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清大辫子文化以及背后的留发保卫战 伤亡人数以万为单位

清朝是中国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离现代最近的朝代,说起清朝人们最先想到的就是别具一格的大辫子。锃光瓦亮的大脑门子,看上去水有源、树有根。在清剧中看到辫子有整个头顶的二分之一,其实真实的清朝男子留的辫子差不多是头部的三分之一!
http://p9.pstatp.com/large/2c3d0001a09dc3837a95伤亡人数以万为单位" />
满清的祖先发源与白山黑水,靠打猎为生,留辫子是为了在浓密的丛林中容易穿梭,而且用弓箭捕猎时不容易遮盖眼睛(头发多也是一种累赘啊)。到了晚上又可以把头发盘起来当作枕头。渐渐的留辫子也成了满族的一种习俗。白天便于劳动生产,晚上可以依它而睡。
http://p1.pstatp.com/large/2c3d0001a09c93127db8伤亡人数以万为单位" />
从神话角度上讲,满族人是信奉萨满教的,他们认为头是整个人体的顶部,而头发有生长在上面,是最接近天的地方,也是灵魂的栖息之所,是神圣的。到了后来他们入关后接受了汉族的孝娣观念,也就是汉人常说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满清人如果战死沙场,尸体可以埋在外面,但是头发必须剃取一段送回家招魂安葬。
http://p1.pstatp.com/large/2c40000149566b8b827f伤亡人数以万为单位" />
清军入关后,朝廷把剃发作为归顺的标志之一,强制下了“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剃发令”的口号,这项命令下达后发生的民族冲突死亡人数过万。据历史记载,最悲壮的要数“江阴十日”,他们为誓死捍卫颅上发而起义,坚守城池81天,有6.7万人战死,杀死清兵7.5万余人。最终的结果就是妥协的流涕发穿满服,不妥协的要么被杀,要么逃亡海外。
http://p3.pstatp.com/large/2c40000149554fb043a6伤亡人数以万为单位" />
http://p3.pstatp.com/large/2c3f00019d116165139d伤亡人数以万为单位" />
随着清军强势镇压,百姓慢慢的选择了妥协。而清廷剃发的标准也渐渐实行起来:《榕城纪闻》中有记载:“剃发,只留一顶如钱大,作辫,谓之金钱鼠尾。”大体意思就是剃法必须剃光周围,不留死角,否则就是违法。这一标准就是后来所说的金钱鼠尾。
http://p3.pstatp.com/large/2c3600016581057032ec伤亡人数以万为单位" />
到了后来人们对留发辫的审美观也渐渐加深,学会了用发辫衬托自己。他们用金,银、珠宝等珍品制成各种式样别致的小坠角儿,系在辫梢之上,随辫摆动,显得格外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