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色头联校《我爱家乡,爱我色头》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

(2018-10-12 11:38:34)
标签:

转载

好文分享

色 头 联 校

《我爱家乡,爱我色头》校本课程

开发与实施方案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性质与理念

校本课程的开发应该立足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育人德为首,对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应该是教育得首位,而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德育要注重启蒙性和生活实践性。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应该从爱学校,爱家乡起步,开发德育校本课程。我们的学校,我们的家乡,就是我们校本课程的生长点。历史不能忘却,我们有责任让那些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孩子们知道学校的历史家乡的历史。所以我们将从小学生入学起,有计划,分步骤对学生进行革命理想和爱国主义的启蒙教育,弘扬民族传统,发扬爱国主义精神。

我们把校本课程定为人文素养类的校本课程,是一门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融道德教育,历史文化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五爱教育于一体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课程实施中,我们倡导“综合性学习”,淡化教师单纯讲授,重视学生的参观、访问、调查等时间体验活动,在活动中学会合作,学会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在活动中经历情感体验,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发展。

二、学校与校本课程开发的背景

    新课程理念对基础教育工作者的观念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在这种背景下,联校召开领导班子会议,根据规模办学的实际情况,针对学校资源和社会资源,商讨学校发展大计:色头联校到底向何处发展?基础教育的性质、作用是什么?我们应该具有怎样的办学理念?研究讨论走特色办学之路,提高办学水平。在调查研究办学传统、师资状况等因素后集思广益,决心抓住课程改革这个契机,在开齐开好国家课程的前提下,进行课程改革,把校本课程的开发实践做为一项重要策略来抓,提出了以校本课程开发为依托,促进学校个性化发展的办学思路。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总目标

1、了解色头的过去、现在,知道色头的辉煌历史和深厚的人文底蕴,体会身为色头人的自豪感,培养对色头的热爱之情。

2、认识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地方特产等,探寻家乡的历史遗迹,寻访家乡的现代文明,感受家乡的美丽富饶和可爱,家乡自然的情感,奠定热爱祖国的基础。

3、转变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学习、探究,培养收集、分析、整理信息、、解决问题及欣赏、实践和创新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4、通过观察与思考,探究与质疑,调查与实践,在探究性学习中,继承民族文化、家乡文化中的良好传统,树立为家乡服务的伟大志向。

5、在德育校本的学习与活动中学会交往与合作,学会关心他人,欣赏他人,珍爱生命,珍惜今天幸福生活,享受成长的快乐,培养勤劳勇敢、诚实守信、勤奋好学、乐观向上的人文素养与美德。

四、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

1.特色性原则:充分挖掘和利用学校的历史及人文资源,依据学生实际需要和学校优势进行开发。

2.针对性原则:根据教师的专业特长组织实施,立足于学生实现和长远发展的需要,立足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3.开放性原则:坚持兼收并蓄,综合和实践结合,学以致用,构建积极、主动、自主、合作的教学活动,促进能力形成。

4指向性原则:学科融合、三维整合,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和学习品质的样养成。

5.可行性原则.着重考虑对学生的满足程度.

五、实施与管理

1.成立校本课程开发小组:

  长: 王宏峰

副组长: 王艳清  贾周青   陈旭珍

  员: 吴学兵  申旭清   牛旭伟 

         杨旭升  崔树岗   李松成

2.加强教师学习力度,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特长和爱好,通过听讲座,研讨等活动,到外校听课,不断更新观念,提高认识,提高理念,定期组织组员研讨,作到有组织有计划,有记录.有资料.

六、课程目标及内容

   (一)课程目标

   我爱家乡,爱我色头》课程目标设置如下:

   (1)认识家乡,了解和掌握地方文化知识和乡土社会、经济、自然、历史、生活等方面的知识。

   2)了解地方文化的特色,了解家乡地理环境特征,了解家乡社会经济发展。

   3)体验学习和调查的乐趣,积累实践经验。

   4)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形成服务家乡的责任感。

   5)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发展学生个性;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

    2、《我爱家乡,爱我色头》内容分为五大领域:

   1)色头镇概述:包括家乡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地貌、植被、生物种类和气候特征等。

   2)风景名胜:家乡的主要风景及旅游。   

   3)历史传说:包括家乡的行政沿革、革命斗争史、历史遗迹等、民间传说。

   4)家乡人物:家乡的近代乡贤及当代知名人士。

   5)快速发展的教育:色头近几年来教育工作所取得的显著成绩。

 

七、课程开发方式

1.课程选择:课程选择是校本课程开发中最普通的活动,使众多课程项目中决定学校付诸实施的课程计划的过程。

2.课程改编:主要是教师对正式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加以修改,以适合本校具体的课堂情境。

3.课程整合:超越不同知识体系而以关注共同要素的方式来安排学习的课程的开发活动。

4.课程补充:课程补充材料可以是矫正性和补充性的。

5.课程拓展:课程拓展材料的目的是拓宽正规课程,为学生获取知识,内画价值观和掌握技能的机会。

6. 课程新编:突出学校办学优势或特色的“特色课程”。   

八、校本课程开发的具体做法

    在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课程的组织是最富创造性的环节。培训教师:我们采用自学和校本培训形式,对学校教师进行比较系统的培训。培训的主题是校本课程研究,内容包括校本课程开发的维护与批判、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校本教材的编制等。确定内容: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经过讨论与研究,我们确定了由师生认可的课程内容,这些课程构建了一个既有知识传递,又有能力培养的校本课程结构。编写教材:编制校本教材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科学研究工作,也是一项很具挑战性的创造性劳动,它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校本课程实施的成败。在具体编写过程中,我们利用各种途径查阅了资料,多次去外出学习取经,借鉴经验,还多次召开了专题研讨会,统一教材的编写格式、协调各部分的内容、进行优秀课例的交流。

九、课程实施与管理

   (一)实施层次

    为顺利完成校本课程开发任务,学校在抓好课程改革实验的同时,鼓励教师积极参加课程资源的挖掘和校本课程的编写工作,鼓励教师树立全新的校本课程理念,在保证地方课程授课的基础上,把校本课程的开发实践延伸到各科教学的实践中,从不同的角度丰富和完善校本课程的内容,增强课程的实效性。实施层次分为:

   1)每周在1——6年级学生开设校本课程试教,探索授课操作性和作业题设计。

   2)每周在3——6年级学生开设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

   3)在每周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基础上,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实践考察,收集有关资料,为进一步的调查研究及活动总结做好准备。

   (二)课程评价

    分为实践成果展览和校本课程授课学校评价、学生评价,建立成果档案和评价档案。

    1、学生评价细则:

    评定方式:学生自评与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记分方式:等级+评语

    成绩来源:1、记家乡的一处景点的习作

             2、以“热爱家乡”为主题的小报

             3、“爱我家乡”知识竞赛

    2、课程授课的评价参照国家课程的评价办法操作,通过授课指导学生在生活休闲中进行实践,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