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陈晞沐
陈晞沐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367
  • 关注人气:25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你下午四点来,他们从早上就开始感到幸福》

(2017-01-27 15:47:09)
    你跟他们说好下午4点车回到家里,他们从早上开始就感到幸福。
    深怕这种幸福转瞬即逝,或者那么的不真实。
    还记得前段时间,吃饭时看了一道统计计算题。
    据统计,中国人平均寿命75岁,假设你的父母今年50岁,如果出门在外工作的你,每年回家见父母一面,那么此生,你们只余25次见面机会。
    本来以为还有很长的25年,却突然只剩下25次见面机会。
    这个数字是这么的冷冰冰并没有生命的,但是数字背后所透出的岁月不等人,却让人更加真切地意识到要及时珍惜。
     父母为了子女一个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打来的电话,他们每天24小时都在等候。
      回家吃饭,更不知道等了多少小时。
      如果你说你在下午四点来,从早上起床开始,他们就开始感觉幸福,时间越临近,他们就越来越感到幸福。到了四点的时候,如果你还没有到,他们就会坐立不安。
      你前脚离开家门,他们后脚就开始念叨着让你出门在外多点回家。而你回家的这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这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这一天他们感到幸福,这一刻他们皱了一年的眉头终于舒展开了。

 

 
     你们还记得上学时的母亲节和父亲节时,学校布置过的作业吗?
    母亲节送给母亲的康乃馨,或许是她人生第一次收到花。
 父亲节给父亲买一件外套,或许是他收到最好的礼物。
     初中的一个母亲节和父亲节,语文老师布置作业,让我们回家为父母做一件事,并写一篇作文。
     记得最清楚的是一次母亲节,当时的我,选择了为母亲洗头,洗头时,母亲低头弯下腰,我仍要踮起脚尖才能够高。
      那时母亲的头发又长又黑,用手指拂过,满满都是妈妈的味道。
      后来,我的作文题目叫做《踮起脚尖》,语文老师给了50分满分,而且把我的作文作为范文,复印了全班每人一份。
       那节课上,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了一句话:“树欲静而风不息,子欲养而亲不待。”那时候的我,第一次听说这句话,却好像已经认识了它很久。

 

      可是最近在朋友圈里看到这样的一个状态:回家第一晚就被亲妈嫌弃太任性不结婚,不生孩子不孝顺,于是进家门不到12个小时就吵起来了,刷新纪录。回家过年这事年年都是:看起来很美,不出三天就后悔。
     朋友A在这件事情发生以后,在朋友圈配了一张“我很好,我没事”的图片。
     过一会她自己又补充了一个评论:不管你在外面过得多精彩自在,只要你不结婚没孩子就算年薪百万也是个loser,比不上谁谁家的闺女。
    朋友B给朋友A 评论:真的很羡慕这样的你们,你们有人各种催,而我却只能一个人吃饭,一个人过年。
 是的,朋友B是一个孤儿。
 我们有些人在和父母相处的过程中,有各种各样的矛盾,但这些矛盾,却是有一些朋友渴望拥有的。
 他们从小就没有那种你告诉他们你几点回家,然后就有人坐在家门口一直等你的感觉。
 他们从来没有体验过一进门就有一口热饭的感觉。
 他们没有有人一天给他们打好几个电话,提醒他们感冒了记得吃药,天冷了记得加衣。
 所以,朋友,当你在感觉到和父母没有办法沟通的时候,静下心来想一想,你和父母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只要你们之间愿意沟通交流,你们将会有很多讲不完的话题。



  朋友小静为了错开春运,今年的她提前回家,这几天都在收拾房间。
  早上她忽然打电话给我,她说:在一堆课本和试卷中,看到了当年语文老师布置的这篇作文。
  突然兴致一起,我告诉小静,咱们两个人当时写的作文都是给妈妈洗头发,你快去给阿姨洗个头发吧,趁着三十,让母亲感受下我们会他们的爱。
 过了一会小静有打电话来说:在阳光下,她猛然发现,自己已经长得比妈妈高了半个头,清楚地看到妈妈的头发里多了很多扎眼的白发。
  我转身看了一眼自己的妈妈。
   是的,十几年过去了,妈妈的头发早已剪短,本来爱美的她,选择了换上方便日常打理的短发。
  那个曾经最熟悉的妈妈的味道,已经无法在萦绕到自己的身边了。
  母亲每次打电话,总是叫我不要牵挂,可我现在却数不清她有多少白发。
  每次回家看到母亲在厨房忙绿的身影,现在的我也会马上走进厨房,帮母亲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母亲也会说,我的沐沐长大了,懂事了。
  看到母亲眼里流漏出的幸福的眼光,我也有一种欣慰,欣慰自己给母亲带来了幸福,也让母亲感到了幸福。

  朋友们,你告诉他们你什么时候回来,请你在那个点准时回来,因为他们可能从早上就开始准备好了一切,就等着你回来哪。让你们之间的真情永不迟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