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书介绍十三 《数学营养菜》

(2017-03-13 10:25:41)
标签:

育儿

新书介绍十三 《数学营养菜》

   

    《数学营养菜》是趣味数学专辑·典藏版系列图书之三。这本书的作者谈祥柏是我国著名科普作家,从事数学科普工作半个多世纪。他与张景中院士、李毓佩教授一起,有“中国数学科普三驾马车”之称。谈教授具有扎实的古文功底与渊博的文史知识,并通晓英、日、德、法及拉丁文等多种语言,因此他写的“趣味数学”题材广泛,妙趣横生,并且与智力训练巧妙结合,深受少年儿童读者的喜爱。谈祥柏教授还将许多国外的优秀数学科普作品翻译给中国读者,其中包括世界著名数学科普大师马丁·加德纳的作品。

《数学营养菜》这本书有原来这样简单、他该住在哪里、小蜜蜂爬蜂房等51个故事。

谈老师在开篇是这样写的: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只要你愿意做一个辛勤的赶海者,你就会发现,脚下点缀着许多美丽的数学贝壳。来,让我们一起赶海去吧!

接下来就从原来这样简单说起吧。

故事一  原来这样简单

有些看起来很难的问题,其实简单得出人意料。

航海家哥伦布,在发现美洲新大陆之后的一次庆功宴上,听到有人说:“这有什么难的?叫几个孩子坐了船去,也办得到。”哥伦布当场从桌上拿起一只鸡蛋问:“谁能把他立起来?”个人门面面相觑。哥伦布八蛋往桌子上轻轻一敲,蛋壳破了,可鸡蛋,也立起来了!

这个故事,很多人知道。是啊,把鸡蛋敲破,蛋当然能立起来,这个道理3岁小孩都明白。可是,又有几个人能想到这一点呢?

再看这个问题:一根绳子从上面挂下来,下边拴了一个茶杯。要把绳子剪断,又不许茶杯掉下来,你能办到吗?

其实很简单:先打一个带环的结,在把结旁边的环剪断,杯子当然不会掉下来。数学上也有类似的情形:看似复杂,但如果你能转换思维,换个角度思考问题,你会发现,要解决它其实很简单!

有甲、乙两只杯子。甲杯中有10毫升水,乙杯中有20毫升酒。从甲杯里用滴管取出1毫升水,放入乙杯中,充分搅拌后,再取出1毫升混合液放回甲杯中。问这时甲杯中的酒和乙杯中的水分量是不是相等?要是不相等,是甲杯里的酒多,还是乙杯里的水多?

这个题有些唬人。其实,根本不需要计算,你就能回答:甲杯里的酒和乙杯里的水是一样多的。因为甲杯得到的酒,正好等于它失去的水;而所失去的水,又都在乙杯中。两者非相等不可!

当然,这里要有一个假定:水和酒混合后,体积是原来两种体积的和。实际上,要是很淡的酒,这大体上是对的;要是水和酒精混合,体积就会有所减少。

还有不少数学游戏,看起来让人惊奇,背后的道理却十分简单。

这里有一副扑克牌,除去大、小王共52张,我们把它分成相等的两沓,一沓朝上,一沓朝下,面对面再合到一起。请你随便洗上几次后,再分一半给我。

现在,请把你手里的牌一张一张地摊开放到桌子上,数一数,有多少张朝上,比方说有15张朝上。巧不巧?我手里也正好有15张朝上!

再玩一次,15可能变成7。这时,我手里也正好有7张朝上!

诀窍在哪里呢?

朝上的排共有26张,你手里有15张朝下的,只要在你不注意的时候,我把这一半牌翻一下,不就变成15张朝上了吗?

当然,也可以随意分出一些,比如分出20张朝上,你洗完之后交还给我20张。这样,你手里有多少朝上的,我手里就有多少朝下的,翻一下,就一样多了。如果两沓牌不一样多,这游戏更令人惊奇。

这个游戏里有一个别人不易察觉的手法——把牌翻一下,这是一个技巧问题。下一个游戏可能完全是真的了。

把一副扑克牌,一张一张红黑相间摆好;再分成两沓,这两沓不一定相等;最下面的那两张要一红一黑。请你把这两沓牌随便洗一次,然后交给我。

我把这沓牌放在桌子下面,你看不见,我也看不见。可是,我可以两张两张地向外拿,而这两张,总是一红一黑,就像我手上长了眼睛一样。

我不过是从上面那两张罢了,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说来也很简单。洗牌的时候,总有一张牌先落下来。比如先落一张红的,第二章不论从哪沓里落下,总是黑的。因为最下面的两张已经摆好,是一红一黑!所以,把落下的这两张拿掉,两沓牌的最下面仍然是一红一黑。依此类推,可知这样拿出的两张牌必然是一红一黑的。

要是换一个花样就更令人惊奇。把一副扑克牌先按红心、黑桃、方块、梅花的顺序,一张一张地交错叠好;再从上面一张一张地拿大约26张,放在桌子上叠成另一沓,使新的一沓里的最下面一张,恰好是刚才最上面的那张;把两沓牌随便洗在一起,然后从上面取出四张,这四张必然花色不同;再四张四张地去,花色仍然不同!

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  

    好,今天就分享到这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