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果新居士1209
果新居士1209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687
  • 关注人气:12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参观元明清天妃宫遗址博物馆

(2019-10-31 14:15:19)
标签:

历史

文化

信仰

杂谈

分类: 融入天津
     我去大直沽荐福观音寺时,有一位守门的老者告诉我,在寺大门前方不远(100米左右)就是天妃宫遗址博物馆,那个顶上有金光闪耀的建筑就是。于是我拜访了观音寺之后便去参观这个天妃宫遗址博物馆了。

参观元明清天妃宫遗址博物馆

参观元明清天妃宫遗址博物馆



参观元明清天妃宫遗址博物馆

参观元明清天妃宫遗址博物馆


    博物馆主体建筑的中央为元明清大殿基址,周围建两层展厅,以二百多件出土文物及与海洋文化、妈祖文化有关的船舶、建筑等复原模型和三百幅图片,向人们展示古代人类从事海洋实践活动、天津城市的起源、妈祖文化的由来、遗址的发掘等内容。

参观元明清天妃宫遗址博物馆

参观元明清天妃宫遗址博物馆

参观元明清天妃宫遗址博物馆



参观元明清天妃宫遗址博物馆

参观元明清天妃宫遗址博物馆

参观元明清天妃宫遗址博物馆

参观元明清天妃宫遗址博物馆

      天妃,原名林默,北宋建隆元年(960年)生于福建莆田湄洲屿。
她经常拯救海上遇难航船。27岁去世后,广为民间祭拜,屡获皇帝册封,被奉祀为海上保护神,形成了妈祖文化现象。
       相传北宋宣和五年(1123年),路允迪奉旨出使高丽。他率领的船队在海上忽遇风暴,多艘船沉没。众人惊恐万分,闭目祷告,但见妈祖身披红衣,降于桅杆上,显圣保佑,船趋平稳,众获安济。路允迪回国后,奏报妈祖护佑之功。宋徽宗赐庙额“顺济”,名为“顺济夫人”。这是林默在历史上首次获封,被正式列入国家祭典的开始。
      徐兢所撰《宣和奉使高丽图经》,记载了他随船队出使高丽行程中海难险况和在祷神以及抢修后转危为安的故事。
      据《莆田县志》记载,林默“羽化升天”的同年,即雍熙四年(987年)邑人立通贤灵女庙于湄洲岛。这座通贤灵女庙,即今天的湄洲妈祖祖庙,是世界上第一座祭祀妈祖林默的庙宇。
      妈祖庙经后世不断扩建修葺,至清康熙年间,已有殿堂楼阁十六座,客房斋堂九十余间。
      2006年,妈祖祖庙和祖庙的“妈祖祭典”分别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祖庙的“妈祖祭典”、山东的“孔子祭祀”和陕西的“皇帝祭祀”,并称为中国三大传统祭典。





参观元明清天妃宫遗址博物馆

参观元明清天妃宫遗址博物馆

参观元明清天妃宫遗址博物馆

参观元明清天妃宫遗址博物馆

参观元明清天妃宫遗址博物馆

参观元明清天妃宫遗址博物馆



    这个博物馆是2002年5月1日正式开放的,是天津市第一座遗址类博物馆。
    元朝海运的兴盛,促使了中国北方地区第一座妈祖庙——大直沽天妃灵慈宫(1281—1284年)的诞生,它比建于明永乐二年(1404年)的天津卫城早一百多年,与福建湄洲妈祖庙、台湾北港朝天宫并称为中国三大妈祖庙。数百年来的颓废兴衰,留下了积淀深厚的古遗址。

参观元明清天妃宫遗址博物馆

    博物馆前方的广场中央矗立着一个通柱式妈祖像。笔直的圆柱象征桅杆,用浮雕自下而上雕刻了代表元明清三代不同的海洋图案。柱的顶端立一妈祖像,这是海内外唯一采用“人”形设计的妈祖形象,她双手轻捧在胸前,双目远眺,盼望远航的人们平安归来。那位老者说的金光闪耀的地方,就是这个雕像。
    元世祖为了要保证海上航行的安全,在至元年间在大直沽修建了天妃灵慈宫。
    1998年12月至1999年1月,天津市考古队在天妃宫遗址发掘出元代建筑基址与明、清时期的天妃宫大殿基址,并出土了大量的元明清建筑构件和生活用品。国家文物局对遗址进行了鉴定,确认大直沽是天津历史文化名城的原生点,天妃宫则是这个原生点的标志,是天津历史上极为宝贵的遗迹,对研究中国海上漕运、天津港口文化和天津城市胚胎的早期聚落具有重要价值。 为了保护好这一重要的历史遗存,天津市政府决定在原址建立元明清天妃宫遗址博物馆。

               
               诗曰:

元砖明瓦正当中,图解文说四面从。
保住遗存堪景仰,何须华美造新宫。

海上风雷突变时,渔民一念上天慈。
夫人妃后多荣崇,林默姑娘知不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