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来听我的演唱会,在十七岁的初恋第一次约会,男孩为了她彻夜排队,半年的积蓄买了门票,一对我唱得她心醉,我唱得她心碎,三年的感情一封信就要收回。”
有一次外出旅行的时候,出租车师傅单曲循环了张学友的《她来听我的演唱会》,外面很冷,窗户上有了呵气,一时间就觉得鼻子尖发酸。
打开微信问闺蜜:“你说,我写这么了多东西他有没有看到,他有没有一点点后悔当初没有和我在一起,或者哪怕突然有一个瞬间花一点时间想起我。”闺蜜回复我:“智障。”
我最长时间的一条置顶日志大概是用了好几年之久,我写着:他是我所有美好的代名词,可是我却不希望他喜欢那个时候的我,那是的我不优秀,不美丽,以及我费尽心思时刻想要出风头的小聪明,只为欲盖弥彰,捕风捉影让大家记住我是一个坏女孩,其实只是想让自己变得特立独行,让他一个人看到,然后记住我。”
不管到了现在还是当初,我们在感情中的对自己的较真,不过就是想让他看到,有这么个女孩喜欢他,她现在还挺棒的。无论是现在的成熟还是之前的幼稚,无论是任性叛离轨道,还是恨不得燃烧自己执着地去接近他,就是希望有一天,这些情感能够发光。
即便这些年有一方,走了一些奇奇怪怪的路,经历了一些坎坷,但还是拼命接近无动于衷的一方,只为不让自己后悔。
在看最好的我们,片尾结局的时候:耿耿转过头,看见余淮笑着挠头,一瞬间被暖到。旁白说:“当时的他是最好的他,可是很久很久以后的我才是最好的我。最好的我们之间隔了一整个青春,怎么奔跑也跨不过的青春。”
在最好的我们下面有一段剧评:“仿佛回到许多年前的那个夏天,再也无法抑制的哭出声来,高中那三年我经常随手抄起各种东西撩他,也经常被老师警告不要打扰好学生学习,可那时叛逆的我怎么会听老师的话,有一天他逃课拉着我穿过小巷,跑到树林里找了一片开阔的地方,埋下来而我们的十年之约,这件事情被他父母闹到学校,老师给我警告,勉勉强强的读完高中,就选择了离开家乡,走的更远了,但是常常会想念校园里发生的一切,我也不知道他现在是否还好,也不知道他是否去挖开了当时的那片土地。
我回复了剧评:“人总是会莫名怀念,怀念某一个夏天,某一个时间的节点,和那时遇到的人。 只是我们除了往前,无路可走。”
我一直固执的认为,在最好的年纪里我们根本不懂得如何去爱,我们的所有对另一半的期待都是来自于自身之上的一个高度。
有些女孩儿幸运靠着皮囊好就可以到达,可是大多数的普通女孩往往需要,再慢慢走好久才能到达。
那时候的他大概是最好的他,可是那时候的自己也却是最差的自己,所以,我们就这样擦肩而过。也许最好的我在所谓的以后得未来里,但这确实是告别懵懂最好的方式。
也有人问我最好的年纪是什么时候?
王小波在黄金时代里是这样说的:“那一天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
而我认为大概就是高中三年,那个时候写不完的作业,睡不完的觉,噩梦一般的起床铃,教室后风扇的嗡嗡声,同学间互相讨论不完的题,上课间隙看着暗恋的人傻笑,同学老师疲惫的双眼,不间断的大小测验考试,毕业几天为自己打气的全班认真合唱。
大概吧,每个女孩儿情窦初开在初中,而高中对爱懵懂却又触手难回,那个时候以为对方不喜欢自己的时候,以为对方只是不喜欢我的很具体的东西。甚至还会问对方不喜欢我哪一点?我去改,可是在各自疯狂的成长期,逐渐对美好定性为某一方面,并且在脑海里出现,你应该会喜欢我的一种认知,那个时候才发现,原来对方不喜欢自己是真的不喜欢,感情这种事情不是一方付出就可以能够改变的。
我听到过最心酸的一句话:“不是我在最好的年纪遇不到你,而是,我在遇到你的时候却把最好的自己用完了。”
我们总是要走一些崎岖的路,这样才能慢慢成长,变成现在优秀的自己。
我和闺蜜说:“我特别喜欢现在这个状态的自己,似乎所有的事情都在按照既定的方向前进。大概那个时候喜欢的男孩子,是最好的他,可是现在的我是最好的我,虽然我们隔了整整十年,可是这十年我却变成最好的我。”
有时候你想让你的全世界都看到你的努力 ,其实你只想让他看到你。
后来我写了很多关于他的故事,还扬言以后出书了要送给他一本封面写着:“我变成了我想象中你喜欢的样子,可是我不会出现在你的世界。我朝着这些样子去努力,只为了向你证明,当时的不堪仅仅是因为喜欢。”
书上说;“这一生能遇见一个爱到入骨的人,爱到极致,无论多久,几年,甚至几十年,到面对那个人时,努力压在心里的感情,在那瞬间全部崩塌,从眼神里全跑出来,让你不敢直视他的眼神,怕看到自己都是那么炽热,都会烧伤自己,所有的爱不爱,在细节里体现的淋漓尽致,而你再也不会遇见第二个我。
可是,这些深爱和秘密都是由于你在最好的年纪里遇不到他,再往后的岁月里疯狂生长,只是为了自己此刻是最好的,能够全部给他。
不是最好的年纪遇不到你,而是在遇到你的时候我或许不是最好的年纪,但那个时候一定是最好的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