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的问题与对策

(2016-01-03 09:58:26)
标签:

教研

培训

2016.1

分类: 工作计划

多彩贝儿精诚幼儿园

  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的问题与对策                           一、首先,我们先来澄清关于主题教育活动方面的一些认识

(一)什么是主题教育活动?     

幼儿园的集体教育活动大体可以分成两类,

一类是领域教育活动,即突出活动的领域特点的教育活动,比如语言领域活动,艺术领域的教育活动等;

另一类就是主题教育活动。我认为,主题教育活动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目前还没有一个比较统一的说法,但同行们比较一致的认识是,主题教育活动是围绕主题确定内容、具有综合性的、一系列的教育活动的统称。  

(二)主题教育活动与领域教育活动的共性与不同  

   从共性上来看,它们都具有综合性、都是达成教育目标的有效手段;而且领域教育活动和主题活动一样也有教育主题,都可能涉及各个领域的教育内容和多种教育手段。     

不同点主要是:知识内容的单一和综合,时间的长与短,教育目标的大与小之间存在着差异,幼儿园的活动形式主要以综合为主,课程内容上没有严谨的纵向联系,所以更要加强其横向联系。因此我们主张在教学中用主题统领领域。

      综合主题活动是整合幼儿园各领域教育的重要形式,它与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的分领域活动同时存在。系列主题活动是非常适合大班孩子的学习方式,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大班的所有的活动都必须是系列主题活动,因为毕竟有的领域的教育目标,教育活动是无法纳入主题活动的。所以,根据教育目标,幼儿的发展需要,教师也应该选择其他形式的小组或集体活动,使班级中的各种活动相得益彰,优势互补,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二)那么为什么要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从幼儿认知学习特点来看,幼儿概括能力还很低,认识和理解事物常常是粗浅的、表面的。所以对幼儿实施的教育不能过于分化,引导幼儿认知的事物必须具有浅显易懂、整体性强的特点。

   主题教育能够有效调动多种教育元素并使之交互作用,从而多角度地与幼儿的已有经验建立联系。又因为它能够兼顾群体的需要和个体差异,使每个幼儿都

     能找到适宜的学习内容和方式,进而调动了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所以它对幼儿具有普遍的适应性。

      此外,随着《纲要》精神的贯彻落实,人们逐步认识到,幼儿教育应淡化知识教学,注重幼儿情绪、情感、态度、习惯的体验与养成。关于幼儿发展的评价也由关注幼儿学会了什么知识,转向看幼儿发展了什么能力,锻炼了什么技能,获得了什么情感,形成了什么态度。这一转变既是对幼儿特点的高度尊重,又是幼儿教育改革的重要导向。主题活动能够充分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并形成多种体验方式。这种复合式活动,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同时,强调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综合性,采用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教育方式,也能够有效克服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倾向。  

(四)当前在实施主题教育活动中也存在一些的普遍性问题 主要有五个方面:

 1、主题内容的选择比较盲目。

2、幼儿主体参与不足

3、主题分解不合理

 4、忽视活动中的生成

 5、家长参与方面的问题 

二、主题的确定

(一)确定主题的原则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应遵照并体现以下原则

     1、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        

   2、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

         3、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主题内容的确定也要遵循这些原则,考虑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纲要》的目标要求、儿童生活与社会生活的需要,以及我们幼儿园设备、

   师资情况等等。

      如果你觉得以上三条过于概括,不好把握,那么我们可以在选择、确定主题时问自己几个简单的问题:

     ——这个主题对幼儿来说有趣吗?

     ——主题是否来自幼儿生活?

     ——是否建立在幼儿知识经验的基础上?   

     ——能帮助幼儿更好的相互了解吗?

      ——能否给幼儿提供表演或表现的机会?

     ——能否鼓励幼儿寻找家庭生活、社区生活中的信息源?   

     ——能否推动跟家长的交流?   

     ——幼儿有主动探索的机会吗?

      ——家长中有没有可以请教的专家?

      ——幼儿有机会主动调查他们关心的问题吗?                   

  ——是否容易获得所需要的材料和设备?  

   总之,教师要根据阶段目标、幼儿的兴趣点、本园(本班)的资源条件等等多种因素来选择,不能盲目照搬。

(二)确定主题的方法                                                    1.主题可以来自于   儿童的生活

     例如:“我的家”“汽车”“下雪了”“小蚂蚁”等主题活动,都是来自于孩子的日常生活。教师能够抓住孩子们感兴趣的主题,师生共同进行主动的探索。

  2.来自于社会生活。

 

                             

“幼儿园主题方案设计”相关参考资料 

主编,《幼儿园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 206页至第219   

 单元主题活动强调:幼儿生活中的世界是以具体的“自然事物”为本位的,而不是以抽象出来的“学科知识”为本位的。幼儿所接触的事物通常自然地包含着多个学科领域,他们需要的是对事物有一个较为整体、较为全面、教委生活化的认识,而不是虽然精神、但却相互割裂的认识。

  一、主题的选择与开发

(一) 选择主题的出发点  

  1.从课程目标出发 

 2.从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出发

 3.从现有的内容或材料出发  

(二)选择主题的依据 

1.这个主题幼儿会喜欢吗?符合他们的兴趣和需要吗? 

 2.它涵盖着什么样的教育价值?它可能有助于达成哪些教育目标? 

 3.它能够涵盖哪些教育内容?可能引起哪些方面的学习?可以提供给幼儿什么样的学习经验? 

4.它的可行性如何?主题所需的材料容易获得吗?是否容易转化成让幼儿直接参与的具体活动?

5.它与其他各单元之间的关系如何?有无有关的经验进行衔接与连贯? 

 (三)常见主题的开发与选择 

      一般来说是和幼儿的主题往往是从幼儿自身(生理、心理发展)、幼儿的生活环境(社会与自然环境)中发掘的。从幼儿这个中心出发,逐渐向外扩展。

    1.幼儿自身  可以围绕幼儿自身进行探讨的内容及开发的主题有:  生理方面:身体的特征与功能;身体的发展与变化;身体的健康与安全保护等。与之相应的主题如:“我的器官用处大”、“我在长大”、“我生病了”、“我是自己的保护神”、“小小营养师”、“小小运动员”等。  心理方面: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情绪等。也可以和其他小朋友做些友好的比较。

 

 相应的可产生的主题有:“我的本领”、“我高兴、我不高兴”、“我的宠物”、“我、你、他”等。

  2.幼儿的社会环境  幼儿的社会环境中可探讨的主要是幼儿的各种人际关系。  有关的主题可以有:“我的家”、“快乐的幼儿园”、“家乡小游”、“过年了”、“我是中国人”、“汤姆的家乡”、“中国字与外国字”、“我们一样,我们不一样”等。  另外,有关衣食住行方面的内容,也可以包括如“城市立交桥”、“我们怎样联系”、“别让垃圾弄脏公园”等。  

3.幼儿的自然环境  从幼儿的自然环境中可以探讨的内容也很丰富:动植物;水、沙、石;自然现象;季节变化;科学技术与人们的生活等。  

 二、单元主题活动的设计

(一)设计的流程 

1.列出单元名称、选择这一单元的理由和大体需要的时间(有助于帮助我们思考这一主题的选择是否非常必要、非常适合)  

2.确定单元活动总目标(将教育价值转写成活动目标。特别注意目标的全面性)

3.拟定单元活动纲要(考虑组成单元的系列活动具体有哪些,内容是什么,设计哪些教育领域,每个活动可能有助于达到哪些单元总目标。如果总目标中的某些条目没有对应的活动,就必须考虑增加相应的内容)

  4.逐一设计每个活动(活动的名称、目标、准备、内容、方法、过程等) 

5.检核或评价方案(如下图)

单元名称                   

项目 内容  

  主题的选择 

1.是否符合幼儿的兴趣与需要 

 2.是否包含多方面的教育价值  

3.是否涉及各个学习领域  

4.是否具有可行性  

   

1.单元目标是否符合幼儿教育的目的和课程总目标  

   

2.目标时否符合幼儿的发展水平

        

 3.目标是否包含认知、情感态度、动作技能            三大教育目标领域  

4.单元目标与具体活动的目标是否吻合  

1.内容与目标之间是否对应 

2.内容是否符合幼儿的发展程度(难易度)

3.内容是否符合幼儿的兴趣与需求   

4.内容是否包含主要课程领域

5.内容是否动静态的活动均顾及 

6.内容是否注意到季节性与地方性  

7.内容是否注意到文化的传承与介绍  

8.内容是否潜在地含有歧视性倾向(性别、文化、阶层、种族等)   

  

1.采用的教学法是否能充分反映内容的特质   

2.教学方法是否符合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  

3.活动流程的转换是否合宜 

4.教具或资源的使用是否合宜   

5.对活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是否有所准备        

三、设计实例  单元主题活动:“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