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赫玛尼诺夫-永不褪色的俄罗斯忧郁

标签:
365文化音乐拉赫玛尼诺夫俄罗斯 |
分类: 音乐 |
国家大剧院9至11月有十几场古典音乐会,我选择了圣彼得堡爱乐乐团,拿到节目单才知道这是一场拉赫玛尼诺夫的专场,算我运气好,没有老柴的作品。爱乐乐团最是彰显专业的,他们是不会用舞剧音乐来演绎“醇萃古典”的。节目单上解释这四个字是“醇享古典,集萃而发”,那选择的曲目一定是最精醇、最纯粹的。
音乐会一上来就演奏了“拉3”,这是他的d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的简称。实际上他的拉2更好听,是我最喜欢的。女主播问“你见过没有星光的黑夜的大海吗?”拉2一开始就把我们带入了漆黑的大海,也有人把它理解为教堂灰暗沉重的钟声,而不是像老柴那样把我们带入寥阔的俄罗斯原野和天鹅湖边。拉2是典型的俄罗斯忧郁,是拉赫玛尼诺夫的暗潮汹涌。
虽然希望能现场听拉2,可拉3的乐声一起立刻就被感动了,不是没有星光的大海,而是有着灰色云层的天空,水漾琴声就像在贺兰山下石滩上流过的那股溪流,灰色的、透明的,汩汩的。那个熟悉的主旋律就在这层次丰富的灰色中若隐若现,循环往复。太俄罗斯了!
http://s8/bmiddle/00657S21zy7oTTUpl4jf7&690俄罗斯忧郁到底具有多么深沉的感人的力量?眼中有泪,却又流不下来。这大概就是拉赫玛尼诺夫的“节制”在起作用吧?这种节制带给人的感觉真好,醇粹的古典大概就是这种节制的激情吧?
拉3好听,还在于节制后豁然开朗的舒展与放松,那节奏犹如云层突然洞开,有耶稣光射下来,迷蒙地照射着,仍脱不去灰色的光影。这种一张一弛,就是音乐中的戏剧性吧?作曲家特别要制造这种戏剧性,因为它与人的情感直接相关。没有了戏剧性,也就没有了矛盾冲突,也就没有了荡气回肠。大合后的大开鼓荡着人心。
感谢圣彼得堡爱乐,因为他们没有选择老柴,演奏的是经典俄罗斯而不是浪漫俄罗斯,老柴原来是够不上醇粹经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