每日上千字,坚持不懈,常为一个点画形态、结体变化,反复揣摩,甚至废寝忘食。他的成绩就是有说服力的例证。所望书道同仁,勿间临池之志,勿急图近功,勿以小成而自矜,当发愤苦修、勤勉力行;当持之以恒、孜孜追求。窃以为,若能如是,皆能有成也。
其二,学书之道,贵在心悟。林散之先生有两句诗:“书法由来智慧根,应从深处悟心源。”记得陈少默老也曾说:书法家要多写,要勤奋善思。最根本的一条还是要有悟性,叫聪明人用脑写字。前辈教诲,当置之座右,见诸于行。学古人法书,不能“徒见成功之美,不悟所致之由”(孙过庭《书谱》),若不知参悟、不能会通,只知下死功夫、笨功夫,断难穷于众术、极于所诣矣。彦卓习米书,形神兼备,庶可乱真,时人评其书,谓为善也,可见其善悟之功。习书之人,倘能勤奋,又善心悟,鲜有不登峰造极者矣。
恕我直言,当下之彦卓,仅为小成。然其正值盛年,相信他仍会砥砺前行,不断有佳作面世。余殷切期待,故乐而为之序。
丁酉仲秋于长安
(雷珍民: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文联副主席,陕西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

(作品展示 003)

(作品展示 004)

(作品展示 005)

(作品展示 006)

(作品展示 007)

(作品展示 008)

(作品展示 009)

(作品展示 010)

(作品展示 011)
(作品展示 016)

(作品展示 017)

(作品展示 018)

(作品展示 019)

(作品展示 020)

(作品展示 021)

(作品展示 022)

(作品展示 023)

(作品展示 024)

(作品展示 025)

(作品展示 026)

(作品展示 027)


(作品展示 017)

(作品展示 018)

(作品展示 019)

(作品展示 020)

(作品展示 021)

(作品展示 022)

(作品展示 023)

(作品展示 024)

(作品展示 025)

(作品展示 026)

(作品展示 027)

(作品展示 028)
(作品展示 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