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小学数学常红英
小学数学常红英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403
  • 关注人气:17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的体积》教学设计

(2016-03-04 15:52:35)
标签:

教学

分类: 任红红专栏【六年级资源】

陵原中心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课程

圆柱的体积

备课教师

任红红

课型

新授课(预习+展示)

课时

2课时(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用切割拼合的方法借助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公式,会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圆柱的体积和容积。

2、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渗透转化思想,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

学习重难点

重点: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

难点: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

学习环节

教师行为

学生活动

一、旧知链接,

提出假设

1、什么叫做体积?什么叫做长方体的体积?正方体的体积?请写出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                                                                                             

2

http://s5/small/0064Q4Vvzy6ZQMAcx6Y94&690

长方体的体积 http://s13/bmiddle/0064Q4Vvzy6ZQMADLisbc&690=shs是底面周长,h是高)

正方体的体积http://s7/mw690/0064Q4Vvzy6ZQMAEXgq66&690=shs是底面周长,h是高)

3、猜一猜:圆柱体体积的计算的字母公式:

生: v=shs是底面周长,h是高)                        

旧知回顾,为本节课学习做铺垫。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和启发下,得出长方体的体积都可以用v=sh计算的结论。

 

 



根据已学知识提出假设。

二、合作探究,验证假设

 

1、将你携带的硬币堆叠起来,观察一下,能计算出圆柱体的体积吗?

http://s16/small/0064Q4Vvzy6ZQMZyHgzef&690

生:能:只要知道一个硬币的底面积,知道硬币的高,就能求出来圆柱体的体积。

 


2、讲圆柱体按如图所示平均切割成32,拼接成长方体,问:拼成的长方体与原来的圆柱体有什么关系呢?

http://s7/mw690/0064Q4Vvzy6ZQMAtQsSa6&690

(设计意图:将圆柱体教具充分利用,引入本节课,给学生大脑中先渗入实物的形象,打消他们对空间图形的模糊印象,并体会到图形与图形之间的联系。)

生:形状发生了变化,体积不变。

师:根据同学们的发现,你们能写出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吗?

生:长方体的体积v=sh,也就是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

师:长方体的底面积相当于(生:圆柱体的底面积)长方体的高相当于(生:圆柱体的高),因此,圆柱体的体积=http://s4/mw690/0064Q4Vvzy6ZQMTBhlx43&690,即v=sh

(设计意图:教师在学生已经做出回答了以后,利用教具在进行一次演示,将圆柱体到长方体的变化过程和它们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进行讲解,已达到每个弟子薄弱的学生都理解的目的。)

让学生课前准备好要用的一元钱硬币,然后小组为单位,在老师的带领下,堆叠硬币成员主题,再思考:如果硬币的面积已知,能不能求出圆柱体的体积

 

 



学生观察图形分割的过程,并利用手上的圆柱体模型跟着老师一起分割,并将其拼接成一个长方体。然后跟同伴说一说,自己有什么发现。

 





学生跟着老师教具的演示,描述。

 

 

三、达标反馈

1、计算圆柱体的体积:

http://s3/small/0064Q4Vvzy6ZQMQeDN8d2&690

2、一个圆柱形木料,底面积为75平方厘米,长90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培养学生解决有关计算圆柱的体积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分享收获

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点?

2、你是否会利用这些知识点去解决实际问题?

分享自己的收获

四、布置作业

1、课堂作业:课本练一练第2

2、家庭作业:练习册

五、教后反思

1、本节课的收获:本节课,我完全是给学生的探索过程画了一条线,然后引导学生通过猜一猜,验证自己的猜测等活动,将这条线一步一步的搭建成一个桥梁。让他们体会到了探索的乐趣,数形结合的强大,以及各种图形之间奇妙的联系。

2、本节课教学相长的地方:个别学生反映,对于本节课的个别细节又不能理解之处,如:学生提出硬币本身有花纹,上面刻了花纹的缝隙,难道也要算体积吗?对于这一点,我还没有给学生一个满意的回答。

3、本节课需要提高的地方: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尤其是学生的动手拼接图形的能力。注意调节课堂的氛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