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毕业之后,你和同龄人的差距是怎么拉开的》

(2017-06-05 18:52:17)
    有一个朋友问我:
    曾经有没有那么一瞬间,你有一种大势已去,再也无力回天的感觉。
    又或者,大局已定,从今往后,自己永远只能是局中的一个被设置好路径的棋子。
    我回答的非常肯定,从来没有。
    朋友说,她有好多这样的瞬间,比如高考分数出来的那一天,比如毕业面试无果的那一天,比如毕业之后,有些人越走越远,路越走越宽,自己看着她们的背影,心里却知道,再也追不上了。
    前两者都是瞬间无力回天,而最后一种,是你知道大势已去,你知道自己想要抬腿却毫无力气,像是眼看着身后猛兽追赶,才想起自己好像是一只武功全废的小肥猫。
     我听得毛骨悚然,却能感受到很强烈的画面。
     我自己也已经毕业一年了,这一年周围的人来来回回,同龄人之间的境遇千差万别,有的人在读研究生,有的人自己在外地打拼,有的人则在家乡小城过着安逸的生活,每个人的成长,变化的都很惊人,也有一些人在不知不觉中失去了本该属于自己的机会,心有不甘,却无力改变。
      毕业之后,同龄人之间的差距是如何拉开的。
 
 
      应试教育除了让人失去创造力之外,还有一个特别大的弊端。
      它只教我们,要拼命的考高分,考第一名,这样就可以进入好的大学,有一个明确的标准,你只需要努力就行了,考第一名就是好,考最后一名就是差,没有别的选择,只需要全力以赴。
      而出了学校现实往往不是这样的,你面临的是自己要去判断哪个行业前景好,去判断哪个方向未来成长比较大,去预估自己五年内可以做到的事情,甚至需要有十年的前瞻性,去决定自己当下该迈出去的脚步。
      因为,第一步选择没有判断好,那么同样努力所带来的结果,千差万别。
      有一个女友小鱼是建筑系毕业,毕业后去了一家事业单位。朝九晚五,画着一张张不知名的公共设施的设计图,拿着死工资。
      她是那种名校建筑系毕业,几万人争一个事业单位编制都能被她考上了的学霸。
      她说,之前自己并没有多想,老师说好的家长说稳定的,且竞争如此热门的岗位,就是她所理解的好。所以按部就班考了这个事业单位,但是往后,工作就是日复一日的重复性劳动,没有人告诉她,她该以什么方式成长。
 
 
      小鱼有两个学金融的闺蜜,硕士没毕业就一直研究着最前沿的行业动态,和她们聊天,每周都有新的内容,行业判断,趋势,资本,风口,她们紧着时代潮流,随着大潮全力冲刺。
      普通人在盼望着5%,10%的工资涨幅,而她们以同龄人的好几倍速度积累着财富,她们的财富不是线性增长,而是指数型增长的。
       她们是小鱼认识的唯二,全部靠自己的钱在北京首付买房的。
       而比财富更重要的,是成长。
      小鱼说,工作两年后,她觉得知识结构和大学里并无不同,反而很多大学里会的,都开始渐渐忘记,而那些在互联网风口一线的女友们,每三个月知识结构都在迭代,她们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成长着。
      当你亲眼看到,昔日同一起跑线的闺蜜,一路狂奔,他们从未担心过房价,从未担心过失业,因为她们自己就是最好的财富,她们让这个财富不断地在增值,你就会明白,选对一个方向是多么地重要。“
      就在去年,小鱼勇敢跳出了舒适区,开始了自己的互联网时代,别人下订单,她给他们设计dream house。今年,她的订单已经达到一个至高点,也开了一家自己的工作室,她这个月还要去法国继续深造。
      所以你看,人和人之间智力情商的差别其实并不大,换一种思维,选对一个方向,就是不一样的人生。
 
    
       亲爱的朋友们,不管你做什么,你首先要爱的就是你自己,你做着自己热爱的事业,你赚的多一点,title高一点,再美一点,那么全家人也会多爱你一点。
      非常不幸,这是人性。
      毕业之后的五年,十年,是巨大的分水岭。千万别拿自己的事业,青春,自我价值去豪赌。因为大多数的结果就是,“你那个闺蜜,你那个朋友的生活越来越好,而你,却还在原地踏步。
       这些时刻,你心有不甘,却已无力改变。
       所以你懂了吗,毕业后那些越跑越快,越跑越精彩的同龄人们,并不是一开始手里就握着一手好牌,而是他们懂得判断大势,他们从一开始就明白人性。
       也许他们做决定的那一刻,不被人理解,但等到周围人都看清大局的时候,已经彻底没有机会追上他们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