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你手语,我眼语

(2023-05-24 09:17:07)
标签:

诗歌

哲思

文化

历史

情感


你手语,我眼语


关于那一场手语演唱会,
有所耳闻吗?
那是一次类似摇滚再摇滚的合作,
一人万般虎啸,
一人双手擒拿。
有声,
听力拥挤;
无声,
视野中鲜花怒放。

打手语,
无关无言的结局,
我只是无意中,
了解了一下聋哑人士。
他们并非无语,
他们的世界并不苍白。

比如,
梦想一词,
一只手伸出小拇指与大拇指,
从太阳穴出发,
斜着旋转上升。

又如,
知道一词,
一只手食指直立,
撩开云海,
来到太阳穴的门铃前,
叮咚,
敲了两下。

至于爱,
或者喜欢,
还有,
诸如不灭的恋曲。
一概两耳不闻,
鸟鸣啾啾,
也只是窗外事,
如果有事,
请让五祖弘忍以杖击碓三下,
紧盯智慧的动作!

来自宝岛台湾的一个盲人JDT说:
他虽然目中无人,
但是心中有神。
见与不见,
可见与不可见,
心领航,
手指令,
眼接应。
那么,
就从小诗的扑闪的眼神中,
继续私语。

从四五前开始,
我以一个眼字作为少数字书写的主题,
以此赞美仓颉造字的伟业。 
哦,
一只两只,
只有三只眼,
如实再现人类文明创造史,
让书法造型来承包,
真难。
他本是双瞳四目!

多年之后的今天,
我来了一次永乐白宣上的补救,
戏言如下:
三只眼的是二郎神。
续写,
三只眼闭了一只,
两只眼又眯了一只,
那么试问,
之前,
三只眼的仓颉,
第四只眼是睡了还是醉了?

何况我不是数学科代表……
如水月光可以洗心,
笔底风光,
衬着眼神,
不能病恹恹的无精打采!
何况,
艺术不必数数,
不管三七二十一等于十五。
涂鸦涂鸦,
减了又加。
山眉水眼,
上上下下。
笔墨丹青,
火候还差。
且临石窟,
闲时品茶。

我心喜政黄牛禅师,
他净禅双修,
于禅门修习法眼宗,
定然,
他也拥有金光闪闪的正法眼藏。
想及佛陀提问,
须菩提答。
是的,
肉眼会近视与老花;
而天眼,
也会阴晴不定;
至于慧眼,
法眼还有佛眼,
哦,
总之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不过,
有一种人,
深藏不可告人的秘密,
其实,
眼神已如荒草笼罩的山野了。
今夜,
依然月光如水,
用来稀释甜蜜的一得阁,
恰好。
有山有水,
天地凿开了,
白云散作雪花,
乌云孕育即将下凡的雨滴。

这几天,
我登上了眼球。
是的,
不是月球,
又如阮籍的青白眼……
还有无声的泉眼,
跳跃的诗眼。
桃腮柳眼,
柳眉星眼是春天家的双胞胎丫鬟;
鼻青眼紫,
是因为青春长时间倒立导致的;
而眼中有铁,
是的,
不是铁屑,
同时也不是进了沙子。

不禁想起李清照的故居,
听说,
有如下字眼:
松风洗耳,
云水洗眼,
耳净眼明,
清福无限。
哦,
这是说词人呢,
还是说房子已经修炼成人了?

遥望元稹,
眼明正似琉璃瓶。
又有周履靖,
双瞳剪水迎人滟。
刘宰醉里抬诗眼,
山空月色高。
这几天,
我的眼前有些恍惚,
似乎因为醉诗:
醉横诗眼与天宽;
看山看水入诗眼;
入眼秋光尽是诗;
……

哦,
形形色色的眼,
言说不尽:
云心鹤眼,
山眉水眼,
月眉星眼,
柳眉星眼,
……
杏花眼,
桃花眼,
狐狸眼,
……
虎眼,
鼠眼,
……
究竟这是谁在形容谁呢?
风景多彩多姿,
人心并不安宁。

不妨舍弃修饰手法,
先把语言天赋,
归功于鹦鹉的眼睛,
它能看到紫外线,
应用这种视觉能力,
我们就能看出无花果里开放的春天。
大自然的造物,
多么神奇!

又如,
骆驼的眼睛有三个眼睑,
最后一个眼睑,
可以从一侧漂移到另一侧,
来回擦拭星星。
这是绝招,
这一个眼睑轻易不用,
沙尘暴到来之际才会施展出来!

自从人类发明了太阳镜,
我们的眼睛就被镜片覆盖,
说蓝是黑,
说红是白,
……
而不自问:
我眼中的梁木如何才能卸下?
而使徒BL,
也烦恼自己眼中的刺,
如何也挑不出,
是的,
这是先见的造物主给他安装上的。

听说,
佛陀说世人:
眼如葡萄朵,
耳如新叶卷。
比喻,
远远胜过小巧的碧玉,
他更是目光如炬,
心经锻造出来了:
……
空中无色,
无受想行识,
无眼耳鼻舌身意,
无色身香味触法,
无眼界,
乃至无意识界……

这并非目盲,
并非无所谓有;
手语不是可见可不见,
无声中响惊雷。
最是心明,
山山水水闪闪发亮了,
万物本来就是如此,
人,
本来是无暇的。

(以此小诗和若尘老师厚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名也虎啸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