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一个倾听你的爱人,在以后的生活中有多重要》
(2017-03-14 15:21:50)
有人比较过西式派对和中式派对的异同。中国人开party总是把重点放在食物和房间装饰上,却没有真正创造一个交流的气氛。而去过很多西方party,食物和场地往往特别简陋,大家就拿着酒杯烤着炉火聊天,不知不觉聊到天明。
好在最近终于火了一个游戏叫狼人杀,再简陋的场地,大家都能围坐在一起,顺次发言,酣畅淋漓地展现智商。
觉得狼人杀提供了绝佳的交流范本——一场赏心的对话,大家既是倾听者,又是交流者。
03
/
/
我不止一次在公众号提到过,情侣之间更重要的是要彼此的聊伴,有精神的共振。而且这种谈话大多跟精神层次无关,并非只有两个文学博士的聊天才能升华出大意义,二人聊生计事,聊细碎的生活,只要你认真倾听对方,给予走心的回应,生活必然不会单调。
女朋友把逛街心得跟男朋友分享,去过哪些店,试了哪些裙子和口红,最后为什么剁手买了这些……无非是把好心情也传染给对方,希望对方也有积极的回应。男朋友今天支持的球队赢了比赛,也兴高采烈告诉女朋友,也是希望自己的心情有人懂。
从前对世间万物的感受只能一个人默默消化,或者写进日记里,而谈恋爱让你的情绪多了一个出口,从此,你对天地人兽对悲喜人间的看法,都能得到对方的倾听。
04
/
/
倾听也是件很有门槛的事。做个高质量的倾听者,并不仅仅要有“意愿”这么简单。像伯牙和子期之遇,前提是必须有丰富的乐理知识和鉴赏能力。还有当年那个周旋在各种男人之间的莎乐美,能激发尼采和弗洛伊德源源不断的灵感,想必她自己也有相当丰富的知识量。
聊天聊多了,你会发现,谈话的主宰权并不是的表达者,而是倾听者。甚至说,倾听者之间决定了一场谈话的话题范围与质量。你跟只关心综艺八卦和化妆品的小姑娘聊天,也只能侃一些明星逸闻。跟只关心诗和远方的文艺青年交流,相比得把理财啊创业啊融资啊之类的话憋回去,只能聊聊“侯孝贤到底受小津安二郎影响有多大”这种话题。而一个见识广博心态开放的倾听者,才能让你全然敞开自我。
太多时候可与言者无二三。但我更想做倾听的那一方,看到朋友因为完成一场倾诉并得到妥善的回应,从而眉头舒展,心中的挂碍缓释几分,这是件很有成就感的事。
夏洛蒂·勃朗特在《简爱》里忘了借谁之口说了一句话——“你的高明之处不在于谈论你自己,而在于倾听别人谈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