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县学旧址,文庙不在遗存三二只

标签:
无锡县学旧址文庙学宫学前街睦亲坊巷无锡碑刻陈列馆 |
分类: 旅游美食 |
无锡学前街大桥实验学校西侧的睦亲坊巷有二幢旧式建筑,这里是无锡县学旧址。
无锡县学亦称孔庙、庙学、学宫,是古代无锡唯一的官立学校。按《无锡县志》所载,无锡县学创建于北宋嘉祐三年(1058),为当时的县令张诜所为。清末县学毁于战火,同治三年(1864)恢复重建。民国后改为无锡县立中学,建国后成为无锡市第八中学的校址,改革开放后成了民办的无锡市大桥实验学校。
无锡县学至上世纪八十年代就仅存明伦堂、讲堂和戟门(即大成门。位于大桥实验学校校园内)三幢建筑了。



无锡县学旧址由明伦堂和讲堂及一个院落组成。西面围墙辟为大门并新建少量附房,东面围墙改成碑廊。
明伦堂和讲堂均为同治十三年(1874)重建,1982年重修。1990年设为无锡碑刻陈列馆,以保护、收藏、陈列、研究地方碑刻、碑帖为宗旨的专业性公益机构。2006年正式对外开放。1983年为市文保单位。2006年为省文保单位。





院南建筑是明伦堂,即县学礼堂。屏门上方悬挂“明伦堂”匾额一方,落款“新安朱熹”,为国内罕见的朱熹手迹。
室内收集、存放着大量的古代碑刻,许多有价值的碑刻都用玻璃罩保护起来。笔者所拍的《重修无锡州儒学记》落款为“元至正二年八月戊申建”,元至正二年为1342年,戊申是何日?笔者也搞不明白。
院北是讲堂,即县学师生讲论学问,传授知识的地方。室内正中为孔子画像。墙上挂有介绍县学、科举等方面的文图。




笔者似乎仅去过南京夫子庙和江阴文庙,南京不论毕竟是当年的京都。江阴文庙虽因城市建设有部分拆毁,但大成门、东西翼房、大成殿、明伦堂、东、西庑房等主体建筑和泮池三桥尚存。
从《无锡金匮县志学宫图》看,总体格局为“左庙右学”符合规制,属于文庙。为何无锡却用县学旧址而不用文庙遗址呢?县学仅代表官办学校的身份和地位却无从体现祭祀性质,难不成只有学宫而无孔庙?笔者揣测:或许原来的文庙被拆的只剩大猫小猫三二只了不好意思提及?据传当年如果不是许多有识之士和老师的据理相争,恐怕连明伦堂、讲堂和戟门都不保。
如今在红白相间高大校舍的笼罩下,历史上的学宫却显得如此的低下和卑微。新旧更替、今非昔比,不知未来这里是否还能走出犹如住日的状元、进士、大师和院士吗?
文/图:无翅之鹰
2021年10月31日
前一篇:无锡梁溪饭店里的小洋楼
后一篇:小巷里的洋楼和张闻天旧居