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基本功大赛

(2022-03-30 10:02:30)
标签:

杂谈

分类: 教学教研

水晶帘动微风起,冬去春来花满园。

素养大赛来比武,借海扬帆奋者先。

百舸争流千帆竞,同仁教师风姿展。笔韵风雅·翰墨传承

汉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有魅力的一部分,每一个汉字如同鲜活跳动的生命,都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而灿烂的文明。

为了传承和发扬中国书法文化及展示教师硬笔字风采,也为了检测从学期初到现在教师们坚持练习硬笔字的效果,同仁中学七年级举办了教师基本功大赛之硬笔字比赛。整个活动采用现场书写的形式进行,书写内容自选。比赛中,教师们展现了个人功底,专注于笔下的方寸世界,沉浸于一撇一捺带来的愉悦,真正展现出“却看龙蛇落笔忙”的景象。笔墨飞舞间,一幅幅或隽秀柔美或遒劲有力的作品呈现眼前,一笔一画中彰显着长期练笔的功力。一幅幅赏心悦目的作品不仅展示着大家扎实的教师素养,更有着对中华汉字的热爱,对教育的情怀。老师们的字形正倚交错,大大小小,开开合合,线条粗细变化明显,跌宕有致,行云流水,落笔如云烟。老师们的硬笔书法作品或清新飘逸,或骨坚内润,或雄健有力,或端正俊丽…小小的方格之间挥洒出了老师们不同的气质和魅力。

功不唐捐终入海。教师的基本功越扎实,在教育道路上走的每一步才越踏实。尤其是青年教师,作为学校的未来和希望,更应写好方寸之间的规范字,练就扎实的基本功。通过此次比赛,教师们享受着中国传统书法的熏陶,陶冶了情操,平和了心境,提高了教师的基本素质。更可贵的是,本次比赛充分发挥了书法中蕴藏的德育因素的作用,为造就一支师德高尚,充满活力,和谐创新的教师队伍奠定了基础。

笔耕基础,粉字生辉

“三尺讲台存岁月,一只粉笔写春秋”,写好粉笔字是每一位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功之一。任何一个人,如果有一手好的字,一定让人羡慕不已。尤其是为人师表,一手好字,悦人悦己,对学生的影响长远。教师的粉笔字书写水平不仅直接关乎教师课堂教学效果,而且对学生练一手好字起到至关重要的引领作用。为了传承和发扬中国书法文化及展示教师粉笔字风采,也为了检测从学期初到现在教师们坚持练习粉笔字的效果,同仁中学七年级举办了教师基本功大赛之粉笔字比赛。

随着现代多媒体辅助教学在课堂广泛运用,传统的黑板板书往往容易被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取代。尤其是青年教师,熟练操作信息化设备,使其粉笔字缺少时间和机会进行磨练。但是整齐美观的粉笔板书不仅可以清楚的向学生展示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而且还可以让教师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加强学生对汉字美的认识。为此,我七年级级部无论是汇报课还是常规课,都通过粉笔字书写的强化训练,增强了教师粉笔字的基本功意识,美化粉笔字的书写,提高了教育教学技能。

在一块块黑板中,教师们目不转睛的盯着下笔的地方,粉笔沫在空中尽情释放着自己,“严谨”和“自由”在这一刻相交了。老师们将曹操的《观沧海》演绎的淋漓尽致,虽风格迥异,却各有千秋:有的行云流水、气势磅礴;有的娟秀端庄、流美疏朗;还有的鸢飘风泊、灵动优美......书到深处见文化,写到极致见精神。不论学科,不论教龄,每位教师都以一丝不苟的态度纵横在撇、捺之时,行走在横、竖之间。当最后一行诗被画上句号,老师们都会在黑板前驻足几秒,欣赏着他们的成果。

以粉笔字书写为契机,扎实老师们的基本功,同时,为教师们搭建一个相互学习与交流的良好平台,展现教师们的风采,也让老师们看到了别人的优点,更加促进了教师教育教学积极性的提高。

匠心独运 佳案共赏

教案是教师为了顺利而有效的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具体的安排和设计。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编写教案有利于教师弄通教材内容,准确把握教材的重难点,进而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更好的实施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  为此,我七年级级部在本周举行了教师教案评比活动。

在活动开始前,专门强调了本次活动举办的目的——是为了课堂的有效性。他鼓励广大教师们要认真编写教案,教案流程要完整,缺一不可。三维目标要符合学情,符合新课程。一堂课上下来,要能使学生明白教学内容,要让他“吃的饱”。

教师基本功大赛初结硕果,本次活动既为老师们搭建了一个挖掘潜能,展现风采,超越自我的机会,也为其他教师创设了互相学习,博采众长的平台,促进了教师观念的更新。

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将继续落实我校教学管理策略,引导每位教师夯实基础,提升自身教学业务能力,更好地培养学子。教师们将会以全新的姿态来教,来育,共同来创造同仁美好的明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