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读后感
(2016-04-13 08:17:25)
爱,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源泉
【摘要】
教师对学生的态度至关重要。中小学生在教育中受到积极的鼓励与肯定,学生就会身心愉悦,健康成长,形成健全的人格。受到批评,惩罚就会意志消沉.性格压抑,久而久之,学生的世界观就会扭曲,身心健康也会受到极大地影响。“爱,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源泉”。教育应该是真诚的教育,是用心灵来赢取心灵。我们爱学生就要相信学生。爱学生首先要尊重学生。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善待学生是对学生无限的爱。学生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最需要爱的时候。如果你讨厌学生,那么你的教育还没有开始,实质上就已经结束了。“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教育的意义在于为实现“更好”。
【正文】
中小学生身心发展尚未成熟,在教育中受到积极的鼓励与肯定,就会心情开朗.充满自信;受到批评,惩罚就会意志消沉.甚至自暴自弃。我们天天接触学生,可脑子里怎么看待学生的?是一群无知的小顽童任人随意摆布,是一个容器任你灌装,还是有思想有主见有感情的活泼好动的小主人?教师对学生的态度至关重要。
教育应该是真诚的教育,是用心灵来赢取心灵,这不仅是教育的条件,更是教育的本身。而我们作为教师所付出的爱,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教师只有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给学生以真诚的爱,真正地用心去爱,教育才能有的放矢。正如《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一书中提到的:“爱是一种信任,爱是一种尊重,爱是一种鞭策,爱是一种激情,爱更是一种能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教育过程。”
我们爱学生,一个很重要的表现就是相信每一个孩子,因为每个孩子都有着巨大的潜能,而且每个孩子的潜能又都是不一样的,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独具慧眼,用心去发现每个孩子身上的潜能,鼓励孩子不断地自主探索,才能促使他们的才华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有位教育家曾经讲过教育学生要有三心,即爱心、信心、耐心。所谓爱心,即关心爱护自己的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所谓信心,即教师要有信心教育好每一位学生,要相信学生会自主接受教育,会循序渐进地不断进步;所谓耐心,即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不厌其烦地耐心教育。
爱学生首先要尊重学生,与学生建立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讲过:“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尊重学生又体现在时时处处。比如,学生见到老师问好,老师必须也问学生好,尽管一个早上就要说上几十次“你好”,那老师也要说,因为这体现出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再如,学生帮老师捡起了掉到地上的笔,老师一定要说声“谢谢”。又如,老师提的问题,学生回答错了,千万不能批评,要感谢她为不敢回答问题胆小的学生做出了榜样,为其他学生做出正确答案奠定了基础。课堂上某个好动的学生在玩一个玩具,老师要谢谢她为严明课堂纪律暂时交出自己的玩具。这样的尊重是建立在真挚诚恳之上的。教师只有真诚地向学生倾注真情,用真心和善意去打动他们、感化他们、诱导他们,让他们增强信心、鼓足勇气、去战胜困难,实现美好的理想。只有教师真心地热爱学生,才能在每个学生身上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为他们创造不同的成功机会,让他们体验到求知的快乐、思考的快乐、创造的快乐、成功的快乐、来自集体力量的快乐、来自纯真友谊的快乐。学生只有受到了尊重,体验到了爱的快乐,身心愉悦。
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善待学生是对学生无限的爱。问题学生不一定是坏学生。英国科学家麦克劳德,上小学的时候曾偷偷地杀死了校长家的狗,这在西方国家显然是难以原谅的错误。但麦克劳德遇到了一位高明的校长,惩罚是画出两张解剖图:狗的血液循环图和骨骼结构图。正是这个包含理解、宽容和善待心怀的“惩罚”,使小麦克劳德爱上了生物学,并最终因发现胰岛素在治疗糖尿病中的作用而走上了诺贝尔奖的领奖台。
孩子们犯错误时,他们迫切想得到的是理解和帮助,而绝不是粗暴的批评和惩罚。他们正是通过不断从错误中吸取教训而成长、成熟起来的。学生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学生最需要爱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