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你下课》:我们不在同一个学校,可我想陪你一辈子。
(2018-01-18 20:11:46)
中午刷朋友圈的时候,发现朋友圈被周杰伦的《等你下课》刷屏了,因为今天是周杰伦生日,也因为这首歌真的很让人缅怀青春。
说实话,周董的歌总有一种魔力,让听歌的人陷入歌词情境中,无法自拔。
写青春的歌不少,但让人听完就能立刻在眼前浮现画面的真的不多。
所以在听歌过程中,我一直在想,周杰伦已经不在是当年那个青涩懵懂的人了,也不在年轻,为什么写的词,做的曲,乃至唱歌时候的感情,一直这么“青春”,总让人觉得这就是一个十八岁少年在说自己暗恋的心境。
不过说真的这首歌的背景本就是十七八岁的暗恋情愫,不需要很多的精致主义和功利主义,就是学生时代穿着宽松肥大的校服,挤在校门口的奶茶店买奶茶和路边摊排队买煎饼果子的普通青春,就是我喜欢你,我喜欢等你下课一起回家的青春。
而且,很多时候越是看起来很简单很通俗的共鸣情感,越难描述。
哪有那么多轰轰烈烈的青春,不就是偷偷暗恋个谁,写写情书,偷偷再教室外面等她,还假装很巧。
会算好她去学校的时间,然后尽可能的在校门口再来个偶遇,会希望跟他上一所大学,跟他继续做同学,会希望离他再近一点。
所以,在听这首歌的全程,我就想到了我十八岁那年。
温柔的曲调,
叙述的歌词,
一切都是那样刚刚好,
不多也不少
足够让我回忆那段旧时光
那段像极了那一年你和我的记忆
那一年,在学校的某个角落里与你擦肩而过,却没想到那一次的回头就是心动。
总会找些借口偷偷路过你的教室,装作不经意地回看,哪怕只能看到你依稀的背影。
我会在每天早上早起一个小时给你做爱心早餐;我会观察你的行动路线;我知道你什么时候会在球场;我知道你什么时候会安安静静地在图书馆自习。却唯独不知道,要怎么藏着那一份喜欢,要怎么假装不经意地说出那句表白。
我也会无数次看着遥不可及的排名榜,偷偷打听你想报考哪个大学。会为了跟你在大学里继续相遇而拼命努力,可是,两个人始终有差距。
我们的结局就像歌曲里面唱的一样:“当我开始学会做蛋饼,才发现你,不吃早餐”。
毕业后,我们不在同一所学校,可是,我依旧会每天翻你的微博,翻你的签名,翻你的朋友圈无数遍,就像,默默地陪在你身边。我们不在同一个学校,可我想陪你一辈子。
不知道,你是否知道,每一次的刚好相遇,都是我的精心安排。
那一年的我,像个跳梁小丑一般,每天自娱自乐的开心,也一个人吃两份早餐,然后偷偷等你下课。
其实读书这么多年,印象深刻故事和人也不少,但听着这首歌,却让我如此百感交集,还想起了朋友西子的浪漫故事。
西子我的高中同学,她青春故事的男主角,是一个门门功课都是A的完美男孩,暂且叫他A吧。
现在回想起,觉得用儒雅谦逊这个词形容他再好不过了,从没见过他发过大脾气,闹过大情绪,或者和谁红过眼。
所以,也是很奇怪,不知道当时的西子哪里优秀,吸引了这么好的他的注意。
那时的他天天在路上巧遇我和西子,然后有一搭没一搭的跟西子聊天,巧遇的次数多了,我也明显感觉到他可能是喜欢西子的。
但是他很理智,从来没有打扰过西子,只是在有一次聊天的时候,态度坚决的告诉西子:希望她能和他考同一所大学。
说实话,西子的成绩很烂,跟A上同一所大学的机会很渺小,但西子在听到这句话之后,便开始了努力学习的节奏,也拾起了自己丢弃已久的钢琴,准备以艺术生的身份和A考同一所大学。
结局是西子虽然没能和A在同一所大学,但他们两之间的学校却只隔了一条街,来回只有十分钟的车程。
每天西子不上课的时候,就会去A的学校等他下课,然后一起去吃饭。A也会在西子的学校等她下课,然后一起去过属于他们二人的小生活。
我们不在同一个学校,可我想陪你一辈子,是真的。
就像很多人都说,在最没能力的青春里,遇见了最想照顾一辈子的人。
那个时候,最浪漫的事情,大概真的是等你下课了。
那个时候,青涩的我们,会安慰自己“爱是不是不开口才珍贵”。
也经常会有同学在小树洞里问:我喜欢一个人,可是我不敢让他知道,怎么办。
喜欢就勇敢地去表达吧,也不要纠结什么自卑,什么害怕没有回响。
在爱情面前,主动追求,主动付出,不是卑微。如果喜欢一个人,连主动的勇气都没有,除非他也喜欢你吧,不然,哪里可能平白无故地在一起。
你走出了第一步,说不准,就引来了他走的九十九步。
从前,你等着一个人下课一起回家,你不敢把喜欢说出来。
如今,你还要把喜欢当做秘密,永远藏在心底吗?
你自卑吗?你觉得对方很优秀自己踮高脚尖也配不上吗?
可是,他何尝不也是这样认为自己。
喜欢一个人的时候,很容易觉得自己卑微。在自己的眼里,对方每一处都是会发光的。
“躺在你学校的操场看星空,教室里灯亮着你没走。”
你在默默地等他,说不准,他其实也在等你呢。
等你出现,等你的一句喜欢。
所以,鼓起勇气,大声说出自己的喜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