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上大学后,父母和我们,以爱的目的分离,以泪的方式相聚,以电话的方式沟通。
蝉在窗外叫个不停,唤醒一树又一树的夏风。
夏阳从乌云中探出头来,在马路上,在小巷里,在墙角上,投下一树树斑驳的阴影。
邻居阿姨家的孩子,坐在门口的葡萄树架子下抠着手机,焦灼地查询着录取通知书的送达时间。
手机上,不时弹出山东徐玉玉案一审结果:那起电信诈骗的主犯被判处无期徒刑,只是怎样的惩罚都换不回那个戴着眼镜的清秀女孩的一生。
命运截然不同,时间如此匆匆。
等待录取通知书即将去远方求学的孩子,怀着梦想与憧憬,渴望告别父母逃离故土,踏上一段充满希望的青春征程。
而已经走出大学校门的我,终望着窗外的夏风与树影,满腔怅然若失,满脑回忆影踪。
遥想5年前,我手握录取通知书,怀着忐忑又喜悦的心情,面无表情地告别父母,足底生风地逃离故土,庆幸终于挣脱家人的掌控,终于远离那从小长大的城市,终于开启崭新的人生。
5年后的今天,我稳稳地行走在一地夏阳一路树阴中,从自卑倔强成长为理性稳重,却不得不承认:
从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刻起,父母只剩下背影,故乡只剩下夏冬。
大学录取通知书,之于每个学子,都是一枚苦读的勋章、一份成人的证书,是一张离别的船票、一纸牵挂的信笺。
5年前,读到这段话时,我觉得晦涩又矫情。
5年后,写下这段话后,我读出眼泪与深情。
5年前的那个夏日,老屋前的柳树上挂着一轮又一轮的阳光,门口的池塘里的鸭子欢快的慢游着,后院里的羊群咩咩的和炎热的天气叫嚣着......
我坐在院内槐树下的小竹床上,捏着人生的第一份大学录取通知书,想到从今后就能远离唠叨的父母,逃离偏僻的家乡,去一个崭新的城市遇见一群陌生的人,开启一段前所未有的生活,是何等的期待与憧憬。
那时候,我不解离别的哀愁,不懂前途的凶险,错以为,父母永远不会老,老屋永远不会塌,小村永远不会衰,地里的庄稼见到风雨就会自动生长。
5年后,当我第一次重返那土那地那村那家,跟随已经略显微老的父母,在荒草满地、房屋倒塌、村民逃离的小村内行走,才悲哀地意识到:
我是父母的孩子,但终将成为他们牵挂一生相见寥寥的远方。
我是故乡的游子,但终将成了她日渐陌生又终将遗忘的叛徒。
这人世间的很多爱,都以长相守永相聚不分离为目的。
只有一种爱,送别于不断目送,成全于相互分离,那就是父母对子女的爱。
自收到大学通知书那天起,我就开始一次次把背影留给父母。
“没事,家里一切都好,你只管好好学习。”
“学费不用你发愁,等粮食收下来钱就有了着落。”
“我和你爸身体都很好,一点毛病都没有,你只管忙你的。”
“你只管去外地,只管去闯荡,不用考虑我们。”
……
自18岁那年起,我对这些父母在电话中、在相见时重复最多的话, 一度信以为真。
我以为家里真的一切都好,粮食卖了就能换回我的学费,父母的身体从来不会生病,我去再远的地方他们也从不担忧。
后来当我渐渐得知,我远离家乡在外求学的日子里,父亲每天都要干活十几个小时才能凑够我的学费,母亲更是放着年幼的兄弟不管,也只因为我的一通电话,就跑到镇上给我打生活费。毕业后听到我还是决定去外地上班的那天,父亲一个人躲在小屋里抽烟到深夜,而母亲也担心得一个劲儿抹眼泪……
我才明白,放开儿女勇敢追梦又祈祷他们安然无恙,渴望儿女远走高飞又企盼他们天天回家,是我父母的心,也是天下所有父母的心!
它是你暑假归来时老树下的翘首以待,寒假进门时的热腾饭菜,探亲回城时的一壶香油,思乡月夜里的满地雪霜,凝视相框时的不变笑容……
它来自父母与故乡,流淌你身与你心,不管过去多少年。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学习这首诗的时候,我根本不懂孟郊那一刻心情,直到多年后,我才渐渐明白,这世上,唯有一种相见,不需要预约,那就是看望父母。这人间,唯有一个地方,不需要设防,那就是父母面前。
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场挣脱逃离又慢慢回归的过程。
每个人的成长,都是一场与父母和解、向父母靠近的朝圣。
每个人的辉煌,都是一场用砥砺前行回报养育之恩的致敬。
我们终将成为父母的教化和传承,父母始终都是我们的堡垒和乡愁。
蝉依旧在窗外叫个不停,唤醒一树又一树的夏风。
我坐在窗前,心绪复杂又一气呵成地敲下这篇文字,只想对看到此文的所有人说——
愿出征青春的少年,在岁月的磨砺中,渐渐学会转身靠近那孤独守望的背影;
愿驰骋梦想的我们,在时光的缝隙里,慢慢懂得转身拉长那送春迎秋的夏冬;
愿每一盏故乡的灯,都能照亮游子归乡的路,都能温热父母思念的情。
愿我们与父母,一路目送一路分别后,终能相互靠近,因爱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