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武当山磨针井

(2016-01-09 16:40:47)
标签:

历史

传说

古迹

道教

杂谈

分类: 诗话中国游
        井,在古代,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设施。谁都知道,人的生存和生产离不开水,在远古,人类只能生活在天然河流或湖泊的周边。
       大禹同时代的伯益——就是那个被推举为接班人,继承了王位,又被的儿子用武力夺走了王位从而开始了父传子家天下的世袭制的那个人。发明了人工凿井,是伯益对人类极大的贡献。从此,人类就可以离开河流,到更远的地方生存了。
       有关井的故事很多,出名的井也很多,比如我们知道的:孔府孔子使用过的“孔宅故井”、隆中诸葛亮使用过的“六角井”、三国时期孙坚打捞出玉玺的洛阳建章殿的那口井、宫中珍妃被逼投井自尽的那口井等等,当然,与酿酒和饮食有关的名井就更多了。
       今天我要说的是武当山磨针井。我在前一篇博文“太子坡”中,已提到,太子坡诸景中有磨针井,但磨针井太子坡有十几里远,自成独立的道院,我也是单独去的,所以就专门写一篇博文。
 
       当年净乐国太子得到玉清圣祖紫元君的启示,入武当山修炼学道。苦苦修炼了好几年,把道经念得滚瓜溜熟,横流倒背,可还是没能得道成仙,难呀!他丧气了,心想:这深山修炼,也不知能不能修成正果,还不如回宫当太子,坐享荣华富贵,还是回去吧。便下山往回走去。
       一路上只见天气阴沉,耳边乌鸦“哇哇”叫个不停。他心里乱糟糟的感到烦恼,想找人说说心事,商量商量。可是,这里是荒山野岭,从来不见人烟,能和谁去商谈呢?
       说来也巧,这时候,前边不远突然出现了一个老太太,她低着头,双手抱个铁杵,正在井边的石头上,不紧不慢地磨呢。太子觉得奇怪,上前问道:“您磨这大铁杵做什么呀?”老太太头也不抬,边磨铁杵,边回答说:“想磨成一根绣花针哩!”太子觉得好笑,说道:“您太傻了,只怕到你入土,也磨不成针呢。老太太呀,我看您就别费这种冤枉功夫啦!”老太太既不生气,也不泄气,还是不紧不慢地磨着铁杵说:“磨一下,它就小一点,只要功夫深,自会磨成绣花针嘛。”
http://s1/bmiddle/00655Wpxgy6YrhuKiKAa0&690
       太子心里猛然一亮,想:“修仙求道不也和这铁杵磨针的道理一样吗?”想要感谢老太太的指教时,那老太太已经升上云头,她说道:“聪明人,一句嫌多;糊涂人,百句嫌少。”哈哈一笑,就不见了。原来那老太太又是紫元君来点化真武太子了。
      真武省悟了,复回山中认真修炼,四十二年后,功德圆满,得道成仙。
      后人为了纪念真武的奇遇,便建造了一组道观——磨针井。
      磨针井始建于明代,据重修碑记载:“磨针井曾遭不测之火,殿宇焚而灰也,神像化为土也......”现存建筑为清咸丰二年(1852年)重建。磨针井突破了严谨的对称体例,左有层楼,右为方亭,前有廊庑,旁为山门,虽四合而无定式。有一殿立于崇台,前廊为卷棚顶有高大的葫芦板封檐,多彩的镂空龙脊及马头墙,具有明显的荆楚风格。从殿内的雕花神龛可看到淸代后期的雕刻技艺。所供紫元君铁像,精心塑造了老妪磨针对答的形象。殿壁四周有以真武修炼为题材的壁画,设色清雅,细腻传神,生动描绘了传说中真武从出生到入山修炼到功成正果的全过程。
http://s2/bmiddle/00655Wpxgy6Yri2DqYF81&690

http://s5/bmiddle/00655Wpxgy6Yri554Nea4&690

http://s3/bmiddle/00655Wpxgy6Yri7If6i52&690

http://s5/bmiddle/00655Wpxgy6Yrib1VvSc4&690
     在磨针井院内,两根巨大的铁杵,直竖而立,以其点睛之笔将其传说的主题渲染得淋漓尽致。
      磨针井的重要建筑是老母亭,是一座重檐方亭,它不同于常见敞亭,四面封护,雕脊凌空,轻俏典雅。亭内有井,即紫元君磨针处。一尊紫元君铁杵磨针塑像,紫元君化身的老母造型朴实生动,一如饱经沧桑又慈祥可敬的老者,她侧身回首,似乎正在与人对话,正在讲述着一个千古永恒的道理。铁杵磨针这个美丽的传说,其深刻的哲理赋予了它持久的生命力,千百年来一直广为传颂,成为武当文化中的一枝奇葩。
         最后,我还是用几首怀古诗作结:
                神道东边老母亭,紫元去后几霜星。
                清风吹过林梢动,疑是当年磨杵声。
 
                老母磨针古井旁,引得太子犯思量。
                若非一语忽点破,真武何来镇北方。
 
                功夫不负有心人,铁杵还能磨绣针。
                路要偏时扶一把,坎坷历尽自通神。
 
                为人在世宜从容,做事还当有始终。
                不道半途常废客,见得铁杵脸曾红。
 
                意马心猿容易疲,圣人也有觉来徐。
                若非真武存灵性,只笑磨针老母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武当山太子坡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