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拉赫玛尼诺夫-永不褪色的俄罗斯忧郁

(2018-11-03 09:33:58)
标签:

365

文化

音乐

拉赫玛尼诺夫

俄罗斯

分类: 音乐

国家大剧院911月有十几场古典音乐会,我选择了圣彼得堡爱乐乐团,拿到节目单才知道这是一场拉赫玛尼诺夫的专场,算我运气好,没有老柴的作品。爱乐乐团最是彰显专业的,他们是不会用舞剧音乐来演绎“醇萃古典”的。节目单上解释这四个字是“醇享古典,集萃而发”,那选择的曲目一定是最精醇、最纯粹的。

   http://s2/bmiddle/00657S21zy7oTTW9yHD51&690

    对于俄系音乐大众的选择一定是老柴,老柴告诉我们俄罗斯芭蕾的浪漫美,拉赫玛尼诺夫向我们描述的则是永不褪色的俄罗斯忧郁,在这种忧郁中,节制是他音乐的关键词,也是俄罗斯忧郁的灵魂特点,因节制而深沉,那种节制与深沉,仿佛把我们带进俄罗斯风景画,泥泞的小路,小路尽头低矮的天空和云光,都是俄罗斯永不褪色的忧郁,所以我觉得拉赫玛尼诺夫更俄罗斯。

音乐会一上来就演奏了3”,这是他的d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的简称。实际上他的拉2更好听,是我最喜欢的。女主播问你见过没有星光的黑夜的大海吗?2一开始就把我们带入了漆黑的大海,也有人把它理解为教堂灰暗沉重的钟声,而不是像老柴那样把我们带入寥阔的俄罗斯原野和天鹅湖边。拉2是典型的俄罗斯忧郁,是拉赫玛尼诺夫的暗潮汹涌。

虽然希望能现场听拉2,可拉3的乐声一起立刻就被感动了,不是没有星光的大海,而是有着灰色云层的天空,水漾琴声就像在贺兰山下石滩上流过的那股溪流,灰色的、透明的,汩汩的。那个熟悉的主旋律就在这层次丰富的灰色中若隐若现,循环往复。太俄罗斯了!

http://s8/bmiddle/00657S21zy7oTTUpl4jf7&690

俄罗斯忧郁到底具有多么深沉的感人的力量?眼中有泪,却又流不下来。这大概就是拉赫玛尼诺夫的节制在起作用吧?这种节制带给人的感觉真好,醇粹的古典大概就是这种节制的激情吧?

3好听,还在于节制后豁然开朗的舒展与放松,那节奏犹如云层突然洞开,有耶稣光射下来,迷蒙地照射着,仍脱不去灰色的光影。这种一张一弛,就是音乐中的戏剧性吧?作曲家特别要制造这种戏剧性,因为它与人的情感直接相关。没有了戏剧性,也就没有了矛盾冲突,也就没有了荡气回肠。大合后的大开鼓荡着人心。

e小调第二交响曲是获得格林卡奖的作品。一开曲犹如伏尔加河纤夫般沉重,这是e小调的调性吗?怎么像A调的风格,深情中有着史诗般的厚重。门德尔松的e小调可不是这样的,太秀丽了没有那么厚;莫扎特也从来不这样,他太甜了。半音奏出的忧伤曲曲折折,这种心境大约只有俄罗斯音乐才有,太喜欢了。第一乐章广板——有节制的快板,太节制了。第二乐章谐谑曲终于舒展了,有一段像航拍下的大草原迅速闪过。后面又进入戏剧性,不知他在制造些什么矛盾?第三乐章柔板,我不管它是什么样的音,只是在心中念着:A调风,A调风……时至今日,我最喜欢的就是C调和A调。第四乐章活泼的快板,就连狮人老贝也能在快板中写出转圈般欢乐的旋律,可拉赫玛尼诺夫在这个乐章也要弄出些突如其来的冲突感。好在他喜欢在收紧后又放松,大开再次带给人豁然开朗的感觉。力度如此强劲的欢乐的快板,连英雄老贝也做不到。拉赫玛尼诺夫的e小调,史诗般的e小调,领教了!

感谢圣彼得堡爱乐,因为他们没有选择老柴,演奏的是经典俄罗斯而不是浪漫俄罗斯,老柴原来是够不上醇粹经典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