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贝儿精诚幼儿园
  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的问题与对策                          
一、首先,我们先来澄清关于主题教育活动方面的一些认识
(一)什么是主题教育活动?     
幼儿园的集体教育活动大体可以分成两类,
一类是领域教育活动,即突出活动的领域特点的教育活动,比如语言领域活动,艺术领域的教育活动等;
另一类就是主题教育活动。我认为,主题教育活动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目前还没有一个比较统一的说法,但同行们比较一致的认识是,主题教育活动是围绕主题确定内容、具有综合性的、一系列的教育活动的统称。  
(二)主题教育活动与领域教育活动的共性与不同  
  
从共性上来看,它们都具有综合性、都是达成教育目标的有效手段;而且领域教育活动和主题活动一样也有教育主题,都可能涉及各个领域的教育内容和多种教育手段。     
不同点主要是:知识内容的单一和综合,时间的长与短,教育目标的大与小之间存在着差异,幼儿园的活动形式主要以综合为主,课程内容上没有严谨的纵向联系,所以更要加强其横向联系。因此我们主张在教学中用主题统领领域。
     
综合主题活动是整合幼儿园各领域教育的重要形式,它与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的分领域活动同时存在。系列主题活动是非常适合大班孩子的学习方式,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大班的所有的活动都必须是系列主题活动,因为毕竟有的领域的教育目标,教育活动是无法纳入主题活动的。所以,根据教育目标,幼儿的发展需要,教师也应该选择其他形式的小组或集体活动,使班级中的各种活动相得益彰,优势互补,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二)那么为什么要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从幼儿认知学习特点来看,幼儿概括能力还很低,认识和理解事物常常是粗浅的、表面的。所以对幼儿实施的教育不能过于分化,引导幼儿认知的事物必须具有浅显易懂、整体性强的特点。
  
主题教育能够有效调动多种教育元素并使之交互作用,从而多角度地与幼儿的已有经验建立联系。又因为它能够兼顾群体的需要和个体差异,使每个幼儿都
   
 能找到适宜的学习内容和方式,进而调动了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所以它对幼儿具有普遍的适应性。
     
此外,随着《纲要》精神的贯彻落实,人们逐步认识到,幼儿教育应淡化知识教学,注重幼儿情绪、情感、态度、习惯的体验与养成。关于幼儿发展的评价也由关注幼儿学会了什么知识,转向看幼儿发展了什么能力,锻炼了什么技能,获得了什么情感,形成了什么态度。这一转变既是对幼儿特点的高度尊重,又是幼儿教育改革的重要导向。主题活动能够充分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并形成多种体验方式。这种复合式活动,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同时,强调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综合性,采用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教育方式,也能够有效克服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倾向。  
(四)当前在实施主题教育活动中也存在一些的普遍性问题 
主要有五个方面:
 1、主题内容的选择比较盲目。
2、幼儿主体参与不足
3、主题分解不合理
 4、忽视活动中的生成
 5、家长参与方面的问题 
二、主题的确定
(一)确定主题的原则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应遵照并体现以下原则
    
1、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        
 
 2、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
        
3、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主题内容的确定也要遵循这些原则,考虑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纲要》的目标要求、儿童生活与社会生活的需要,以及我们幼儿园设备、
  
3  
师资情况等等。
     
如果你觉得以上三条过于概括,不好把握,那么我们可以在选择、确定主题时问自己几个简单的问题:
    
——这个主题对幼儿来说有趣吗?
    
——主题是否来自幼儿生活?
     ——是否建立在幼儿知识经验的基础上?   
 
   ——能帮助幼儿更好的相互了解吗?
    
 ——能否给幼儿提供表演或表现的机会?
     ——能否鼓励幼儿寻找家庭生活、社区生活中的信息源?   
 
   ——能否推动跟家长的交流?   
 
   ——幼儿有主动探索的机会吗?
 
    
——家长中有没有可以请教的专家?
     
——幼儿有机会主动调查他们关心的问题吗?   
     
     
   
  ——是否容易获得所需要的材料和设备?  
  
总之,教师要根据阶段目标、幼儿的兴趣点、本园(本班)的资源条件等等多种因素来选择,不能盲目照搬。
(二)确定主题的方法 
     
     
     
     
     
     
     
     
  1.主题可以来自于   儿童的生活
    
例如:“我的家”“汽车”“下雪了”“小蚂蚁”等主题活动,都是来自于孩子的日常生活。教师能够抓住孩子们感兴趣的主题,师生共同进行主动的探索。
 
2.来自于社会生活。
 
                             
“幼儿园主题方案设计”相关参考资料 
主编,《幼儿园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版
第206页至第219页   
 单元主题活动强调:幼儿生活中的世界是以具体的“自然事物”为本位的,而不是以抽象出来的“学科知识”为本位的。幼儿所接触的事物通常自然地包含着多个学科领域,他们需要的是对事物有一个较为整体、较为全面、教委生活化的认识,而不是虽然精神、但却相互割裂的认识。
 
一、主题的选择与开发
(一) 
选择主题的出发点  
 
1.从课程目标出发 
 2.从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出发
 3.从现有的内容或材料出发  
(二)选择主题的依据 
1.这个主题幼儿会喜欢吗?符合他们的兴趣和需要吗? 
 2.它涵盖着什么样的教育价值?它可能有助于达成哪些教育目标? 
 3.它能够涵盖哪些教育内容?可能引起哪些方面的学习?可以提供给幼儿什么样的学习经验? 
4.它的可行性如何?主题所需的材料容易获得吗?是否容易转化成让幼儿直接参与的具体活动?
5.它与其他各单元之间的关系如何?有无有关的经验进行衔接与连贯? 
 (三)常见主题的开发与选择 
     
一般来说是和幼儿的主题往往是从幼儿自身(生理、心理发展)、幼儿的生活环境(社会与自然环境)中发掘的。从幼儿这个中心出发,逐渐向外扩展。
   
1.幼儿自身 
可以围绕幼儿自身进行探讨的内容及开发的主题有:  
生理方面:身体的特征与功能;身体的发展与变化;身体的健康与安全保护等。与之相应的主题如:“我的器官用处大”、“我在长大”、“我生病了”、“我是自己的保护神”、“小小营养师”、“小小运动员”等。 
心理方面: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情绪等。也可以和其他小朋友做些友好的比较。
 
 相应的可产生的主题有:“我的本领”、“我高兴、我不高兴”、“我的宠物”、“我、你、他”等。
 
2.幼儿的社会环境  
幼儿的社会环境中可探讨的主要是幼儿的各种人际关系。  
有关的主题可以有:“我的家”、“快乐的幼儿园”、“家乡小游”、“过年了”、“我是中国人”、“汤姆的家乡”、“中国字与外国字”、“我们一样,我们不一样”等。 
另外,有关衣食住行方面的内容,也可以包括如“城市立交桥”、“我们怎样联系”、“别让垃圾弄脏公园”等。  
3.幼儿的自然环境  
从幼儿的自然环境中可以探讨的内容也很丰富:动植物;水、沙、石;自然现象;季节变化;科学技术与人们的生活等。  
 二、单元主题活动的设计
(一)设计的流程 
1.列出单元名称、选择这一单元的理由和大体需要的时间(有助于帮助我们思考这一主题的选择是否非常必要、非常适合)  
2.确定单元活动总目标(将教育价值转写成活动目标。特别注意目标的全面性)
3.拟定单元活动纲要(考虑组成单元的系列活动具体有哪些,内容是什么,设计哪些教育领域,每个活动可能有助于达到哪些单元总目标。如果总目标中的某些条目没有对应的活动,就必须考虑增加相应的内容)
 
4.逐一设计每个活动(活动的名称、目标、准备、内容、方法、过程等) 
5.检核或评价方案(如下图)
单元名称                   
班 
项目 
内容  
是 
否 
主题的选择 
1.是否符合幼儿的兴趣与需要 
 2.是否包含多方面的教育价值  
3.是否涉及各个学习领域  
4.是否具有可行性  
 目标  
1.单元目标是否符合幼儿教育的目的和课程总目标  
   
2.目标时否符合幼儿的发展水平
   
    
 3.目标是否包含认知、情感态度、动作技能
     
   
 三大教育目标领域  
4.单元目标与具体活动的目标是否吻合  
1.内容与目标之间是否对应 
2.内容是否符合幼儿的发展程度(难易度)
3.内容是否符合幼儿的兴趣与需求   
4.内容是否包含主要课程领域
5.内容是否动静态的活动均顾及 
6.内容是否注意到季节性与地方性  
7.内容是否注意到文化的传承与介绍  
8.内容是否潜在地含有歧视性倾向(性别、文化、阶层、种族等)   
 方法 
1.采用的教学法是否能充分反映内容的特质   
2.教学方法是否符合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  
3.活动流程的转换是否合宜 
4.教具或资源的使用是否合宜   
5.对活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是否有所准备        
三、设计实例  
单元主题活动:“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