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自然角的指导与策略
学习资料
一、绪论《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要充分利用周围环境的有利条件,以积极运用感官为原则,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和条件。"目前,就本园大班自然角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导致没有真正发挥自然角的教育价值。 问题一:自然角中位置的摆放不够科学。 由于本园多个班级存于内置教室,教师外面没有阳台,自然角中的植物不能很好接触到阳光与雨露的滋润,存活的时间不够长。 问题二:自然角中物品投放不够合理。 (一)教师投放的物品与幼儿阶段目标不相吻合,教育目标没有针对性。 (二)种植的物品与季节性不相符合,存活率不高。 (三)种植物不易生长,幼儿不易观察。 问题三:自然角缺少延续性。 (一)自然角的维护没有计划性,自然角的创设有头无尾。 (二)幼儿的跟踪观察没有延续性,无法实现教育功能。 问题四:自然角存在安全隐患。 (一)自然角中物品的摆放存在安全隐患。 (二)自然角中的种植物不利于幼儿学习。
二、本论:
(一)积极关注、激趣导入--有效探索的启动策略。
(二)组织教师学习,明确自然角的教育价值所在。
1、培养幼儿热爱劳动的习惯。
2、培养幼儿的责任感。
3、了解大自然,走进科学的重要窗口。
(三)协助教师合理地分配班级自然角的场地。
1、要充分考虑每个班级自然间的空间大小。
2、要懂得充分利于园内每个角落创设自然角。
(四)指导教师要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季节变化选择不同的内容创设自然角。
1、结合大班年龄阶段目标,选择合适的内容。
2、自然角的创设要根据季节变化,选择不同的养殖内容。
(五) 教师要时刻关注幼儿生活中的疑惑点,指点迷津,激趣导入。
(六)教师要制定合理的计划,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幼儿维护自然角。
1、教师在制定计划前可以与幼儿商量商讨自然角的管理规则。
2、教师要有目的地指导幼儿参与并进行管理。
3、计划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有跟踪、有指导、有反馈。
(七)教师要充分考虑自然角植物投放的安全性。
1、植物的摆放要考虑到安全性。
2、植物容器的使用要安全、可靠。
三、结论自然角是将自然环境直接带入幼儿学习活动中的有效手段,教师要充分利用、切实指导幼儿学习,真正发挥自然角的教育功能,促进幼儿成长。
(一)、自然角存在的问题分析: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要充分利用周围环境的有利条件,以积极运用感官为原则,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和条件。"目前,就本园大班自然角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导致没有真正发挥自然角的教育价值。 问题一:自然角中位置的摆放不够科学。 由于本园多个班级存于内置教室,教师外面没有阳台,自然角中的植物不能很好接触到阳光与雨露的滋润,存活的时间不够长。 问题二:自然角中物品投放不够合理。 (一)教师投放的物品与幼儿阶段目标不相吻合,教育目标没有针对性。 (二)种植的物品与季节性不相符合,存活率不高。 (三)种植物不易生长,幼儿不易观察。 问题三:自然角缺少延续性。 (一)自然角的维护没有计划性,自然角的创设有头无尾。 (二)幼儿的跟踪观察没有延续性,无法实现教育功能。 问题四:自然角存在安全隐患。 (一)自然角中物品的摆放存在安全隐患。 (二)自然角中的种植物不利于幼儿学习。
(二)、自然角指导具体对策:
在幼儿园环境中应如何合理而有效地创设自然角环境,发挥自然角的教育功能;如何利用自然角环境设置,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的兴趣呢?这一直是我们一线老师的困惑,每学期都创设自然角,却没有发挥太大的教育功能。因此我对幼儿园大班自然角的指导提出几点对策:
(1)积极关注、激趣导入--有效探索的启动策略。
陶行知 "生活教育"理论①认为,生活是一部活的教科书。当年他创办的晓庄师范就是"以宇宙为教室,奉自然作宗师","和马牛羊鸡犬豕做朋友,对稻粱菽麦黍稷下功夫"成了重要生活课程。皮亚杰的认知结构理论②认为,幼儿认识和智力结构的起源是物质的活动,他们必须通过实际操作感知或者依靠表象认识事物,因此幼儿的科学活动也必须是在与周围事物的互动中完成的,教师必须积极关注幼儿真实的生活世界和日渐丰富的经验世界,以积极关注生活作为基点,把其中富有"科学探索元素"的内容相机纳入班级自然角,引导幼儿亲自动手操作,不断仔细观察,积极展开科学探索活动,验证已有科学知识,或者获取新发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尤其如此。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有调查和探索的本能,探索是儿童的本能冲动,好奇、好问、好探索是儿童与生俱来的特点。"他们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有着强烈的探究欲望。苏霍姆林斯基③也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不过幼儿的探索欲望常常是稍纵即逝的,如不及时捕捉,那么就如过眼云烟,了无痕迹。所以利用班级自然角引导幼儿进行有效探索的启动策略是积极关注幼儿的生活,及时激趣导入。
(2)组织教师学习,明确自然角的教育价值所在。
为了提高教师创设自然角的目的性,首先要提高教师对自然角教育功能的认识,充分引起教师对自然角的重视。自然角有以下几个重要功能:
1、培养幼儿热爱劳动的习惯。幼儿通过给植物浇水、给小动物换水,清理死角,让参与的孩子能直接感受到自己的劳动过程,体验劳动的关荣和乐趣。
2、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在自然角,幼儿在小组轮流照顾中树立主人翁德意识和责任感。
3、了解大自然,走进科学的重要窗口。幼儿在不断地观察种植物的成长过程中,了解动植物的成长,亲近大自然。
(3)协助教师合理地分配班级自然角的场地。
在幼儿园中由于场地有限,各班级的自然角场地划分不够合理。教研组要从整个幼儿园统筹安排各班级的场地,宜选择有接收阳关雨露滋润,利于植物成长的场地。
1、要充分考虑每个班级自然间的空间大小。教师在创设自然教是要选择场地宽敞,能容纳小组幼儿观察。
2、要懂得充分利于园内每个角落创设自然角。要合理利于每个窗台、栏杆、墙脚边,以及操场旁边的空地等。
(4)指导教师要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季节变化选择不同的内容创设自然角。
1、结合大班年龄阶段目标,选择合适的内容。
大班幼儿有一定的探索对比能力,教师要根据现阶段的以实验比较性的动植物为主要内容。如:种植的对象放在不同的容器里,幼儿观察其不同的成长变化过程,并指导幼儿做观察记录。
2、自然角的创设要根据季节变化,选择不同的养殖内容。
自然角应该是幼儿了解自然知识的一个窗口,教师在创设自然角时要根据季节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养殖内容,教师根据不同的养殖内容拟定不同的教育目标。并且提供的养殖内容要易于养殖,养殖周期不宜过长,易于幼儿观察和了解动植物成长变化的过程。
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好季节,这个时候可以结合主题、领域中的学习内容,种植适宜在春天里成长的植物,如:豌豆、常豆、苋菜等。春天里动物生长最明显的是青蛙和蚕。幼儿可以从养殖蝌蚪中观察发现小蝌蚪逐渐变成小青蛙的过程。可以从养殖蚕宝宝中了解蚕宝宝蜕皮逐渐长大的过程。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这个季节中教师可以提供各种成熟的瓜果让幼儿欣赏,从中体现收获的喜悦。总之,自然角的环境变换要结合科学教育的计划、季节变化及幼儿的观察兴趣而及时更换,激发幼儿对自然的热爱,对周围世界的关注及探索兴趣,让幼儿亲近自然、喜爱动植物、喜欢观察、发现周围环境中有趣的事物。
(5)教师要时刻关注幼儿生活中的疑惑点,指点迷津,激趣导入。
爱因斯坦④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国外的教师和家长非常重视培养幼儿的问题意识,常常为幼儿的好问而欣喜。我们重视培养幼儿的问题意识,经常给孩子讲述《茶壶的盖子为什么会动--瓦特和蒸汽机的故事》,鼓励幼儿做个好问的孩子。"处处留心皆学问",鼓励孩子对日常司空见惯的现象提出疑问,抓住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积极思考。善于为孩子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孩子亲自动手积极动脑,"小眼睛大发现"。
(6)教师要制定合理的计划,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幼儿维护自然角。
自然角中的物品都是有生命的,都在不断地生长变化中。植物的生长需要空气、水、阳光,需要师幼的共同维护才能得以健康成长。
1、教师在制定计划前可以与幼儿商量商讨自然角的管理规则。比如:什么时间管理、谁来管理、怎么管理等。商讨结束后教师要拟定一个方案,使幼儿明白自然角管理的流程,也使老师心中明确自然角的管理计划。
2、教师要有目的地指导幼儿参与并进行管理。如:教师安排每日值日生、幼儿分享观察记录、教师利用散步、自由活动时间引导观察动植物的变化、随机教育等。
3、计划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有跟踪、有指导、有反馈。教师要按计划有条不紊地引导幼儿观察、维护,并做好观察记录,充分感知自然角中万物的生长变化。
(7)教师要充分考虑自然角植物投放的安全性。
自然角的植物是幼儿每天都要观察的,安全性至关重要,要从以下几点考虑安全性。
1、植物的摆放要考虑到安全性。自然角中不能出现仙人掌、仙人球之类的物品,物品容易弄伤幼儿的小手,且这种植物的教育价值比较单一,不利于大班幼儿观察和探索。
2、植物容器的使用要安全、可靠。幼儿园中植物要使用不易破、不易碎的容器养殖,以免被幼儿弄倒、弄破。教师要营造安全、美观、有趣的自然角供幼儿学习、观察。
总之,自然角是将自然环境直接带入幼儿学习活动中的有效手段,教师要充分利用、切实指导幼儿学习,真正发挥自然角的教育功能,促进幼儿成长。
“幼儿园自然角管理方法”的现状调查与思考
一、和幼儿的商讨
我带的是大班,回到班上,我就把“谁来管理自然角?”这个问题抛给了小朋友,小朋友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
丹丹说:“请能干的小朋友来管理。”
小庆说:“老师来管理吧。”
欣欣说:“叫孔阿姨(保育员)来管理。”
源源说:“我想管,可是老师没请我。”
安安说:“请两个小朋友来管理,一个管动物,一个管植物。”
经过讨论以后,大家一致认为安安的办法最好,那么,请哪两个小朋友来管呢?新的问题又产生了,接下来又议论道:
小雨说:“一直由两个能干的小朋友来管理。”
宗盛说:“谁来得早谁管。”
扬扬说:“大家都来管。”
贝宁说:“每天换不同的人来管。”
在我的引导下大家一致商定出每周换两个人轮流管理的方法。接着我又提出一个问题:“我们应该怎样来管理这个自然角?让这个自然角里的动物、植物都不会死,并且看上去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的呢?
伟伟说:“田螺要经常换水,植物要按时浇水。”
豪豪说:“蚕要吃新鲜的桑叶,枯了的桑叶要扔掉。”
贝贝说:“蝌蚪长出了四条腿就快变成青蛙了,应该给它换一个大一点的盆。”
宁宁说:“我妈妈说芦荟不能浇太多水,浇多了反而会烂根。”
尧尧说:“把植物和植物放一起,动物和动物放一起,看上去就整齐了。”
没想到大班的孩子已经具备了一些养殖的知识,让我暗自佩服,我肯定了大家的说法,并鼓励大家照自己说的去做。最后,我又问大家:“五一长假快到了,这7天怎么办?”
牛牛大声地说:“让小朋友带回家。”
这真是一个好主意,立刻得到大家的拥护。我又进一步提出要求,带回家的小朋友一定要爱护好这些动、植物,7天回来比一比谁的动、植物养得最好。小朋友立刻兴奋起来,都争着说:“让我带、让我带。”
二、和教师的商讨
在教研组会议上,我向老师们汇报了我班幼儿讨论出来的管理方法,基本上得到了大家的认同,同时,老师们也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韩老师说:“我认为孩子是完全可以参与到自然角的管理中去的,但是在管理的过程中,始终离不开老师的指导。只是在小、中、大班,老师的指导会有所区别,在小班,老师的指导肯定会多一些,明朗一些;到了大班,老师的指导可以隐性一些,以暗示为主,老师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水平把握这个度。”
周老师说:“为了增加孩子的兴趣,我制作了一个自然角值日生的牌子供孩子佩戴,也增加了孩子的责任意识。”
李老师说:“可以增加一些奖励机制,比如为自然角增添物品的孩子就评为爱心之星,关心动、植物的就评为环保之星,整理自然角的就评为清洁之星。”
陈老师说:“想要孩子主动关注自然角,我认为孩子一定要亲自参与自然角的组建,比如说孩子可以亲手种植大蒜、洋花萝卜,亲手播种种子,亲自到水塘边来捉蜗牛,这样会更有兴趣一些。”
唐老师说:“可以设计一些观察记录表,让孩子随时记录下自己的发现和生物的变化过程,这样可以帮助孩子记忆和理解,也增加一些任务意识。”
听了老师们的一席话,我顿时如拨云见日,对此课题的顺利实施充满了信心。
三、得出的结论
综合孩子与老师的研讨结果,我在班上进行了一些实践,具体做法如下:每周请两名幼儿管理,一人管动物,一人管植物。经常请孩子当众说说自己是如何管理的。每周评一次自然角“某某之星”。管理者佩戴标志。管理者监督不让其他人搞破坏。“让幼儿亲手播种”作为一次活动在课堂上完成。悬挂记录表让幼儿在晨间记录。教师密切关注孩子的做法,遇到问题及时与孩子商量解决。指导幼儿在自然角有针对性地做一些实验,培养孩子观察的持久性。教师搜集一些简单的养殖知识指导孩子管理。五一期间让孩子把动、植物领回家,假期过后对完成任务的孩子进行表扬。
以上的几点做法被推广到各个班,每个班的老师再根据自己班的实际特点进行调整。目前,我园11个班级的自然角管理逐渐完善,基本实现了幼儿轮流参与照管的轻松有序的管理模式。
幼儿园自然角观察记录
观察幼儿:全体幼儿
观察时间:2015年4月23日
观察内容:春天来了,老师让小朋友从家里带来了各种植物。既美化环境,又有利于孩子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这不,自然角里摆满了大大小小的花盆。但是我发现真正关注的孩子却很少,几天过去了,只有一两个孩子想起为自己的植物浇水。如此下去,拿植物的最初意图就没有了,花盆真就成了摆设。就此,我正式对孩子们提出了观察与记录的要求。
http://s14/mw690/00656dAuzy6SMbFIEMd1d&690
分析和反思:
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怎样做,如何带领幼儿亲近自然,善于观察与发现,激起他们的好奇心呢?我想起一句话: “一个成熟的自然观察者不仅应该具有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分类和辨别的能力,而且还应该在对大自然的探索中感到轻松愉快,同时还能拥有照料、饲养各种生物体的天赋。”在幼儿园的自然角活动中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关注自然界的变化,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也是我们创设自然角的主要目标。教师在组织幼儿园的自然角活动中,要注意保护幼儿的爱心,尊重幼儿的情感,善待幼儿的发现。引导并支持他们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幼儿对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可能会影响幼儿的一生,使幼儿终生投入到对大自然奥秘的探索中去,也可能使幼儿一辈子具有环保意识,更可能会使幼儿终生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