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余秀华和郑正西之间的纷扰,究竟说明了什么?

(2017-10-01 09:12:14)
标签:

郑正西

余秀华

网络诗选

诗坛反腐

分类: 诗坛事件

余秀华和郑正西之间
的纷扰,究竟说明了什么?
吕游


    余秀华是《诗刊》原编辑刘年推出的网络红人。诗歌原本是寂寞写作的事,当诗人不是以“经典”而是以“网红”的名字被大众所知,就如同现在流行的破洞牛仔,注定它只是时代的消费品,有记忆,但是终究是时代的产物,除了历史记忆,不再有他的文学经典性,终将随风飘散。至于诗人的作品,更只能随风飘散了。
    郑正西作为编辑,更清楚余秀华的前生今世——我指的是最初的余秀华,活跃在论坛上的余秀华。和很多人想出名一个路数——欲望和人的劣根基本上是相通的。无非是骂人、撒泼、无所顾忌,让人性的恶突出,更突出些。比如余秀华对编辑“王法”的谩骂。其实,我更赞赏王法的做法,缄默不语。这个人可能是非常了解余秀华的人。他选择了沉默,是他的权力,正如同郑正西批判余秀华,也是郑正西的权利一样。
    余秀华当然想出名,如同我也有名利思想一样。而一个生理有先天缺陷的人,出名似乎更难。但是凡事都是双刃剑。身体的残疾可能正是一种优势——他唤醒了时代的同情心。所以,这一点,被刘年利用了。网络时代,很多东西都是捆绑应运而生的。捆绑是广告,是宣传,也往往是机遇。刘年抓住了微信网络平台的机遇,这也是刘年的幸运。任何冒险都会存在风险。刘年因为余秀华赚了成绩,也因为遇到了郑正西打道回府,离开了诗刊。即便是诗歌创作都存在风险,比如流沙河,何况刘年!刘年和余秀华都应该意识到这一点。郑正西意识到了这一点,因为时代在反腐。这是郑正西时代的胜利。
    多年后,我们可能忘掉了刘年、忘掉了余秀华和郑正西。留下的,可能仅仅是一段公案。作为反腐斗士的郑正西已不再‘作为编辑的刘年已不再;作为时代网红的余秀华已不在。究竟还有什么能留下来呢?原本是诗歌作品的。其实越是本应该留下来的,最后都成了过往云烟。因为,当事人追求的,不过是俗世中的纷扰罢了。
    
                                                               2017年10月1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诗人外外去世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