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看《奇葩说》,其中一期的辩题是:“剩男剩女”找对象,要不要差不多得了?
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我坚守着我的标准,找那个由衷懂我的人,因为我发现,真的没有那么简单就能找到那个聊得来的伴侣!”
一句“聊得来”戳中了多少人的痛点,道出了多少人的心声,因为有很多关系就是聊不来而无法进行下去。
“聊不来”在感情中它不是蚀骨的大痛,却是令感情疏离的暗疾。
同事小雪和前男友,很般配的一对金童玉女,但最后两个人还是遗憾地分手。
我问为什么?小雪说:“不因劈腿,不为物质,而是聊不来。
两个人每天都搜肠挂肚地找话题,然而就是进入不了对方的频道。”
比如小雪爱读书,每次遇到喜欢的章节都愿意分享给男友,但她的男朋友却说:“读书有什么用,有读书的
时间好不如好好学习怎处理家务!”小雪很扫兴,再也不和他讨论读书的趣事了,虽然读书是小雪的最爱。
“再比如我半夜里想到什么了,给他打电话,他就会说:几点了?多困啊,明天再说吧。
“有些话,就是那个时间想说,过了那个时间就不想说了。找到一个你想跟他说,能跟他说的人,不容易。”小雪惆怅不已。
听到小雪说的话,突然之间觉得那种绞尽脑汁地想和别人找话题聊的样子,真的让人心累。

在《红楼梦》中,宝玉挨打的章节,宝钗和黛玉探视有很详尽的描述。
宝钗见宝玉,送的是药,情急之下,说出了“心疼”之语,令宝玉感动,但此时她仍不忘劝宝玉走仕途之路,任何出格之事她都很警醒。
黛玉则不然,她的价值观与宝玉相同,因而她能抛弃世俗的功利。她劝宝玉“你从此可都改了罢”,也是为宝玉的安危着想。
显然宝玉和黛玉因为共同的价值观而情见乎辞,更聊得来。
生命中如果出现这么一位,和他聊天能体会到交流的乐趣,期待和他每一次聊天并意犹未尽,彼此越聊,就越快乐;彼此越快乐,就越喜欢对方,这将是多么珍贵惬意的人生。
《还珠格格》里的乾隆,后宫粉黛三千,他最爱的人是令妃,他到令妃那里,最爱说的话就是:“朕想和你说说话。”两个人总是有聊不完的天。
后来,令妃因为替小燕子他们求情,被皇上禁足,但皇上也在这之后每每郁闷时,总会走到令妃宫前,却不敢踏进宫门,贵为千古大帝,连一个聊得来的人也没有了。
可见“聊得来”是多么可贵的情感,是我们在遇见任何困境时,第一个想倾诉的,秒懂我们心意的那份贴心。
不仅仅是爱情,在友情中“聊得来”也是最重要的情感基石,经得住时间和现实的考验。
庄子有着旷达的心境,视富贵荣华有如敝屣。在他眼中“以天下为沉浊,不可与庄语”。
像庄子这样的人,能够聊得来的朋友,除了惠子之外,恐怕不会再有其他的人了。
他们两人,在现实生活上固然有距离,在学术观念上也相对立,但在情谊上,惠子确是庄子生平唯一的聊得来的契友。这从惠子死后,庄子的一节纪念词上可以看出。
庄子送葬,经过惠子的坟墓,回头对跟随他的人说:“楚国郢人捏白士,鼻尖上溅到一滴如蝇翼般大的污泥,他请匠石替他削掉。匠石挥动斧头,随手劈下去,把那小滴的泥点完全削除,而鼻子没有受到丝毫损伤。
庄子引借故事悲叹自己再也没有聊得来的人了。
本是势不两立的正教刘正风和魔教曲洋,因《笑傲江湖曲》而同醉音律,求得同死;俞伯牙和钟子期的《高山流水》瑶琴知音,子期死,伯牙终身不抚鼓琴;陈志远死的那天,黄磊决定再也不唱了,因为穿越时空的心音,总是痛的让人无法承受……
“聊得来”是生命中最美好的相通,是最深刻的友情。

之前看到过这样一句话说:“很多人结婚只是为了找个跟自己一起看电影的人,而不是能够分享看电影心得的人。如果为了只是找个伴,我不愿意结婚,我自己一个人都能够去看电影。”
大多数的人结婚的标准就是找一个能够聊得来的伴。诚如作家铁凝说的:所谓“聊得来”的深层含义其实是读懂你的内心,听懂你的说话,与你的见识同步。
聊得来,是两情相悦的一种习惯;
聊得来,是两心互通的一种眷恋;
聊得来,是两个灵魂世界的契合。
我们渴望遇到聊得来的人,在人生这趟旅程中,才不会感觉自己那么孤单。
当你在天南地北的胡吹海侃之中,发现了一个与你相近的灵魂,那种鲜活的体验,那种知已的感受,简直感激涕零。
世界上最幸福的事,大概就是身边最重要的人,随时都能和你聊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