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征青山乡,穷乡飞出金凤凰

标签:
仪征乡镇青山乡三十里铺枣林湾 |
分类: 真州人家 |
青山乡地处仪征西部山岗丘陵地带,西与南京六合毗邻,是仪征的西大门;南临滁河与长江,北抵月塘;东与原铜山乡、原胥浦乡相接。G40高速、G328国道和宁启铁路穿境而过。
境内临江有青山,为蜀岗余脉,因“山色长青”而名。青山乡因山而名。青山乡地处偏僻、交通不便、穷困落后,又因无集镇依托,历史上行政建制和行政区划多变。
1957年,撤区并乡,境内设青山乡,行政中心设在三十里铺。2000年,仪征撤乡设镇,青山乡并入青山镇。

80年代,东西向横贯仪征的道路只有宁扬公路(G328),青山路段的路北有一排孤零零的平房不知用途,偶尔会有人从其中一间出来乘路过的长途班车,猜测可能是青山汽车站。当时笔者根本不清这排房子的北面有一个叫三十里铺的集镇,也不知三十里铺是青山乡乡政府所在地。
除了这排平房,还给笔者留下比较深的印象的是跨越宁扬公路的青山渡槽。青山渡槽的作用主要是将临江(河)的水送到北部山区用于浇灌。青山乡是仪征的西大门与南京六合交界,青山渡槽好像就是仪征、六合的分界线。2017年底,G328国道扩建拆除了青山渡槽。
路南有一片桃林,春天来临桃花盛开美不胜收。一直想着去看桃花的,可是40多年过去了还没成。





三十里铺,因距仪征县三十里而得名。据有关回忆文章载,抗战时期由于胥浦、东沟驻有日军,抗日民主政府在两地之间的三十里铺组织小型集市进行民间交易。或许是那时留下了一些基础,解放后三十里铺就成了青山乡乡政府所在地。
三十里铺街道规模比较小,几乎没有醒目、高大的新建筑。三十里铺街道规模比较小,几乎没有醒目、高大的新建筑。挂有安墩村村委的招牌的院落可能是原青山乡乡政府,门面和院内的建筑都比较简朴,这些都证实了青山乡的相对落后和穷困。据《仪征年鉴1999》载:1998年,青山乡人均收入1977.80元,工业总产值4359万元,经济实力排在仪征全部乡中的末位。宁启铁路开建后,三十里铺街道更是被挤压在G328国道和宁启铁路之间狭小空间中。
2017年4月,笔者骑行三十里铺,这是笔者“遍访仪征乡镇”行程之一。




青山小学位于三十里铺街道偏西处,笔者猜测可能是原青山中学改造的。即便如此,可在笔者的眼里仍然是全仪征原乡镇所在地的所有小学中最为简陋的。跟2012年新建的枣林湾学校相差不止一星半点。笔者几乎跑遍仪征所有乡镇,还是有发言权的。
原青山小学在三十铺街道东侧、稍偏,可能是当初建造时留了一些发展空间。遗憾的是青山乡经济实力有限,三十里铺街道建设缓慢没能向东延伸至原小学。2000年,青山乡并入青山镇,三十里铺成了社区如同鸡肋般的存在。2001年,撤点并校取销了青山中学。目前原青山小学里面虽有人住的痕迹,但整个校园还是废弃了。



三十里铺街道为东西走向,大致与G328国道平行,正街也就500余米。街道偏小、也没啥看点,笔者前后大约用了一个多小时就完成了三十里铺探访,其中还于街上做铝合金门窗的老板聊天、喝茶好一会。
青山乡属山岗丘陵地区,解放后开始试种茶叶。青山乡是仪征茶叶种植和产茶大户,当年名躁一时的“皓茗”茶大概产自青山这一片。跟老板聊天时笔者曾问道:为何街上没什么人?老板说:现在正是摘茶季节,很多人都在茶园呢。
告别三十里铺,笔者往北骑去……


源于先天的不足,加上后天的运气太差,青山乡这一路走的磕磕碰碰。当年,境内建青山矿区、设青山矿区办事处,金娃娃还没抱上就成了别人家的了。2000年,撤乡并镇,原青山乡并入青山镇,而青山镇却因砂石资源枯竭、自身发展遇到瓶颈而自顾不暇……
2007年,仪征为加快西部丘陵山区开发、推进新农村建设,组建了枣林湾生态园区和铜山办事处,原并入青山镇的部分行政村从青山镇划归枣林湾生态园区。红山体育公园(注:图片拍摄于2015年)可能是原青山乡境内的第一个旅游项目。
如今,仪征以原铜山乡和青山乡的“三山”“五湖”“两泉”等自然资源组成的生态园区,不断地打造着未来的金山银山,省博园、世博园、铜山体育小镇等不断出世。青山乡行政建制虽不复存在,但昔日的穷乡僻野之地已发生了巨变,一个正在孵化中的金凤凰必定破壳而出、展翅高飞。
文/图:无翅之鹰
2022年6月6日
后记:“遍访仪征乡镇”系列中断了一些时间,这次先将镇山镇、青山乡补上。还有几个乡镇未写,其中有的还想再去看看,争取全部完成。
前一篇:仪征风情:龙山森林公园
后一篇:罕见高温与古董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