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游戏活动:珠行万里研讨

(2016-12-07 05:02:51)
分类: 课题研究过程资料

一、活动内容:游戏活动:珠行万里研讨

活动时间:201510

活动地点:幼儿园操场

主持人:沈桃

参加人员:沈桃、实习生及课题组成员

活动主题:合作游戏:珠行万里观摩研讨

活动内容:

材料:30厘米的PVC纵切管、乒乓球、篓子

玩法:幼儿8人一组站成一横排,两手端握组管子的两端,除排第一和排最后的孩子的管子一端与身旁同伴的管子一端相接,其余的孩子管子的两端与左右同伴的管子首尾相接,游戏开始时,老师将乒乓球放入第一位孩子的管中,第一位孩子在确保管子与同伴的管子不断开的情况下缓缓将管子的一端抬高,让乒乓球缓缓滚入同伴的管中后立即奔跑至队尾迅速将管子与队尾的同伴的管子接上,以此类推,直至到规定的地方将球滚入篓中。

活动过程简要程序记录:

1、      教师示范讲解游戏玩法和规则。

2、      教师示范,幼儿观看。

3、      请幼儿说说游戏的玩法。

4、      请幼儿说说玩游戏时要注意什么,强调合作的重要性,只有合作好了,球才不会掉下来,游戏才能成功。

5、      教师再次示范,幼儿观看。

6、      8名幼儿进行游戏。

7、      大家说说他们玩得怎样,为什么有时会成功,有时会失败。

8、      8名幼儿自己说说自己在玩的过程中的感受。

9、      大家讨论合作的方法,再玩一次后说说自己的游戏感受。

10、换另一组幼儿进行。

解决了什么问题:

孩子在不断的自我调整中掌握了用手中的管子与身边同伴的管子合作首尾相接的方法

产生的效果及问题简述:

孩子们非常喜欢这个游戏,这个游戏考验孩子们的灵活性、动作协调性以及与同伴的合作能力。

刚开始孩子们很难将球传至同伴的管中,在奔跑的过程中有混乱的现象,在多次的失败后孩子们掌握了传球的要领:1、传球速度要控制好,不能快,也不能慢;2、传好球立即跑至队尾同时将自己管子的头与前一位同伴管子的尾对接好,而且,管子的前端要接在前一位同伴管子的下方;3、跑到时候要有序不抢前保证自己跟在前一位同伴的后面跟跑。

下一步工作构想:孩子们虽掌握了要领,但游戏过程的顺畅性还不稳定,同伴间的配合还有待进一步练习。

二、课题研究反思

前期,我们教师开展了一次体育比赛活动,孩子们看到老师们玩的珠行万里比赛很感兴趣,吵着也要玩,于是,我答应他们选个时间带孩子们玩这个游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们在老师的示范和讲解后虽然屡不成功,总有个别孩子因为配合不够出现状况,但大家都没有谁放弃,互相切磋、提醒。“贝贝,你不要抢在我前面,你跟在我后面跑才不会乱”“晨晨,你倒球给我的时候要慢慢的,不能太快,太快的话我们来不及。”“军军,你的球到我管子里你就跑,要不然我们赶不上跑到后面。”当然,也有抱怨的声音“诶呀,怎么总是你把球弄掉地”“你怎么搞的”“哎呀,气死我了”的声音。

接下来,我提出几个问题给课题组成员讨论:1、这个游戏是否适合大班孩子?2、几个人一组玩这个游戏最合适?运用什么样的策略来调动孩子们合作游戏的热情?学习游戏玩法的时候可以运用怎样的策略帮助孩子掌握合作的方法?怎样采取循序渐进的策略保持幼儿合作游戏的兴趣。

研究叙事

在活动后,课题组成员积极反思的基础上,我们就提出的几个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大家一致认为,这个珠行万里的游戏可以给大班孩子玩。但是人数不能太多,一组可以选10个小朋友比较合适。刚开始玩的时候,先不要拿游戏道具,先让孩子们玩《接小龙》的游戏,这个游戏是这样玩的:

10人一组面对面交错站一横排,左边第一个孩子先从自己的右后方向跑至对尾,紧接着,对面的第二位幼儿从自己的左后方跑至队尾,依旧站在刚跑过来的第一位同伴的对面的队尾站好,同时第二第三第四、第五……都是按这样的方法接下去,一直接到终点。当孩子们通过不断的合作练习掌握了接小龙的方法后,教师再深入下一个游戏:《小球溜走啦》,请小朋友们按照游戏一的队形站好,手上拿好PVC水管,老师将小球放入第一位孩子的管中,第一位孩子稍稍倾斜水管,让小球滚到第二位小朋友的水管中,按照这样的方法,一次进行,直至最后一位幼儿的小球滑倒地上的盒子里,游戏结束。这个游戏关键之处在于,孩子们的水管必须前后合作好,后面小朋友的水管必须接在前一位同伴的末端的下口,大家集中注意互相合作好,游戏才会成功。当孩子们将这个游戏合作得非常棒的情况下,就可以将游戏一和游戏二组合进行珠行万里的最终游戏了。

课题组成员反思研讨后的培养幼儿在游戏中合作的策略到了实施阶段,我们用了三课时的时间进行指导、观摩,孩子们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保持着合作的热情,掌握了合作游戏的方法,兴趣高涨,达到了很好的效果。每次游戏后,孩子们都会自己在一起讨论该怎样玩,合作意识大有增强。

成果展示:

在体育游戏中培养孩子的合作能力

                                    沈桃

  我国著名的学前教育家陈鹤琴说:“孩子是生来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从事教育研究的戈德斯-沃思也说过,游戏是正在成长中的儿童最大的心理需求。在幼儿的一日活动安排中,主要是以游戏为主,其中体育游戏又是游戏的重要形式之一。在体育游戏中,同伴的合作对幼儿的全面发展起着重

要的作用,不仅可以增强幼儿的体质,促进智力的发展,还有社会性的发展。

  一、体育游戏中幼儿表现出的合作能力

    体育活动是幼儿园一日教育活动的组成部分,也是幼儿健康领域教育的有效载体,因此,每天的活动内容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实际的发展水平来进行预设。在体育游戏活动中,如果总是游戏总是以小组竞赛为主,幼儿既缺乏合作意识又缺乏合作能力,游戏中的矛盾也常以攻击行为和向老师告状为终。《纲要》中健康内容与要求指出,“健康”要“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动、乐观、合作的态度”。为此,我们以“体育游戏”为基点,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与能力,使幼儿在学习合作的过程中逐渐客服自我中心,养成关心他人、协商合作、亲近他人的社会行为,从而在幼儿之间营造一种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群体氛围,增强幼儿的社会适应性。

    例如:游戏“赶小猪”,原先是小组竞赛游戏,为了促进幼儿的合作,我们用有趣的语言对幼儿说:“一个小朋友赶小猪多没劲呀,要是能有个小伙伴在路上说说话,帮帮忙,那该多有意思呀!”孩子们马上嚷嚷着去结伴了。教师用趣味语言引导幼儿萌发合作的愿望。趣味语言不仅能使紧张的活动变得轻松活泼,还能激发幼儿积极合作的愿望。

    例如:游戏“运西瓜”,原先是分组竞赛,看哪组运得多。现在,我们将这个游戏改为三人一组自由结合—一人运、一人扶、一人捡。自由结合时就需要跑得快的幼儿推车,力气大、个子高的幼儿运西瓜,跑不快的幼儿捡西瓜。我们还改变的游戏方式,将“整合式”改为“分散式”。以往游戏都是以老师结合、整队再活动,现在我们请幼儿先自由结合活动,再由老师辅导并随时活动。教师可以用灵活的方式激发幼儿去尝试合作,游戏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而适当的改变会使幼儿感到新奇,从而愿意去尝试。

    当幼儿有更多的机会与同伴交往、合作、开展合作游戏时,他们就会学会协调矛盾,这就能帮助他们掌握与人交往的正确方法,自信的与同伴交往合作了。让幼儿在合作中学习,在合作中做人,在合作中进步,在合作中成长!

二、 在体育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体育游戏种类丰富,有一个人玩的跳绳、踢毽子等游戏,有小组玩的跳橡皮筋、老鹰抓小鸡等游戏,也有大家一起参与的丢沙包游戏。要提升幼儿的合作能力,提高幼儿的集体意识,教师就要选择符合大班幼儿的游戏项目,要实现个人游戏和集体游戏的结合,设置一些需要合作才能完成的项目,多组织一些竞争性强、合作性多的游戏内容,重视让幼儿获得更多的成就感,让幼儿体会到团结合作后活动效率的提升,让合作成为解决问题的办法,成为幼儿活动时候的一种习惯,一种需要。

体育游戏还有许多能培养幼儿合作意识的方法。例如,在捉老

鼠游戏中,幼儿可以结合儿歌,通过手拉手举高和降低来控制小老鼠的进出,这样幼儿就要相互商量,自主的把手拉手的高度变成增强游戏趣味性和成功率的需要。

    教师可以创造性开展游戏项目,比如将两名幼儿就可以玩的“炒豆豆”游戏活动改成集体进行的“三人炒豆豆”、“六人炒豆豆”,幼儿的游戏激情就会被调动出来。幼儿还可以为了游戏的效果,加强合作,共同商讨,形成规则,实现“全班炒豆豆”。这样经过多次的反复游戏和探索,合作已经变得那么自然和默契,多人合作形式已经成为幼儿“炒豆豆”的基础。

三、 合作能力对幼儿的发展的作用

    在幼儿园的活动中,幼儿合作的能力的培养渗透在每个环节中,

幼儿合作游戏是幼儿人际交往需要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这种需要寻求满足的途径。幼儿园合作游戏能使幼儿获得处理人际关系的态度和技能,在游戏中逐渐掌握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规则。

    首先,幼儿园合作游戏一般都需要若干幼儿共同合作才能进行,如“炒豆豆”、“抢尾巴”等,这样无形中就培养了幼儿的合作交往能力,幼儿可从中满足合群的需要。但合作中不免方式冲突,产生矛盾,这就需要协商。如玩“小木偶”时,领导者和参加者不知为什么吵了起来,一个幼儿说动了,另一个说没动,这时教师就让幼儿讨论动的标准,统一意见,使他们又愉快的玩起来了。

    其次,幼儿园合作游戏的规则还能帮助幼儿摆脱自我中心的习惯,向社会合作发展,如“小鱼游来了”游戏规则是每个幼儿边念儿歌边一个个从渔网下钻过,想再次参加游戏的幼儿只能遵守游戏规则。

    其三,幼儿园合作游戏有它独特的趣味性,它对幼儿的自制力和耐性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玩“跳圈”游戏时大部分幼儿处于等待中,有的幼儿甚至一次也没轮到,若从幼儿的年龄特点来看,他们恐怕早熬不住,但幼儿园合作游戏独特的趣味性吸引了他们,让他们把游戏中的等待变成自身内在的需要。

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需要长期坚持,不断实践。我们还要经常

给幼儿提供合作的机会,指导合作的技巧,从而逐步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http://s14/bmiddle/0064AYdJzy770KTu2QZ1d&690

http://s1/bmiddle/0064AYdJzy770KTLhsIf0&690

http://s8/bmiddle/0064AYdJzy770KU5bUzf7&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