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数学作业布置的有效性研究》课题设计论证
(2015-03-31 09:22:56)
标签:
情感 |
《农村小学数学作业布置的有效性研究》课题设计论证
古冶区龚庄小学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我多年的农村教师生活发现,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作业内容拘泥于课堂知识,拘泥于教材,作业形式单调,书面作业似乎是其唯一的形式,课外作业往往以试卷中出现的形式作为模式,完成同步练习,机械、重复,毫无新鲜感可言,更谈不上趣味性,致使众多小学生埋头于繁琐重复的书面练习而苦不堪言,影响了学生创新精神的发挥,泯灭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最后的结果是: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学困生的比例逐渐增大,即使是成绩优秀的学生,他们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也较差,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不高。
研究的目的是:通过作业布置有效性的研究,着眼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构建和谐、高效的数学课堂,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以“数学”的本源为追求,以“有效数学活动”为载体,以“学生和谐发展”为核心,探寻一条有效地促进学生爱学数学、动手学数学的活动组织模式,从而提高学生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扭转学生的厌学思想。降低乃至杜绝学困生的出现。
研究的重要意义在于:作业是掌握数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使作业的内容体现个性化、生活化和社会化,作业的形式强调开放、探究和合作,作业的手段追求多感官、多角度,让学生动起来,使作业活起来,促进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在开放中创新,这是一所农村小学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本课题中所指的作业包括课堂内的作业,如书面作业,口头作业,动手作业等;同时也包括课外的作业。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反思当前小学数学作业布置低效的成因。
2.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作业布置有效性的原则。
3.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作业布置的内容和形式。
4.小学数学作业布置中教师的作用。
5.小学数学作业布置中学生的情感体验。
三、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相关文献的研究,为此课题奠定理论基础;同时,了解同类课题研究的现状,为本课题研究提供借鉴,为创新性研究奠定基础。
2.个案发展观察法、以听课、检查、交往等形式对实验班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式、学习能力、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观察,进而分析实验操作的得失。
3.问卷调查法,以问卷、访谈、听课等形式对对实验班和对比班的学生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式、学习能力、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观察,从而掌握实验第一手材料,进而分析实验操作的得失。
4.作业评价法,不断创新的作业评价,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迅速改错,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使教学达到理想的效果。所以我们在数学作业中应该正确地进行评价,采用多种评价方式。
5、经验总结法,对课题研究过程的感性经验和认识进行提炼和概括,进行反思,调整和修改研究策略.提高相应的理性认识,形成相关的课堂教学范例和模式。
四、课题研究的条件及预期成果
课题研究的条件:
1、有教育局和本校的大力支持。
2、本人在农村小学一线从教二十多年,在教学管理岗位十多年,对农村小学非常熟悉,并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在教学方面和教学管理方面多次获奖。
3、本人愿意并有精力从事课题研究。
4、本课题的研究对象是我校二年级学生,二年级有两个班,各方面很对称,便于对照。
预期成果
1.作业布置有效性研究将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从而带动课堂教学行为的转变,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实效。
2. 作业布置有效性研究将使分层教学落到实处,使学生多种能力得到发展,从而促进学生学业成果的提高。
3.以作业布置有效性研究为纽带,为在学生头脑中构建知识系统搭建平台,使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得以提高。
4.通过设计有效的作业,可以在作业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自信心,提高主体参与意识,发展学生个性,分散重难点,减轻学生的心理及课业负担,使学生实现从会学到好学最后到乐学转变。
5、降低乃至杜绝学困生的出现。
6、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7、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个性差异。
五、特点与创新之处
目前,我国教育界正在进行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课程与教学改革,新课程理念下的作业布置应以人为本,体现数学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而传统的作业布置条件确定,答案唯一,这样的作业有很大的缺陷,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受传统课堂、书本的影响,教师对新课标新教材把握不准,新旧观念碰撞,特别是对新教材的练习题还有待于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理解、补充和设计,这就更需要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从作业内容的选取到作业形式的呈现都应尽可能地让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余地,体现自主、探究和合作。
我认为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及思维水平决定了他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理解教师所讲的新知,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作业。让数学作业散发出新课程的气息。新课程实施中的作业布置应该有它自身的特点,倡导将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内容呈现给学生,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水平,学习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实现学生的全面、和谐的发展。
作业布置的有效性力求在以下方面进行突破:
1、力求有针对性和层次性。
2、力求多样性和趣味性。
3、力求有拓展性和开放性。
4、力求有生活性和挑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