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很小的时候,就爱上了一座城,在我去过那座城之后,我就更加爱她了——北京。
看着每年过年从北京来的那些亲戚走进我家里,一边喝着酒一边讲着北京的好。
他们的笑声爽朗,殊不知,我已经在心底为自己默念出一个去北京的梦想。
十几年前随夏令营的伙伴们到达北京时,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踏在结实的首都土地上。
那十几天,我们在北京的古迹中穿梭,更加确信了她的好。
我看见那宽阔的马路,那川流不息的人群,那么多装修精良的店铺在街上连绵不绝。
长大后,我更确信自己去北京的梦想,仿佛那里就是所有美好的集中地。
我以为,我总有一天,会再次站在那片结实的土地上,在那熙熙攘攘的热闹城市里,做一个穿着套裙的白领,每天穿梭于时尚的最高端,我的高跟鞋在二十层高的写字楼里嗒嗒地响着,就像是那走得飞快的钟表,无时无刻不在提醒我更好生活的到来。
很遗憾,高考之后我并没有与去北京上学,毕业之后也没有去北京。
然而,北京的好,仿佛所有人都知晓。
大学毕业前和班里的同学讨论去向,才发现大家竟都和我一样,用四年熬一个去北京的机会。我们的对话常常这样发生着——
“毕业后回家乡吗?”
“不,去北京!!!”
那去北京的回答干脆坚决而充满期待。
我从前一直觉得,所有人都应该去远方,在陌生的街头为自己寻一场灵魂的改变。
然而在之后的人生中,我渐渐地发现,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实现一个“去北京”的梦想;而“去北京”,也并不是一个人实现梦想的必要因素。
几天前,我辗转得来大学时代的朋友小张的联系方式。
很多年不见,才知道当年那个一心一意想去北京的小伙子,毕业的时候,因为母亲突然病重,而不得不回到了家乡。
他在家乡那个小城市里开了补习学校。
那一年,他没有一天睡觉超过五个小时,常常天不亮就起床,然后披星戴月地回家照料母亲。这样的日子过了整两年,小赵的学校已经初具规模,课程也变得丰富,学生也变得越来越多,他甚至可以请别的老师来帮他授课,分担一些困难。
我问他:“还想去北京吗?”
他笑说:“哪里都是我的北京。”
我心里明白,他那坚持不懈的努力,就算放在世界的任意一个角落,都有一天会带他走向今天的成就。
最近和一些朋友聊天,他们从前和我一样相信着“去北京”,坚持认为北京是梦想落脚的符号。
一个朋友在毕业后去北京折腾了几年,之后忍受不了大城市带来的压力,
他来到一个二线城市,而在北京体验的一切,让他在这个城市里看到了很多创业的好机会。
他见到我说的第一句话就是: “谁说实现梦想一定要去北京呢?”
是啊,谁说实现梦想一定要去北京那。
理智地想一想,如果当初的自己真的如愿去了北京,估计现在的自己挤在二十平米的筒子楼里,为一天的工作烦恼,不会像现在这样,结束一天的工作后,安静的坐在家里用文字梳理自己的情绪。
没有一个人的梦想是可以被否定的,因而,我总是期待每一个不顾一切“去北京”的年轻人,最终都能从地下室搬进二环内,用实现了梦想的人生去回应当年那份浓烈的北京情结。
而我们每个人一定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买衣服的时候你本来想买黑色却听了朋友的建议买了白色,可回家之后你发现你还是喜欢那件黑的,于是这件崭新的衣服就被挂在了衣柜里再没露过脸。
选恋人的时候,你听了爸妈的话觉得那个对象更踏实靠谱,在一起之后你却发现还是喜欢自己选的那个,于是这段父母安排的恋情草草结束。
成年之后,一个必备的技能就是你清楚的知道你想要什么,什么样的衣服,什么样的生活,什么样的伴侣,什么样的人生,然后知道自己该怎么做才能实现。
你无法决定也无法改变别人来安排你的人生,你只能自己一股脑的往前走,你不允许任何人来打乱了你的计划,你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的事什么,也在为自己想要的东西努力着。
你劝自己别忙着羡慕那些看似很美的人生,你要自己一步一步走出来,你时刻鼓励自己,只要自己一直坚持,总有一天一切都会实现,在蔚蓝的天空以及飘逸的云隐之下。
不管别人怎么说,去过你自己想要的人生。
每一个想去北京的朋友,如果你因生活中的什么原因让你不得不挥别“去北京”的那趟列车,我也希望你有足够的勇气和决心,好好努力下去。
我相信,你会让哪里都成为你的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