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你一个送外卖的,凭什么干掉北大学霸?”

(2018-04-11 21:03:22)
最近,有个外卖小哥刷屏了朋友圈,他叫雷海为。除了外卖小哥,他另一个震惊世人的身份是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总冠军,在比赛中击败了北大硕士彭敏。
中国青年报评论:“并非少年天才,也不是诗酒文人,雷海为的故事真实得像杜甫的诗。”
一个其貌不扬的外卖小哥,到底凭什么这么牛?
现在的生活中,我们对身边的那些鸡汤总是稔熟于心,“你必须不停奔跑,拼尽全力,才有可能得到你想要的一切。”
而真正努力的人却在谦虚地说,“别人能从游戏中得到快乐,我是从学习中,只不过途径不一样罢了。”
37岁的雷海为,其貌不扬,但是脸上的淡然和眼里的光芒是很难藏住的。
如王尔德所说:“吾辈皆身处沟渠之中,然其必有仰望星空者也。”
《中国诗词大会》,集合了全国的诗词牛人,他们有的来自名校,有的留学归来,有的终生研究诗歌,为什么是他夺冠,凭什么是他?
或许是因为,他对诗歌的爱,已经达到巅峰,没有人可以超越。
雷海为的工作是送外卖,风里来雨里去。
可他任何时候都带着一本《唐诗三百首》,等餐的时候、休息的时候,就拿出来背。
“一单外卖送到了,一首诗也背会了,心里特别高兴”,在节目里他这么说的时候,所有观众都忍不住为他鼓掌。



我们好像已经很久不再相信这句话了——有梦想谁都了不起。
他和其他几个外卖小哥一起租住在杭州一间几十平米的三室一厅里,一个铺位只要700元。
就是在这个简陋而低廉的床位上,他用一颗高贵的心仰望星空。
在第九期节目里,主持人董卿读出最后一题:
“请根据所描述的线索说出一句诗:A.作者名气不大但诗句妇孺皆知 B.这句诗已用为七字成语 C.这句诗是作者在山洞读书时所作……”
还没等对手反应过来,雷海为已经脱口而出:一寸光阴一寸金。
台下董卿,忍不住为他振臂高呼!
总决赛中,有一道题,评委才画了一个屋檐一个窗户,他就按下抢答器,说出了李商隐这句: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么点信息就能答对,所有评委都很诧异,雷海为却平静地说道:因为你把窗户画在了西边。
一定是因为他的心里装着“西窗烛”,装着“巴山夜雨”,才会在此刻脱口而出,连北大才子都叹为观止。
我们总说,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但是你看雷海为,一个普普通通的外卖员,已至中年,住着700元每月的床位,骑着一辆电动车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没有人多看他一眼。
生活艰难,但并不苟且,因为他把《唐诗三百首》揣在怀里,没有人可以抢走。
因为他除了会说“您好,您的餐送到了,麻烦给好评”,还会说“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因为收入有限,他没多少钱买书。所以他一有空就往书店跑,把喜欢的诗词背下来,再回到家默写。
就像董卿说的:
“你所有在日晒雨淋、风吹雨打中的辛苦,你所有偷偷地在书店里背下的诗句,在这一刻都绽放出了格外夺目的光彩。”
“你在读书上花的任何时间,都会在某一个时刻给你回报。”



第一季诗词大会的时候雷海为就报了名,但简历都石沉大海。雷海为没放弃,直到第三季终于得到回音。
高中时因为没能转到更好的学校,他心情一落千丈,无心学习,所以没考上大学。20岁,雷海为就从家乡出来打工。推销员、电工、洗车工……他都做过。
23岁的时候,雷海为偶然在书店看到一本《诗词写作必读》,被书中的诗深深吸引,于是从此,他就在双休的时候专门去书店看诗词的书。
每背完一首,他都会在纸上做记录。到今天已经有1070个条目,最开始记录的那张纸也都已经泛黄,发皱。
第九场比赛结束,雷海为拿下擂主。雷海为说:“那一刻我完全感受到了,什么叫掌声如潮。”
南京师范大学的郦波教授评价他:“海阔天空,大有作为”。
现在的雷海为已经回到杭州继续送外卖,生活平凡得和之前没什么两样。面对亲朋好友的夸奖,他常常无所适从,不知如何回应。
接受采访时他说:“这么多人关注我,其实关注的不是我个人,这种现象证明,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喜欢传统文化,我认为这是一种好现象。”
“现在很流行说“诗与远方”,我认为这是人世间的一种追求,永恒追求,不管眼下的生活环境怎么样,人都要有梦想要有追求。对我来说,诗歌意味着一种精神上的寄托,我能够从中得到快乐。远方就是需要去追求的美好生活。”



记得周国平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学习是一辈子的事,学校教育仅是一生学习的开端,即使读到了研究生毕业,情况仍是如此。”
但好多年轻人,还是选择在最好的年纪得过且过。
早上睡到自然醒,错过的课就错过了;点份外卖,打开视频,一边吃一边看,被男女主的爱情故事感动得泪流满面,顶着昨晚熬夜的黑眼圈,期待着真爱。
期末考试?不挂科就行,保研率那么低,反正怎么也轮不到自己。
著名学者尚永丰曾在网络上怒批,年轻人不要安于现状,要不断地挑战自己,要问自己:难道我就这点本事?
纵使压力很大,但更多人的佛系与“释然”,不过是短暂逃避的借口。
与上进的欲望相比,眼前的苟且总是容易且舒适,可人要为它潜在的代价所付出的,是若干年后无法挽回的懊悔。
经典电影《风雨哈佛路》中有句台词,“没有人可以和生活讨价还价,所以只要活着,就一定要努力。”
多少人在嘲笑着不自量力地跃龙门的鲤鱼时,却不曾想到那只温水里的青蛙已然就是自己。
一个送外卖的,没有在一夜爆红后出人头地,但至少他曾触及梦想中的“诗与远方”,在忙碌的生活中看到不一样的美;暮年的老人,没有因为勤奋学习而暴富发财,但于社会而言,她们存在的意义更加弥足珍贵。
别骗自己活在“以后”。如果想改变现状,就从现在开始。
有人习惯说:已经晚了。但“现在”,永远是最恰当的时候。
对一个真正有追求的人来说,生命的每个时期,都是年轻的、及时的。
大多数人只看到了生活艰难,看到了“假如生活欺骗了我”,但也有人身处阴沟,却对浩瀚的星空心向往之。
别人的梦想成真,我们只能是看客,只能用力鼓掌。
而之于我们自己的人生,每个人都是主宰,都应该有扬帆出行的勇气。
不管你多大,在哪儿,是什么身份,记得英雄不问出处。
愿你即使生活在泥泞之中,也不要放弃仰望星空,有一天,你将如浩瀚星河,在平凡的生活里发出最耀眼的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